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时分,太阳才刚刚从东边露出一点儿头来,整个世界还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气之中。徐穆便急匆匆地出门,直奔官府而去。与此同时,徐老爹则租了一辆马车,马不停蹄地往村子里赶。
当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的时候,徐老爹终于回到了熟悉的村庄。此时,大多数村民们都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只有徐老小叔起得比较早。看到徐老爹这么早回来,而且脸色阴沉难看,徐老小叔不禁心生疑惑。
“大哥,今儿个咋这时候就回来了?瞧您这脸色,莫不是出啥事儿啦?”徐老小叔快步迎上前去问道。
徐老爹重重地叹了口气,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唉!嘟嘟……嘟嘟不见了!”
听到这个消息,徐老小叔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一时间,他甚至怀疑自已是不是听错了。
“什么?嘟嘟丢了?这……这可如何是好啊!”徐老小叔急得直跺脚。
就在这时,屋里的其他人也被吵醒了,纷纷出来询问情况。得知嘟嘟失踪的消息后,全家人都愣住了,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过了好一会儿,徐老爹回过神来,冲着大家喊道:“别愣着了,赶紧和我一起去找嘟嘟!”
于是乎,一家人顾不得洗漱和吃早饭,坐上马车,和徐老爹一起去到镇上,开始找嘟嘟下落。
嘟嘟此时正身处张大婶家中,那撕心裂肺的哭声从傍晚一直持续到深夜,仿佛没有尽头一般。整个夜晚,嘟嘟的哭闹声此起彼伏,让人听了心疼不已。她小小的身躯因为长时间哭泣而颤抖着,原本清脆的嗓音此刻已经变得沙哑不堪。
一开始,张大婶还算耐心地哄着嘟嘟,轻声细语地安慰着这个不安的小家伙。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嘟嘟的哭声不仅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反而愈发响亮起来。终于,张大婶失去了最后的耐性,她烦躁地伸出手,用力地掐向嘟嘟的嘴巴、后背和小手。
嘟嘟被突如其来的疼痛刺激得哭得更大声了,眼泪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出。她那肉肉的小身子在张大婶的手下无力地扭动着,试图躲避这残酷的虐待,但却无济于事。
可怜的嘟嘟啊,她那稚嫩的肌肤上很快便浮现出了一块块触目惊心的淤青。这些淤青犹如恶魔留下的印记,深深地刺痛了人们的心。
第二天清晨,当邻居们听到嘟嘟凄惨的哭声时,纷纷前来询问情况。看到嘟嘟满身的伤痕和淤青,大家都不禁皱起了眉头。有人好奇地问张大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孩子又是从哪儿来的呀?”
张大婶一脸不耐烦地回答道:“我昨天去隔壁镇收养的呗!”邻居们将信将疑地看着嘟嘟,只见这孩子长得白白净净的,十分可爱。再仔细瞧瞧他身上的穿着,虽然算不上华丽,但也干净整洁,根本不像是会被人送养的样子。尤其是她头顶上那两个用红头绳扎着的小啾啾,更是显得俏皮灵动。
只见那双手上佩戴着一对精致的银手镯,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然而,正当邻居想要再多询问几句的时候,却突然遭到了张大婶一顿劈头盖脸的怒骂。邻居被这突如其来的责骂弄得有些不知所措,只能讪讪地退出了房门。
邻居心中不禁升起一丝疑惑,平日里的张大婶本就以刻薄著称,在村子里可谓是树敌众多,就连自已也曾与她有过不少摩擦和争执。而今日,这张大婶不仅行为古怪,就连眼神也是躲躲闪闪的,似乎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经过一番思索后,这位邻居下定决心要将此事报告给里正。毕竟,在这样一个小小的村落里,任何异常的举动都可能引发轩然大波,更何况是像张大婶这般向来不招人待见的人物呢?于是,邻居怀揣着满心的狐疑,快步朝着里正家走去……
这位邻居名叫李凤仙,那可是这村子里头家喻户晓、声名远扬的大嘴巴啊!只要被她那双眼睛瞧见点什么风吹草动,再经那张嘴一传播,保管整个村子都能闹得沸沸扬扬。这不,刚刚发生的一件事儿就又让她逮着机会了。
只见她一路小跑,风风火火地奔到了里正那里。然后,她站定身子,喘了几口气后便开始绘声绘色、添油加醋地讲述起来。她把事情说得有鼻子有眼儿的,仿佛亲眼目睹了一切一般。里正听着她滔滔不绝的描述,心中不禁也泛起了嘀咕,毕竟这种事情可大可小,如果真如李凤仙所说那般严重,那确实不能掉以轻心。
于是乎,里正怀着满心的好奇与疑虑,决定亲自前去探个究竟。他心想:万一是个来路不明的孩子,那可真是会给村子带来不小的麻烦,说不定还会坏了村里多年来积攒下的好名声呢。想到这里,里正加快脚步朝着张大婶家去。
嘟嘟已经哭得筋疲力尽,终于沉沉睡去。她那小小的脸蛋上满是泪痕,长长的睫毛也被泪水浸湿,上面挂着晶莹的泪珠,就像清晨草叶上的露珠一般,让人看了心疼不已。
里正皱着眉头,一脸严肃地询问张大婶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然而,张大婶却眼神闪烁,支支吾吾地试图编造谎言来掩盖事实真相。但是,里正是个经验丰富、明察秋毫之人,他岂会轻易被张大婶蒙混过关?
