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人民

第33章 军民一家亲

加入书架
书名:
明末人民
作者:
门窗安装师傅
本章字数:
4572
更新时间:
2025-01-30

积雪还未消化。

在庭院洗脸的晏羽,听到了屋瓦上的“嗖嗖”声。

晏羽伸开双手,接了几粒雹子。

“看来又要下雪了,若是没有西乡人民军的到来,也不知今年高乡,要饿死多少人,要冻死多少人。”

晏羽自顾自的感叹道。

事有利弊,也正好趁机,多给底层人民雪中送炭。

下雪了,人生存艰难。

山里的动物,更加艰难。

对了!下雪方便打猎。

现在西乡人民军,有一半人装备了燧发枪。

若组织西乡人民军上山打猎。

不但能获得大量肉食,训练枪法。

晏光明可是抱怨过多次,肉食越来越难采买了。

也能趁机将深山里的老虎、狼和野猪等消灭。

为今后组织山林大开发做准备。

高乡南北跨度100余里,包括后世杭口、布甲等七八个乡镇。

哪怕以现在的生产力,养活十来万也不在话下。

“叫晏保平来一趟。”

理出一条新思路后。

晏羽迫不急待让亲卫,去叫晏保平过来实施计划。

“派出去警告各村地头蛇,行动做得怎么样了?”

晏保平迎着雪花赶来,刚进屋,晏羽就问道。

“今天让第二、第三小旗出去,他们还未回来。”

“我有一个想法,他们跑个几十里山路,只警告一下地头蛇,会不会太亏了一点。”

“军长的意思是?”

“各村地头蛇的警告不变,额外给他们增加任务,让他们深入沿途的深山,顺便打猎,特别是有猛兽的山头,重点围杀。”

“这个好,湾头村的肉食,也不够我们吃几天的。”

“多打一些,咱们回西乡之前,要给独立小旗,储存到开春前肉食。”

一场轰轰烈烈的狩猎运动,便在高乡各地开始。

一只又一只的猎物,拖到湾台村。

除了那十几识字的妇女,其他妇孺,都被安排来处理肉食。

开膛破肚,腌制,烟熏。

这群妇孺刚开始洋工抵制。

“野兽的内脏下水,归处理者所有。”

晏羽的一句话,就调动了所有妇孺的积极性。

他们现在没了男人做依靠。

若想生存,必须靠自已努力干活。

当然!

也有几个妇女想走捷径。

特别是带着孩子的妇女,她们独自养大小孩,很艰难。

比如熊富贵,晚上经常一个,私混在一起。

非值班时间,又是你情我愿。

晏羽不但不管。

而且还特批,允许住他到那家中。

西乡军军士,大多单身。

若是用这些妇女,解决他们的单身问题,何乐而不为。

“军长,军长,我们打到了一个大家伙。”

正在周宅堂屋内。

教那十几个妇女算术的晏羽,就听到屋外,黄二狗的呼喊。

什么东西,这么兴奋。

随着越来越多惊呼。

湾台村内的军士、妇孺,都被吸引过来。

晏羽出门一看。

好家伙!

一头四五百斤的大老虎,正躺在周宅门口。

肚子、额头上的枪眼,清晰可见。

晏羽只是在前世动物园见过老虎。

虽说西乡的黄龙山,据说也有老虎,但晏羽并未见过,也未曾听到过虎啸。

晏羽围着那老虎转了两圈,又用脚在老虎肚子上踩了踩。

现在可没有什么保护动物,没什么动物比人命贵的律法。

“干得漂亮,说说看,你们是怎么打到的。”

晏羽蹲下,拽了拽虎须,向黄二狗问道。

“有山民说,在道岭山有老虎出没,我便带着一个小队去试试运气,结果还真被我们寻到了,打了三枪,才把这老虎拿下。”

“你们没人受伤吧!”

“没有,这老虎兴许是见我们人多,发现我们后,就一心想跑,第一枪打中了老虎的肚子,寻着血迹,我们追了大半个时辰,一枪爆头后,我又补了一枪,怕老虎装死,伤了战友。”

“嗯!做得不错,晏水生他们小旗杀了两个狼群,十几匹狼,晏铁蛋他们小旗也杀了一头熊,再加上这只老虎,为祸山林的猛兽,种类是凑齐了。”

“军长,这是一只公老虎,那个虎鞭,军长是在这受用,还是回西乡再吃。”

“嗯嗯!”

在大家都被逗得开心之时。

晏保平朝黄二狗,轻咳两声。

虽说当这么多人,不该军长玩笑。

但晏羽心里,早已盘算好了。

虎鞭拿回去泡酒,还得是高度白酒。

“虎鞭用来泡酒,等你们洞房花烛夜,我就用这虎鞭酒,作为贺礼了。”

生气是肯定不行的,再说晏羽,也不是开不起玩笑的人。

但黄二狗这话,必须得在维护自已形象下,把话题接下去。

晏羽便笑着对大家说道。

“军长,这老虎浑身是宝,做成熏肉,是不是太可惜了。”

晏保平抢过话题,向晏羽问道。

“对!估计大家都没尝过虎肉,今晚搞个老虎宴,大家都尝尝鲜。”

包括那些妇孺,多多少少,都分了一些老虎肉吃。

也就剩下虎鞭和虎皮,让晏羽带回家。

湾台村村口。

架起了十几个大火堆,几百人围着,享受着老虎肉盛宴。

“李森林,这十多天进展怎么样?”

虽说李森林每晚回来,都有汇报。

但在如此轻松的环境下。

晏羽想和李森林沟通沟通,看看有没有什么困难。

“回军长,比我们预计得还要顺利一些,只是好多乡民,听说到都所随便干点活,就能分点粮食,来的人越来越多,湾台村的存粮,恐怕撑不到开春。”

“这是好事,军民一家亲,湾台村不够,高乡不是还有几个士绅地主吗?”

“是去买还是…”

“强买,咱们还没在高乡立足,尽量少得罪人,那周家的藏银,我给你留下5万两,除了买粮食,还有农具、耕牛,你多买些来,为开春做准备。”

“谢军长,有了足够的粮食,职下保证,开春前就可以和乡高人民,打成一片。”

“另外,我已经给你备下了一万多斤熏肉,你们独立小旗一年都吃不完,多的熏肉,我也不带回西乡,等到过年时,高乡每户人家,发上一斤熏肉。”

“如此更好了,好多贫农佃农,好几年都没吃过肉了。”

“兴教育的事,夫子我都给你培训好了,但这些女夫子,你得给我照顾好了,我们现在急缺识字之人。”

“军长放心,我们将和女夫子们同吃,会在各都所安排战友,护卫她们的安全。”

“这还不够,她们刚失去家人,得给他们成立新家,才能拴住她们的心,这么好的媳妇,咱们西乡军尽量自已消化。”

“这…”

“你不是还没成家吗?作为旗长,要起到带头作用。”

“军长,家仇未报,职下无心成家。”

“你父母在天之灵,也希望你早点成家,明日我便要回西乡了,高乡这一堆事就交给你了。”

“军长怎么突然就要回西乡了?”

“下午刚送来信,出了点小事,需要我回去处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