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郎在古代拖家带口,天灾求生

第84章 官府征税

加入书架
书名:
小夫郎在古代拖家带口,天灾求生
作者:
漂亮的臭豆腐
本章字数:
4144
更新时间:
2025-02-19

等回了家,萧彦青成了需要特殊照顾的病号,舒尘不再让他去做些力气活。

如果可以舒尘都不想让他下地,把人按倒在床上,摸了摸他的脑袋,难得的声音温柔:“你困不困?头疼不疼?”

萧彦青不自在的动了动身子,白日的时候除了中午午休,他从来没有躺在床上过,这突然的清闲时光他还不太习惯。

看着舒尘把他当作一个幼童一样对待,萧彦青浑身不自在:“郎中不是说了,没什么事不严重吗?”

舒尘不搭理他的抗议:“郎中也说了,需要静养几天,这几就好好在床上待着,除了如厕不要下床。”

萧彦青:“……”

不知道的以为他瘫痪了呢……

“那我吃饭……”萧彦青又感动又无奈。

“吃饭我给你送过来!你就老实的待着!”舒尘话音还没落,萧予安迈着小短腿跑过来了:“爹爹!”

萧予安从小都和萧彦青一起生活,虽然有时候萧彦青很忙,奶奶和小姑姑都带过他,但是萧予安的心里最依赖的还是萧彦青。

在他小小的思维里爷爷奶奶和小姑姑是一家的,大伯、大伯娘带着两个哥哥是一家的,因为他们的屋子都住在一起。

而他有父亲,父亲对他很好。

虽然萧彦青话很少,但是他就是知道,父亲很爱他,白天不管在哪玩,晚上父亲都会给他抱回去,带着他一起睡觉觉。

所以在萧予安幼小的心里,只要有父亲在的地方,就是安全的、温暖的。

舒尘知道小家伙担心,也没有拦他,只是告诉他:“小心点,不要把爹爹撞疼了哦。”

萧予安跑到床边跟前的时候,紧急刹停,然后看看萧彦青的脸色:“我轻轻哒,爹爹……你痛不痛?”

不等萧彦青说话他又看向舒尘,眼睛里都泛起了水雾:“小爹爹……爹爹他头破了?”

萧予安早熟,听大家回来说话一知半解,只知道他爹头破了流血了。

所以萧予安就以为是头破了一个大洞,刚才过来一顿看,就想知道到底是哪里破了洞。

萧彦青看着小家伙都要急哭了,无奈的笑了笑,拉住萧予安的手安抚:“爹爹没事的,别担心、嗯?”

萧予安小爪子抹了抹眼泪,舒尘在旁边看的想笑,把萧予安抱上床,让他坐在萧彦青的旁边:“那小爹爹交给予安一个任务,在这好好的看着爹爹,不准他下床也不准他乱动。”

“好!”萧予安大声得应道,他一定会看好爹爹的!

舒尘笑了笑,出去继续做炒油茶面了,趁着现在有时间,他想多做一点。

舒尘去隔壁村子找人买了两大块的油布,一共花了三十六文。虽然说干旱的天气不下雨,但是油布结实耐造还抗风、保暖。

盖在牛车上也能遮挡一下他们的食物,以防被不怀好意的人惦记上。

而且晚上如果没地方住,不管是住在山里还是野外,都可以挡挡风。

陶瓷罐子、坛子什么的不用买,火锅食肆里面的都被他们一起带了回来。

还有不少的棉花,都是在镇子上就买好的。这次萧彦青受伤,让他想到还应该多准备些纱布,好在这些空间里也有。

过了不到两天村子里又住进来了一位,正是穆野。

穆野最近镇子上的事情都打理得差不多了,想着自已那个未过门的小夫郎还在大象村,便赶着两辆马车大张旗鼓的住进了大象村。

他现在也快成大象村的常客了,村民们也知道他这么个人,只不过并不熟悉。

穆野来了以后没有先去李明晓那,反而直接去找了村长。

他这人办事简洁明了,银票给出去,村长立马给他安排了一个距离李家比较近的地方。

虽然也是租的,但是可比李家那破败的危房好的不是一丁半点。

自从李家吉一家人搬过来以后,陆陆续续的修缮了四五次了。

村民们看着两辆马车都以为是来了什么大人物,可是如今这样的情景,又有哪个大人物愿意往他们这小村子来呢?

穆野带了不少的用品和吃的,整整放了两个马车。

他倒是没有那么精细,不过他那未过门的小夫郎还是不能那么糙的。

穆野人脉广,认识的人多,他已经接到消息,逃荒的人越来越多了,现在好几个大城已经严防死守,不让难民们进出了。

穆野本来是想着带着他们去镇子上,他在镇子上也是有宅子的。

可是他也知道,如果镇子上一旦再次封城了,他们在城里的物资不够也挺不了多长时间。

而且,李家这几个人还犟的很,怕是不能同意。

所以他干脆搬过来了,如果有什么情况,起码他得跟着李明晓。

怎么说也是他定了亲的未婚夫郎,虽然没有正式成亲,但是对于穆野来讲,并不算什么。

好景不长,村子里还是来人了。

是衙役。

官府征税,因为北方多地干旱,粮食欠收,灾民增多,所以今年提前征税。

村子里的大家一时间没了主心骨,衙役通知完紧接着去了下一个村子,只给了他们两日的时间。

第三天下午,就会来到村子里收粮。

村民们都唉声叹气,不少人家连哭带骂的,北方干旱粮食欠收,可是他们这里也没有雨水啊!

地里的粮食现在每天都靠着沟渠里的那点水勉强维持着,河里的水位线降了不少,现在村民们手里的粮大多数都是上个季度收上来的。

如今这种情形,这些粮食自已家都害怕不够吃,哪里还有粮去交税?可是不交税的话,一家需要上缴十两银子。

官府也是想直接收粮的,毕竟现在粮价一天一个样,还是从这些农民手里直接粮食更合适。

一时之间十里八村都怨声载道。

如今红薯、玉米一类的,雨水特别好、伺候的也到位的情况下,亩产也才五百多斤。

而就拿萧家来说,萧家一共有两亩地,税收就占了两百四十斤。

萧家听见消息以后,赵茶花当时就哭了,嚷嚷道:“这个时候还要收税,还提前交税,拿什么交啊!”

“二百四十斤的粮食,如果交了税,娘买的那五百斤粮食一半就要没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