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串地址傅行渊己经背的滚瓜烂熟了,无数次从经过这里,傅行渊都会下意识的往里面看,偶尔不着急的时候,他还会让司机特意绕远路。即使他知道,那栋老旧的楼在很后面,他根本看不见。
堇鲤有句话没说错,资产阶级总是有很多特权,比如很多地方,他都可以轻而易举的进去。
傅行渊看见了堇鲤,她好像没有再瘦下去,也有可能是因为叼着个包子,的脸颊微微鼓起,显得霎为可爱。
一旁的中年男子儒雅温柔,傅行渊只看一眼就知道这是堇鲤的父亲,父女俩十分的相像。
包子皮薄馅多,料很足,辛教授在和馅的时候特地往里加了不少汁水。一口咬下去,咸淡适中,鲜香扑鼻。
堇鲤咬了一大口,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她一时间来不及吮吸,汁水便流了下来。
一张纸巾及时擦了逃走的汁水,“哎呦,怎么吃个包子还吃不明白呢?”堇行嘴上说着抱怨的话,语气却满是疼爱。
堇鲤边撒娇边说道,“我就知道爸爸有餐巾纸。”
傅行渊看了好一会,他敛下了看不清神色的眸子。堇家很疼爱堇鲤,堇行的口袋里时常有备用的纸巾,给堇鲤擦嘴的动作十分的熟练。
堇鲤是被爱浇灌长大的孩子,她那句“她是父母珍爱的女儿”震撼了傅行渊的心,他自问,如果自己宠爱的女儿在外头被这样轻视对待,那他会如何?
傅行渊自嘲道,那他估计要把那个狗男人给弄死。
他看着远处的那对父女沉思了片刻,但也仅仅是看着,他没有办法做其他事情。堇鲤己经厌恶他到极点,断不会让父母知道他俩的事情。
傅行渊也不打算做什么,他今天特地选了辆低调的车,就是为了能好好看看她。最近,这辆车的使用频率很高。
傅行渊的手机铃响起,是老爷子的电话。
“喂,今晚回老宅吗?”
“嗯,回。”傅行渊看了眼远处没有人影的地方,发动汽车,“我回一趟家就来。”
黑色的奥迪开走,离开前傅行渊给了门卫一包黄鹤楼。门卫有些手足无措,他还没用过这么好的烟。
“谢谢。”
门卫笑着摆手道,“嗐小事,到了年关,确实有很多人来我们小区,毕竟里面住的都是老师。好多学生都来探望呢。您的老师是哪位?”
“古老师。”
“哦哦。”门卫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他来回逡巡了傅行渊片刻道,“难怪呢,来看古老师的都是大帅哥大美女,人家古老师就是教舞蹈的,学生也是个比个的好看。”
傅行渊笑了笑不说话,与门卫寒暄了几句后就开车离开了。
......
堇鲤自刚刚下楼后就有些心不在焉的,古丽喊了她好几次她才回神。
古丽埋怨道,“哎呀,陪妈妈这么不专心吗?”
“没。”堇鲤靠在古丽的肩膀上,闻着妈妈身上独有的香味,“我只是在想哥哥。”
古丽拍了拍女儿的手道,“明天除夕,我们去奶奶家吃饭,晚上回来守岁。”
“好。”堇鲤闭上眼。
临近年节,街上到处都是红色,小巷里时不时有噼里啪啦的炮仗声传来,老旧小区的年味反倒比那些高楼大厦的新区要浓厚些。
堇鲤的爷爷家是在郊区,堇爷爷和堇奶奶更喜欢郊区的生活,郊区比城市限制更少,能开辟菜园子,还能养鸡养鸭,空气也更新鲜。
除夕那天堇爷爷起了个大早去赶集,就为了儿孙们要回来吃年夜饭。堇行一家来的时候,堇鲤的大伯家早就到了。
“阿圆妹妹!”堇鲤大堂姐给堇鲤打招呼。
堇鲤笑着道,“大姐姐今天不上班?”
堇鲤大堂姐是电台主持人,还是午夜档的。时常白天休息、晚上上班,大表姐摆摆手道,“休息三天。”
堇奶奶从厨房探出头来,“芸芸,阿圆,快去外面。”
堇鲤和大堂姐马上出去,她们以为是客人来了,没想到是走街串巷的小贩,专门卖烧饼、年糕、糖葫芦的。
堇爷爷追出来,手上还拿着几张红艳艳的钞票,“哎呀,钱忘拿了。你们俩不是最爱吃这些的吗?”
大堂姐和堇鲤相视一笑,小时候她们最爱吃小摊上的年糕和煎饼果子,堇爷爷每次看到都会给她们买,即使现在她们俩经常为了减肥控制饮食。
但,管他呢,现在是过年,过年吃什么都可以,胖几斤都能被原谅。
堇鲤咬着糖草莓和大堂姐聊天道,“三哥哥过年不回来吗?”
堇爷爷生了两个儿子,堇大伯和堇行,两个儿子又分别生了一儿一女,按照长幼来算的话,大堂姐最大,其次是堇唐,再是堇鲤三堂哥,最小的才是堇鲤。
大堂姐摇了摇头道,“研究在重要阶段,他被导师留下来了。”三堂哥是堇家学历最高的,己经读到了博士。
堇鲤和大堂姐聊些有的没的,堇家的过年很有年味,饺子、汤圆样样不少,且大家还会一起包饺子。堇家是B市本地人,娶的两个媳妇却都是外地人,大伯母是川渝人,古丽是新疆人,所以堇家的年夜饭上,总能吃到三种特色美食。
堇家过年没有令人头痛的催婚催生、更没有胆战心惊的问东问西,偶尔古丽和大伯母还会抱怨儿子不在身边,堇奶奶总会边给两个儿媳妇夹菜边宽慰她们。
堇鲤是堇家最小的,收的红包最多。在堇家,没有结婚的孩子都可以收到长辈的红包。
与堇家截然不同的是傅家,傅家是大家族,分本家和旁支。
傅老爷子辈分高,连带着傅行渊的辈分也高。傅家老宅不断的有旁支的亲戚来拜年,大多都是拖家带口,带着小孩。
小孩们都不知道怎么叫人,这时候孩子父母总会提醒他们。
傅行琛和傅行渊听着一声声稚嫩的“大叔叔、二叔叔”,更有甚者还叫“大爷爷,二爷爷”。
叫一声,给出去一个红包。
傅行琛、傅行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