萧凌雪和赵辰听闻青鸾的话,皆是大惊失色。
“什么?”萧凌雪的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焦急,“快,带我们去看看。”
三人匆匆赶往慕容芸汐的住处。屋内,慕容芸汐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如纸,手腕处的伤口还在渗着血。
赵辰赶忙上前查看,“速速传太医!”
萧凌雪眉头紧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为何会自杀?”
一旁的侍女战战兢兢地说道:“公主醒来后一直神情恍惚,嘴里念叨着自已是个累赘,不该活着……”
太医很快赶来,一番诊治后,总算是稳住了慕容芸汐的伤势。
萧凌雪看着昏迷中的慕容芸汐,心中满是愧疚和无奈,“是朕疏忽了,未曾考虑到她的心境竟如此绝望。”
赵辰亦是一脸沉重,“陛下,此事皆因藩王阴谋而起,公主本就身世飘零,如今又遭此磨难,难免心生绝望。”
萧凌雪微微颔首,“待她醒来,一定要好生安抚。”
过了许久,慕容芸汐悠悠转醒,眼神空洞无神。
萧凌雪轻声说道:“公主,莫要再做傻事,朕定会护你周全。”
慕容芸汐凄然一笑,“陛下的好意,芸汐心领了。只是我如今已是无家可归之人,留在这世上,也只是徒增烦恼。”
赵辰忍不住劝道:“公主,切不可如此悲观。真相已大白,日后定会有好的出路。”
慕容芸汐看向赵辰,泪水滑落,“王爷,多谢你的照顾,可我实在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萧凌雪握住慕容芸汐的手,“公主,你且安心养伤,朕向你保证,定会为你讨回公道。”
慕容芸汐沉默片刻,缓缓说道:“陛下,芸汐自知身份尴尬,不愿再给陛下和王爷添麻烦。”
萧凌雪说道:“公主莫要这般说,你所遭受的苦难并非你的过错。”
此后几日,慕容芸汐的情绪依旧低落,萧凌雪和赵辰时常前来探望,试图让她重新振作。
而藩王那边,得知慕容芸汐自杀未遂,宁王郑珣冷哼一声,“这倒是出乎本王的意料,不过也无碍,此事定能让楚国对朝廷更加不满。”
魏王何瑞说道:“宁王,那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事?”
宁王郑珣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继续煽风点火,让楚国对朝廷施压。”
然而另一边,贤王萧凌峰得知芸汐公主的事情之后,立马赶来探望。
贤王萧凌峰踏入屋内,目光温柔地落在慕容芸汐身上,轻声叹道:“芸汐公主,你受苦了。”
慕容芸汐勉强挤出一丝微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苦涩与无奈。“贤王殿下能来,芸汐已是感激不尽。”
萧凌峰眼中满是疼惜,他深知这位公主背负的沉重与不公。“公主莫要太过自责,此事皆因那藩王阴谋所致,与你无关。”
他转头看向萧凌雪说道:“陛下,臣几年前去楚国,与公主有一面之缘,其实臣已爱慕芸汐公主许久,还请陛下成全,允许臣与公主成亲。”
此言一出,让在场的人都震惊不已,萧凌雪说道:“大哥,芸汐公主毕竟是楚国人,如今楚国与我大夏仍处于敌对状态,你现在与她成亲,恐怕会招来非议。”
贤王萧凌峰目光坚定,毫无退缩之意。“陛下,臣心意已决。在这乱世之中,个人情感与国家利益虽需权衡,但臣相信,以真诚与善意,定能化解两国之间的仇雠。公主无辜受累,臣愿以余生护她周全,亦愿以此举向楚国展示我大夏的诚意与胸襟。”
赵辰闻言,眼神复杂,既有惊讶也有钦佩。“贤王此举,实乃大义之举。若真能促成两国和平,芸汐公主或许能成为连接两国的桥梁,化干戈为玉帛。”
慕容芸汐闻言,眼眶微红,她未曾料到,在这绝望之际,竟有人愿意挺身而出,为她撑起一片天。“贤王殿下,芸汐何德何能,值得您如此相待?但芸汐亦知,此路艰难,不愿连累殿下。”
萧凌雪沉默片刻,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大哥的性情,一旦决定,便难以更改。且此举若成,对大夏确有大利。“大哥,此事非同小可,你需三思。但若你真能说服朝臣,又得芸汐公主首肯,朕自当全力支持。”
贤王萧凌峰向慕容芸汐投去温柔一笑,那笑容中包含了无尽的温暖与决心。“公主放心,一切有我。你只需安心养病,待你康复之日,便是我二人结缘之时。”
慕容芸汐望着贤王萧凌峰那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暖流。或许,这便是命运给予她的转机,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多谢贤王殿下,芸汐愿与殿下共赴此生。”
赵辰见此立马说道:“贤王兄如此痴情,本王愿意亲自前往楚国替贤王兄提亲,若是能为此促进两国和谐,岂不是双喜临门!”
