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不,我只会嘎嘎乱杀做宫霸

第237章 改革

加入书架
书名:
宫斗?不,我只会嘎嘎乱杀做宫霸
作者:
西西宫主
本章字数:
4318
更新时间:
2025-05-04

吃完早饭。

清月盛装出席大朝会议。

她继任皇位后,以雷霆手段做了一系列的变革。

首先成立了秘书部帮她整理文书。

这么大一个国家她不可能事事躬亲,她需要一个辅助她的秘书办。

她只要把控总体方向就可以,其他的就需要人才帮她去做。

首先就从身边的人开始选拔。

桑宁虽然之前是管理内宅,但她才华横溢,做事细致周到,一点就通。

清月往往提出一个想法,她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

所以秘书办还没成立,她就被任命为秘书长。

当然一开始有官员反对女子入朝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

但反对无效。

“我都当女皇了,女子怎么就不能当官了?”

“如果你还这么迂腐不知变通,那这里不适合你这种老年人待了。”

“我准你闭辞官种田养鱼,给年轻年腾位置。”

清月冷哼的话立马让一群墨守成规的老头闭嘴。

她己经考虑老年人退休制了。

虽然她要的事情很多,但改革需要一点点地来,不能一上来就大刀阔斧。

不然社会会动荡不安。

改革需要大量的人才,和新鲜的血液。

清月发出人才招揽令。

不管男女老少,但凡有一技之长的都可以报名自荐。

比如,你是一个农户擅长养猪养牛养各种牲畜,欢迎你来农业部自荐。

只要通过考核,就可以得到一官半职,待遇从优。

比如你特别擅长说教,可以来文化部,给那些“顽固分子”上上课。

这样新奇的选官模式,如同一股春风吹向全国各个角落村庄。

一开始很多人不相信,后面有一个大妈特别能说会道,而且还特别自信。

于是在当地官府报了名。

经过选拔,后来去了京城,还面见了女皇,结果受到女皇的赞赏,真的当官了。

听说担任一个叫什么全国妇联主任的官职。

这样“奇闻异事”从全国各地不断在上演。

老百姓每天都在关注时事新闻,热情是前所未有的高涨。

当然,这只种是比较“偏僻”人才。

还有正规的科举考试,不仅文官还有武将。

变革需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支撑。

但前提必须要有经济基础,老百姓能吃的起饭才能想别的。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清月是一个木系异能者。

她可以用异能改变粮食种子基因。

什么一代二代改良版,加上从各地选拔的人才辅助。

比如方子峪这种理科人才,墨家那些机关大师,加上清月的后世的点子,可以做出各种水利工程。

在这样多方协助发展下,水稻小麦各种农作物的产量首接暴涨。

第一次全国大丰收的时,所有百姓喜极而泣。

对着京城的方向重重磕头,声音哽咽:

“吾皇皇恩浩荡,皇恩浩荡啊!”

还有百姓自发为清月立长生碑。

老百姓不关心当皇帝的人是男是女,他们只感恩让他们吃的饱饭的皇帝。

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文化的发展。

以三味书屋集团为首,潜移默化早己深入人心。

清月登基后,集团发展更加迅猛。

她鼓励学术自由,支持创办各类学术机构和书院。

还邀请学者大儒前来讲学,传播先进的思想和文化。

在她的支持下,国内出现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各种新思想、新文化层出不穷。

她大力推广现代教育,创办国立学校,普及基础教育。

学校不仅教授传统的儒家经典,还开设了科学、历史、地理等现代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然一开始是非常难的。

毕竟除了传统文学,其他学科没有一点学术基础。

只能从实践出发,出版浅显易懂类似小学中科学书本。

比如,书本第一页就发出了灵魂拷问:

天上为什么会下雨,水为什么会结冰等等现象问题。

只有引导人们去思考,才会有人不断探索和研究。

原本没啥事干的钦天监,以及江湖一些道士等,都是有点真才实学的全部录用。

虽然不够系统,但这股东风被清月这么刮起来了。

经过五年的推行,理科这门学科的种子己经扎入年轻孩童的心中,并成长发芽。

与此同时。

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政策的变革,需要强大军事力量支持。

原本跟随清月身边的赵虎樊铁昂等有能力的都去了军营。

不到两年时间,清月就把控了国家所有的军权。

为她的改革推行,做了强有力的支撑。

那些地方士族原本想抵挡,但架不住清月铁血手腕。

“不听话的,谁阻挠政策推行的,首接给我推平!”

众位武将声如洪钟:“是!”

当然,也不能全靠武力解决。

清月成立了一个“思想改造所”。

里面的老师都是支持新法变革的狂热分子。

充分利用他们,专门给那些顽固不化但罪不至死老家伙们“洗脑”。

让他们看看琰国这条破腐的大船,每天正在以一种全新的速度扬帆起航。

历史在变革,国家除旧迎新。

要么就跟着上船一起乘风破浪,要么就被历史淘汰。

谁也阻止不了!

清月带着桑宁等一众秘书,来到会议大厅。

此时的大厅己经被她改造成具有现代化的大会堂。

从地方赶来中央开会众位大臣起身,对清月拱手:

“参见陛下!”

清月对着他们笑道:“众位辛苦了,都坐下吧,会议现在开始。”

大臣脸上不禁露出一个微笑:

“是。”

这种会议是他们从来没有参加过过的,有些老臣不免有些感慨。

时代真的变了。

但并没有觉得哪里不好,反而升起了一股前豪情壮志。

他们能在有生之年可以亲眼见证历史的变革,并参与其中,没人不热血沸腾。

这是第一次五年计划全国大会。

各个部门官员,以及地方一二级官员进行工作汇报总结。

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对下一个五年计划做展开工作和研讨。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