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楼掌柜也是的个聪明人,虽然他也不舍得这头小鹿,不过赵府在恒水镇也算富庶,还是酒楼的常客,这位赵管家的面子,自然是要给的。
那位赵管家也大方:“这头小鹿我出二十八两,小兄弟还有别的野物吗?”
小鹿太小了,不够大,本来萧彦青预计卖到二十五六两就可以了,没想到这人直接给到了二十八两。
萧彦青点点头,从背后的筐里拿出了两只野兔和一只野鸡。
最后一共卖了二十八两零七十文钱,等那位赵管家离开以后,掌柜的还拍拍他:“有客人买还犹豫什么?我这酒楼,也不能和客人抢呀。”
萧彦青和掌柜的道了谢,他知道是掌柜的帮他说话了,才能卖到二十八两。
萧彦青手里有了银子,打算回牛车上等着,一会坐村里的牛车回去,走在路上看见一家首饰铺。
萧彦青略扫了一眼,突然顿住脚步,他直觉的,那个银簪子很适合舒尘。
萧彦青出来后看着手中精致的银簪子,一千两百文,虽然很贵,但是真的很好看。
萧彦青小心地放在怀里,往牛车的方向走去。
再说舒尘这边。
萧家一大早就来了客人,是萧母娘家大哥的儿子,比萧彦青大了两岁,名叫李明和。
舒尘过去开的门,并不认识他,反倒是李明和愣了一下,然后犹疑的问道:“是二青的夫郎吗?舒哥?”
前一阵萧母在娘家说过彦青新娶了夫郎,却没想到这么小,还这么好看。
李明和又想起自已过来的目地,连忙问道:“舒哥,二姑在家吗?我是二青的表哥李明和。”
正好萧母出来,看见门口的两人:“舒哥儿,谁来了?”
舒尘错开身,李明和一看见萧母,焦急道:“二姑,你快回去看看吧,我爹和我二叔吵着要分家!”
萧母一听都愣了,前天她回来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这就要分家了?
萧母:“别急别急,二青去镇子上了,不在家,我这就叫老大跟我们过去。”
萧父、萧母和萧彦宏都跟着李明和一起去了,因为家里还有三个小孩子,赵茶花和小妹留下看家。
主要是萧母大概也能猜到一些,萧彦紫年纪小,又是个小哥,还是不听这些事为好,萧彦青也不在,舒尘倒也不好跟着一起去。
等她们匆匆离开,隔壁邻居陈冬瓜的弟弟开门出来,看舒尘站在门口,冲他招了招手:“舒哥儿。”
舒尘对他有些印象,他叫陈冬冬,陈家和萧家挨着,平日里总是碰见的。
陈家的地也在萧彦青打理那块地的旁边,之前舒尘去给萧彦青送饭,还碰到了陈冬瓜。
舒尘看着陈冬冬疑惑的走过去,平日里虽然也能碰的上,但是他们两个还从来没有好好说过话。
陈冬冬见他过来小声说道:“我刚才听见李明和叫萧婶子过去?我之前在镇子上听说齐如好像定亲了,是镇子上一个四十多岁的财主家的妾室估计也是因为这个事。”
舒尘没太懂,只是点点头,陈冬冬看了他两眼:“你不会是不知道吧?木头啊!唉,回去问你相公吧。”
舒尘看着陈冬冬关门回去,便也进去了。
赵茶花也好奇的很,自从堂哥过来以后叫走了自家婆母,仅凭借着一句话,赵茶花瞬间想了好几种可能。
赵茶花隐约的也听见了陈冬冬的话,实在耐不住八卦,才和舒尘说:“齐如要嫁去镇子上财主做妾?那人都四五十了?”
舒尘:“……”看见没,八卦就是这么传开的。
“陈冬冬是这么说,不过……有什么关系吗?”舒尘连齐如是谁都不知道,而且她嫁去做妾和李家分家有什么关系呢?
赵茶花一看他是真不清楚,瞬间起了些兴致,一边收拾野菜一边和他说,舒尘也去扒拉扒拉自已晒的萝卜干,仔细听着。
李家父母共有四个子女,她们婆母叫李二华,家里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
大姐叫李一梅,大弟叫李家吉,小弟叫李家宝。
刚才过来的李明和就是大弟弟家的大儿子。
说起这李家也是一团乱,这个时代多多少少都有些重男轻女,对小哥和女子束缚要更多。
但是李家重男轻女十分严重,大姐李一梅是李家父母第一个孩子,完全继承李家父母的意志,被养成了一个伏弟魔。
连续生了两个女孩,李家父母终于盼来了两个男孩,尤其是小儿子,自小便深受宠爱,在家里说一不二的小霸王。
李明和的父亲老实巴交一辈子,不爱说话,人又直,自从弟弟出生后,他也不被爹娘关注。
李家宝从小就嘴甜会说话,性格也骄纵跋扈任性,明明也是普通家庭,偏偏他活的像个小少爷。
李家宝不愿意下地,每天都不知道去哪里转悠了,就连成亲的钱,都是李家吉在地里干活一个铜板一个铜板攒的。
李家父母格外偏宠小儿子,谁说都不行,给小儿子娶了亲也算是完成了任务。
自从李家宝成亲后,李家父母还是要求李家吉多帮衬着弟弟一家,但是自已也有了娘子,李家吉就不愿意再贴李家宝了。
却被李家父母指着鼻子骂,尤其是刚开始那几年,李家吉娶得那姑娘一直没有身孕,夫妇两人在李家生活的着实辛苦。
说李家吉娶了亲就不管自已弟弟了,就是个下不出蛋的母鸡,比哥儿还不如。以后老李家的香火还得靠李家宝夫妇两个延续。
直到后来连续生下了李明和与李明晓日子才总算好好过了些。
李家吉都如此,李一梅和萧母则是更甚。
不过萧母是分得清,压根铁了心的不愿意搭理他们,但是李一梅却是心甘情愿的付出。
李一梅嫁给了镇子上的一个姓齐的屠户,屠户家里有些积蓄,日子过的还不错,并且还生了两个女儿,起名齐如、齐意。
刚开始那两年还好,就是经常拿些猪肉、排骨和猪骨棒回去,那两年李家都没有自已买过猪肉,不过齐屠户倒也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