在里正严厉的逼问下,张大婶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最终不得不低头承认这个孩子其实是她偷偷抱回来的。里正气得浑身发抖,他万万没有想到,平日里张大婶虽然泼辣了一些,没有想到!竟然能做出这种违背良心和道德的事情!
里正眉头紧皱,脸上满是严肃之色,他没有丝毫犹豫,二话不说便走上前去,动作轻柔得仿佛生怕惊醒怀中那正在熟睡的孩童。只见他小心翼翼地伸出双臂,如同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一般,将嘟嘟轻轻地抱入怀中。然后,他转过身来,步伐坚定而迅速,径直朝着官府的方向快步走去。
此刻,里正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担忧。他一边走着,一边暗自思忖着:“这张大婶怎么能如此糊涂!她难道就没有考虑过咱们村子的声誉吗?
万一这件事情传扬出去,让其他地方的人知道我们村里出了这样的事,以后谁还敢与我们往来?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孩子丢了,他的父母该有多着急啊!他们又该如何承受这份痛苦呢?还有孩子的家人,他们此时恐怕已经心急如焚、四处寻找了吧……”想到这里,里正不禁加快了脚步,只希望能够尽快解决此事,给大家一个交代。
且说这徐家人,自嘟嘟走失后便心急如焚、乱作一团。众人当机立断,决定分头行动,展开一场地毯式搜索。男人们迈着沉重的步伐,走遍大街小巷;女人们则挨家挨户询问街坊邻居,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然而,尽管他们寻遍了所有可能的角落,问遍了每一个能够问到的人,却始终未能找到嘟嘟的身影。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一家人的心情愈发沉重,原本热闹温馨的家庭氛围瞬间被沉默所笼罩。男人们眉头紧锁,面色阴沉,心中犹如一团乱麻般纠结复杂。他们不停地自责懊悔,为何没有照看好嘟嘟?若是嘟嘟遭遇不测,该如何是好?而女人们则早已忍不住泪水,在角落里偷偷啜泣起来,那悲戚的哭声令人心碎。
就这样,整个上午过去了,一家人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垂头丧气地围坐在桌前,谁也不愿多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沉浸在悲伤与忧虑之中。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骤然响起,打破了屋内的沉寂。原来是官差前来报信,称发现了一个孩子,模样与徐家走失的嘟嘟极为相似,特来通知他们前去辨认。
听到这个消息,徐家人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一下子又“活”了过来。他们喜出望外,激动得涕泪横流,甚至顾不上整理仪容,便迫不及待地跟着官差匆匆出门而去,满心期待着那个孩子就是他们苦苦寻找的嘟嘟……
众人匆匆忙忙地赶到了官府门前,心中满怀着忐忑与期待。当那扇厚重的大门缓缓打开时,他们迫不及待地冲了进去。
刚一踏入官府大堂,目光便被一个小小的身影吸引住了。没错,正是失踪几日的嘟嘟!嘟嘟被一个老人抱着,她安静地坐在那人怀里里,眼神有些迷茫,但当看到熟悉的面孔时,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嘟嘟!”徐连激动地喊出声来,声音带着些许颤抖。紧接着,徐家人爆发出一阵欢呼和哭泣声。大人们纷纷跑上前去,看看嘟嘟,泪水止不住地流淌下来
这一刻,所有的担忧、焦虑都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失而复得的喜悦和感动。大家喜极而泣,笑声和哭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整个官府大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