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老板娘的说法,当年林家夫妻并没有把孩子带回来,村子里的人一度认为那个孩子没能留住,但是后来,不知从哪里传出来消息,当年孩子生下来之后,被人花钱买走了。
“是什么人花钱买走的孩子?”
姬倾城对这个说法感到怀疑,年轻夫妻的第一个孩子,正是最宝贵的一个孩子,无论对方给出多高的价钱也不可能卖掉。
“这个我不知道,但是据说当时给了很大一笔钱,没过多久,那会人家就从村子里搬走了,后来再也没有见过他们。”
“那对夫妻长什么样子?你还记得吗?”
老板娘仔细地想了想,一开始摇了摇头,紧接着又点了点头,但是仍然不确定地说道:“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人的长相也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我脑海里印象,他们夫妻两个人并不高。”
“男的稍微有一点点跛脚,女的是个鹅蛋脸,长得也还算漂亮,男的长什么样子,我还真不太记得了,她男人不经常在家,我小的时候他就在外面开始打工,所以很少见到他。”
姬倾城点了点头,她说得有几分道理,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物是人非沧海桑田,上哪里去找两个淹没人海的人。
她叹了口气,也许这件事情真的要被一辈子藏起来了。
但是她又不甘心,她只是想弄明白自己的身世。
姬无双站在后面的楼梯上,听到了两人的谈话。
“我找一个画师,你把你对那两个人的印象都说一说,我让画师按照你的描述画一幅幅画像出来,你看看那两个人和你印象中的人长得一样吗?如果一样的话,我们就按照那两个人去找。”
姬无双对着刀疤脸招了招手,刀疤脸瞬间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老板娘有些为难,说道:“我不敢说。”
“有什么不敢说的,只要你不出去到处张扬,不会有人知道我们来找了你,也不会有人知道那两个人的样貌特征是你透露出去的。”
姬无双走到门前,拿出钥匙把门打开了。
房间里弥漫着一股血腥味和说不上来的臭味。
老板娘赶紧扑出来,也顾不上后面的姘头和他的手下了,趴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
“做人还是不能做偷鸡摸狗的事情,否则现在的下场就是你的警告。”
老板娘赶紧点头。
“不是不敢说,我对于那两个人的印象也很模糊,我生怕说出来有任何不对的地方,到时候误导了你们,你们会那么大功夫去找人结果找错了。”
“或者说那个人压根不存在,样貌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且记忆也会随着时间出现偏差,我真的害怕会误导你们。”
她并不是害怕自己给出的信息错误误导了姬倾城,而是害怕t她们在发现信息错误之后会回来找她的麻烦,老板娘还算是有几个心眼儿,没被钱彻底堵住。
“你是怕我们会因为这件事情找你麻烦吧,你放心,不管你给出的信息是正确还是错误,我们都不会说什么,你只要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就行了。”
姬无双保证道:“我们从这离开之后就不会回来了,刚才我妹妹答应给你一笔钱,你可以拿着这笔钱离开这儿去一个让我们找不到的地方,这本来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你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呢?”
老板娘苦笑道:“你们想要找我,那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不管我跑到哪里,你们都有办法找到我。”
“那就要看你有没有说实话了,如果你是故意编造出来欺骗我们的,你哪怕是跑出地球,我也能找到你,但如果你说的是实话,只是因为记忆出现偏差,而导致线索错误,那大可以不必担心。”
“你怎么知道我有没有说谎万一你们认定了我就是说谎呢。”
“这个我自有判断的标准,你尽管说就是了。”
老板娘思来想去,觉得自己没有退路,就把脑海里关于那对夫妻的印象描述了出来。
“那个男人大概有一米七左右,身高不算高,也不算健壮,年轻的时候看起来很是斯文,但是由于跛脚的缘故,导致他年龄很大了都没有找到老婆。”
“村子里的人跟他说,实在不行你就去外面碰碰运气,大城市里面碰到的人多,说不定就有人喜欢你这样的,他听了村子里人的话,就去外面的大城市打工。”
“结果没过多久真的认识了一个当地的姑娘,那个姑娘长得还挺漂亮,鹅蛋脸,跟他差不多个子,也不知道人家姑娘看中了他什么,非要跟着他。”
“后来两个人回来在村里结了婚,姑娘就留在了村里照顾老人,那个男人继续去大城市里打工,大城市里机会多打工挣的钱也多,也不知道他在外面做什么营生。”
“总之那两年确实挣了不少钱,那个姑娘在村子里生活了两年,大概是不太习惯我们这穷乡僻壤的日子,生活得很不愉快,再加上那个男人的妈又是个特别爱找事的。”
“人家姑娘受不了了,收拾收拾东西便去找她对象了,这一走就是一整年,当时离开的时候是春天,那姑娘挺着大肚子走的,回来时肚子已经小了,孩子却没有带回来。”
老板娘说起当年的事情,总觉得跟记忆有一些偏差,但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
“后来呢?”
“那个男人的妈闹了很久,一口咬定就是那个姑娘把孩子给打了,但那是人家的第一个孩子,而且人家夫妻俩又没有什么矛盾,感情好得不行,有什么理由把孩子给大了。”
“那姑娘回来之后也不说话,性格一下子变得沉默了,要知道之前可是一个非常活泼爱笑的人,我那时候年纪小,有时候在大街上碰见她,她都会笑着跟我打招呼。”
“自从那件事情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见她笑过。没有了孩子最痛苦的肯定是孩子的妈妈,结果那个男人的妈一直在伤口上撒盐,夫妻俩实在在家待不下去了,就收拾收拾东西,离开了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