萧凌峰闻言,目光中满是感激。“逍遥王兄能如此仗义相助,实乃我大夏之福,也是我与芸汐之幸。”
萧凌雪亦点头应允,“赵辰,此事若成,你功不可没。但此行需谨慎行事,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赵辰自信一笑,“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促成此事。”
此后,赵辰便开始着手准备前往楚国的相关事宜。而贤王萧凌峰则留在慕容芸汐身边,日夜陪伴,悉心照料,渐渐地,慕容芸汐那空洞无神的眼神中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希望。
时光荏苒,转眼间,赵辰已备好礼物,整装待发。临行前,贤王萧凌峰与慕容芸汐一同前来相送。
赵辰望着两人,心中感慨万千。“贤王兄,芸汐公主,你们定要等我好消息,待我从楚国归来,便是你们大喜之日。”
贤王萧凌峰紧紧握住赵辰的手,“逍遥王兄,一路保重,我与芸汐在此静候佳音。”
慕容芸汐亦轻声说道:“逍遥王爷,此行辛劳,愿您一路平安。”
赵辰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与决绝。他翻身上马,扬鞭而去,马蹄声在空旷的街道上回响,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天际。
贤王萧凌峰与慕容芸汐目送赵辰离去,心中既有期待也有忐忑。他们知道,这一路上必定充满未知与艰险,但为了彼此,为了两国的和平,他们愿意共同承担这份风险。
接下来的日子里,贤王萧凌峰更是将慕容芸汐照顾得无微不至。他陪她赏花赏月,品茶论诗,讲述着大夏的风土人情,也倾听着她关于楚国的回忆与向往。在贤王萧凌峰的陪伴下,慕容芸汐的脸上逐渐绽放出了久违的笑容,那笑容如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明媚而温暖。
而赵辰一路疾驰,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楚国。
说明来意后,赵辰被侍卫领进了皇宫,但在即将进入大殿面见楚国皇帝时,却被太子慕容霄给拦了下来。
太子慕容霄目光冷峻,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与质疑。“逍遥王,你此番前来,莫非是想以我大楚公主的婚姻为筹码,换取你们大夏的和平?”
赵辰闻言解释道:“太子殿下言重了,本王此番前来,是为了替大夏贤王爷提亲。”
“什么?提亲?”慕容霄目露凶光:“看来慕容芸汐已经叛国了。”
赵辰眉头微皱,面对慕容霄的疑惑,赶紧解释道:“贵国的芸汐公主与我大夏的贤王殿下情投意合,太子殿下何出此言?两国联姻,自古以来便是化干戈为玉帛的佳话,我大夏此番诚意十足,只为促成一段美好姻缘,绝非有所图谋。”
慕容霄冷笑一声,眼神中满是不信任。“哼,你大夏的野心,我楚国上下皆知。如今,你们竟想以婚姻为幌子,来麻痹我国,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赵辰闻言,神色依旧从容。“太子殿下误会了,我大夏此次提议联姻,实则是为了两国百姓着想。连年征战,民不聊生,若能与楚国握手言和,共谋发展,岂不是天下苍生之福?”
慕容霄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他深知,战争带来的只有痛苦与毁灭,但若轻易相信大夏,又恐中了其奸计。
赵辰见状,继续劝道:“太子殿下,何不将此事禀报皇上,由皇上定夺?若皇上同意联姻,我大夏定当以公主之礼相待,绝不有丝毫怠慢。”
慕容霄思索片刻,终是点了点头。“好,本王这便去禀报父皇。但若是你们大夏胆敢有丝毫欺瞒,我楚国定不会善罢甘休。”
赵辰闻言,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只要能让楚国皇帝知晓此事,便有望促成联姻。
随后,慕容霄领着赵辰进入大殿,将此事禀报了楚国皇帝。慕容靖闻言,亦是沉吟不语,心中权衡着利弊。
大殿内,气氛凝重而紧张。赵辰屏息以待,心中默默祈祷着,愿这段姻缘能成为两国和平的桥梁,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片刻之后,慕容靖终于开口,声音深沉而威严。“此事事关重大,朕需与众卿商议后再做定夺。逍遥王远道而来,先在宫中歇息,待朕有了决断,再行告知。”
赵辰闻言,恭敬地行礼。“微臣遵旨,多谢皇上。”
退出大殿后,赵辰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联姻之事能否成功,还需看楚国朝廷的态度。但无论如何,他都已尽力而为,只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接下来的几日,赵辰在楚国皇宫中静待消息,心中焦虑难安。而另一边,楚国朝廷内也是议论纷纷,对于是否联姻各持已见。
终于,在数日后的一个清晨,赵辰接到了楚国皇帝慕容靖的召见。他怀着忐忑的心情踏入大殿,只见慕容靖端坐龙椅之上,神色凝重。
“逍遥王赵辰,”慕容靖缓缓开口,“朕经过与众卿商议,朕决定同意联姻之事。但朕有言在先,若大夏胆敢背信弃义,我楚国定将全力反击,绝不手软。”
赵辰闻言,心中大喜,连忙行礼。“微臣代大夏皇帝及贤王殿下,多谢皇上隆恩。请皇上放心,我大夏定当遵守盟约,与楚国共谋发展,永结同心。”
慕容靖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如此甚好,朕期待两国能够借此机会,化干戈为玉帛,共创辉煌。”
随后,赵辰在楚国官员的陪同下,开始着手准备联姻的相关事宜。他深知,这段姻缘不仅关乎两国和平,更承载着无数百姓的期盼与希望。因此,他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生怕有丝毫差池。
终于,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联姻之事尘埃落定,两国百姓迎来了久违的和平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