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傻一点,不会想太多,这样会不会好过点,烦恼少很多?
年,几天很快就过完了,王明明又出发生存去了。
王明明不喜欢亲戚介绍的工作,而是喜欢自已找,自已找太费时间,没办法王明明还是走向了“中介”。
去到一个做灯管的厂子,开始度日如年。
一台机器三个人看着,是给透明玻璃里喷白色涂层的。
前面一个人放玻璃管,中间一个人巡察,还要找架子车来装车,后面一个人验管,把残次品挑出来。
前面的放管是体力话,要拆掉包装,把四五十根玻璃管放倒在入料槽里,里面经常有碎玻璃,尽管带棉手套但一不小心还是容易,就扎到手。
巡察那人那,还好就是找车回来装比较难,有些要靠关系才好找车子,他就不能供哪条线就去哪条线拿么?这样少了很多时间找车,这个人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处理突发机器故障,管理真的是吃干饭的。
人与人需要配合的工作,一般不要干,人性多疑,你嫌我,我嫌你的……
再说验管,那机器一放下来就是十几根管子,你得马不停蹄的看着,不然一会就又来十几根管子了,这个位子真的是度日如年的煎熬。
王明明经常和一个胖子搭档,这胖子看着傻傻的,其实精得很。
一般他负责找车来装验好的管子,去大半天都不回来,不知去那吹水去了。
一次质检换人了,来了个小姑娘,感觉初中毕业没多久的一样,胖子呢就去献殷勤了,那时天气热,胖子天天买水给她。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人家压根看不上他的。一段时间后,胖子就消停了,最后等王明明辞职走人的时候还劝王明明,在这好好干,找个老婆……
这只有白班没有夜班,一下班只要天气不下雨,厂区周围就摆满地摊,这里比较封闭,出去就一台公交车,所以很多人都懒得出去。
王明明下了班一般天天都买一碗五块钱的卤牛杂吃吃,是一个阿婆拉来卖的,王明明很喜欢吃。
下班来一碗,度日如年的日子就有了一丝甜。走了之后王明明后悔没问阿婆收不收徒弟,他对这味道一直念念不忘。
学会了除了自已,自已开间小店或者摆摊不更好吗?
王明明又去买牛杂去了,熙熙攘攘的人里,一个人对他笑了一下,此情此景,这笑脸称得上笑脸如花。这一刹那王明明是这样感觉的。
走近看才知道,是那新来质检的女生。
“你不对我笑,我还认不出你呢?”王明明对她说。
“来买东西?”
“是啊!要不要吃牛杂,我请?你刚才的笑脸可惊艳到我了。”
“好啊。”小女生犹豫了一会答应道。
“阿婆来两份五块钱的牛杂。”
两人坐着吃着牛杂,吃着牛杂,此情此景感觉不错。
宿舍有两个家伙,等王明明捧着牛杂回去吃时就会,说王老板就是有钱,天天吃牛杂。
这两个家伙借网贷,这里干一下那里干一下,一点钱也没有,那他们挣的钱去哪里了呢?
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