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高兴太早,苏府可不止有若儿。”沈纤云对此并不乐观。
她的若儿虽不错,但无奈年岁还小。
尤其对方是像沈纪安这样已经束发的少年郎,其吸引力当然不同于那些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
诚然,这是她之前的想法。
“可是尤管事说三姑娘和二表少爷鲜少说话,而咱们四姑娘,倒是能和二表少爷聊到一块儿去。”兰儿忙拿话佐证。
沈姨娘听到此才愉悦的笑了起来,她的身子微微前倾,“你说的可是真的?尤管事真这么说?”
她的手几乎要捉到小丫鬟的胳膊,眼见着对方再次点头才放了心。
沈姨娘的内心激荡起来,她的若儿,果然没让她失望,不愧是她沈纤云的女儿!
“去!拿这红包给尤管事去吃茶,就说烦他特意来走这一趟,也算我的一点小小心意。”
兰儿一脸雀跃的去了,沈纤云又高声对着帘外侍立的另一个丫鬟道:“让四小姐来这一趟。”
末了看到一旁的沙漏,再添一句:“让她莫急,用完午膳再来不迟。”
小丫鬟已经走到门口,又恭顺的转头回复一声:“嗳……”。
几日之后,苏府学堂重新开课,二老爷与大老爷都是两榜进士出身,更不用提与李延钧同科的苏文翰了。
可以说目下府里是人才济济。
正值三人丁忧在家,教几个萝卜头显然绰绰有余。
苏绍云未找着合适教嫡女算学的先生,大侄儿苏文翰自告奋勇的揽了这差事。
文希对这个结果很是满意,大哥哥的实力她当然信得过。
苏府老太太生有三子一女,俱为嫡出。
大老爷苏绍绅,目前任鸿胪寺卿的职位。大老爷娶妻冯氏,育有二子两女,大少爷苏文瀚,三少爷苏文轩,大姑娘苏文音、二姑娘苏文清为庶出。
二老爷苏绍云,也就是文希的父亲,任翰林院编撰一职。
先妻沈氏,育有二少爷苏文景,三姑娘苏文希;妾室沈纤云,育有四姑娘苏文若。继室王氏,育有六姑娘苏文萱,四少爷苏文煜。
三老爷苏绍堂,科举考试失利后,担起苏府庶务。三老爷娶妻廖氏,育有两女一子,五姑娘苏文瑶,七姑娘苏文秀,五少爷苏文渊。
苏老太太的幺女苏婧仪已出阁多年,文希前世未见过这位小姑姑,据说是随夫外放在在湖广一带。
这样看苏家算是人丁兴旺,从户部就职的两榜进士苏文瀚,到咿呀学语的五少爷苏文渊,可谓年龄跨度极大。
依着年龄和男女的划分,决定了由谁来教。
过了十一岁的男孩子,由大老爷负责教学,这其中包括文希的亲哥苏文景、三少爷苏文轩。
其余的男孩,不算未到学龄的苏文渊,只剩十岁的苏文煜,由二老爷负责教学。
而姑娘们的文化课则继续由原来请的女先生张夫子负责。
在文化课的基础上,现又延请了精通画艺与琴艺的先生,当然还有大少爷的算学。
至于大家还想学什么,尽可以提,文希除了算学,还选了琴艺一门。
其实她想学点武艺,总觉得前世那样早早死掉不甘心,寄希望于这一世,身体康健,无病无灾。
苏府的书斋在府中的东南角,名为芥子堂。芥子堂并开两扇门,男女仅一墙之隔。
但目下府内有两位进士坐馆,函需就学的三位少爷自去了老爷们的书房,并未到这芥子堂来。
所以重新开学的第一日,芥子堂只有女学生。
算上上一世,文希已经多年未踏足过这里。
推开虚掩的木门,沿着卵石铺就的小径,文希和春桃一前一后的进了这座女子书斋。
斋堂门前,两位姑娘正在说话。
“二姐姐!先生布置的作业你可有完成?”说话的是苏文若,文希认得她的声音。
“完成了,这都过去多久了。”二姐姐是大老爷的庶女苏文清,比文希稍长两月,大姐苏文音已出阁,目前府内女孩中数文清最大。
苏文清前世功课极好,因两人年岁相当,常被张夫子拿来作正反两面的对比。
文希那时没少恼她,总觉得这人怎么看怎么讨厌。
苏文清的娘曾是大伯母身边的陪嫁丫鬟,人唤罗姨娘。罗姨娘长相中等,但其人极为内秀。
所以生的女儿功课好也就不奇怪了。
文希现下倒是理解庶妹的心思,都是丫鬟的女儿,凭什么那位偏得张夫子的另眼相待?
她心里不得意,文希这个学渣也不得意,两人一个拱火,一个冲锋陷阵,其结果便可想而知了。
苏文清可攻击的地方不多,除了长相,文希也想不出别的地方。
所以前世的她有次堵了这位二姐姐,只能憋着一股气骂:“你娘大青蛙,生你一只小青蛙。”
罗姨娘有一双微凸的大眼,而苏文清刚好就遗传了这一双眼睛,母女俩似一个模子刻的。
文希那一次比较倒霉,恰好骂人时让路过的大伯父撞见,被狠狠的瞪了一眼。
一边走一边想着过去的事,她突然一拍脑袋,说了声:“哎呀,糟糕!”
春桃忙拉她:“怎么了?三姑娘!”
文希不好说,她突然想到自已现在已经十三岁,那些该发生的事都已经发生。
想到曾经人憎狗厌的过去,她只能又一次无奈的摇了摇头。
视线往上,阶前的女孩穿着樱草绿的褙子,比文希略矮,头发梳成垂髫髻,她的面目板正,一双眼睛果然极大。
文希看着苏文清,突然明白自已为什么脱口而出“小青蛙”了,因为这位二姐姐还喜欢穿绿衣服。
“二姐姐!”想到以前自已的混账,她主动过去见礼。
方才故意问作业的文若也轻声道:“三姐姐来了?”
一会儿六妹文萱、五妹文瑶、七妹文秀也都陆陆续续的到了芥子堂,伴随着女孩们分次坐好,张夫子这时也到了。
张夫子大约三十岁左右,原是大归在家的孀妇,因学问好而做起了女夫子。
文希看着张夫子逡回的视线,想起适才文若问的作业,时日过去太久,她也早已忘记,一时眼皮垂了垂。
可偏偏,张夫子扫了一圈,手中的戒尺朝着文希一点,“你来背论语立身篇!”
文希心下一哂,若是前世出阁前的她,铁定是不会的,可在李府八年,她什么书没看过。
略一沉吟,便起身朗朗的答道:“凡为女子,先学立身,立身之法……男非眷属,莫与通名。女非善淑,莫与相亲。立身端正,方可为人。”
终于一气呵成的背完,文希松了口气。
张夫子听着这个刺头声音清正,无一处错漏的背完,也觉得不可思议。
苏文若与一众苏府的姊妹们,全都嘴巴张成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