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微微颔首,表示明白,然后说道:“请放心,我即便不为自己着想,也必定会为妻儿的安危考虑,至于大明是否有其他意图,我实在是一无所知啊。”
脱古思帖木儿闻言,沉默片刻后,突然开口问道:“倘若大明真的举兵来犯,你打算如何应对呢?”
李景隆稍作思考,回答道:“为了避免双方陷入两难的境地,我觉得自己可以留在后方,这样既不会给你们添麻烦,也能保证自身的安全。”
脱古思帖木儿显然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他紧接着追问:“你难道不应该挺身而出,前往前线去劝说他们退兵吗?毕竟你是我们的和亲使者,肩负着和平的使命。”
李景隆苦笑着摇了摇头,解释道:“退兵?谈何容易啊!如果大明此次出兵真的是为了平定蒙古,那么仅凭我一人之力,又怎能改变他们的决心呢?我可没有那么大的面子,否则这和亲的差事也不会落到我头上了。”说罢,他自嘲地笑了笑。
这时,一首沉默不语的北元公主插话道:“父皇,您就别再为难夫君了。大明既然能让他来和亲,就说明他在大明眼中并无太大价值,大明自然不可能因为他而退兵的。”
脱古思帖木儿听了女儿的话,眉头紧锁,陷入沉思,过了一会儿,他缓缓说道:“话虽如此,但如今局势危急,总得试试。你虽在大明不算举足轻重,可作为我北元驸马,去阵前喊话,或许能让明军有所顾忌。”
李景隆心中暗叹,知道推脱不过,只好硬着头皮道,“那我便一试,不过陛下,若明军执意进攻,还望您早做应对之策。”
我敢去,就看你敢不敢放心了。
脱古思帖木儿微微颔首,表示同意,他缓缓说道:“嗯,你可以去尝试一下。若是能够成功退兵,那自然是一件大功。但若是不能,我北元也绝对不会坐以待毙,必然会采取其他应对之策。”
李景隆面露难色,无奈地叹息一声:“那好吧,到时候我尽量去尝试一下吧。”
脱古思帖木儿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他悠然地坐了下来,目光落在李景隆身上,似笑非笑地问道:“你为何不问问朕,为何执意要你前去呢?”
李景隆闻言,心中一紧,但他还是强作镇定地回答道:“对于我们中原人来说,皇权至高无上,皇帝的言语就如同法律一般,一旦说出口,便是旨意,若是有人胆敢违抗旨意,那便是抗旨不尊,其后果便是满门抄斩。所以,问与不问其实并不重要,因为皇帝金口玉言,问了也不可能更改。”
脱古思帖木儿听后,心中不禁感叹,这中原皇权的威严竟然如此之盛,令人畏惧。
沉默片刻后,脱古思帖木儿决定还是告诉李景隆实情,他语气平静地说道:“好吧,既然如此,那朕就告诉你也无妨,之所以执意要你去,是因为此次挂帅北伐的人,正是你的父亲,曹国公李文忠。”
李景隆闻言,故作震惊,但内心却是平静如水,李景隆和亲之前就知道北伐主帅是自己那个逆父。
朱雄英当初就说了,要让自己父亲北定草原,封异姓王,而且还可能是世袭罔替!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陛下既告知此事,我自当尽力一试,只是不知父亲心意如何,若他以国事为重,我也难劝动。”
我老爹怎么可能退兵,真的是。
就算没有这和亲计划,我若站在我父亲对对立面,他也会大义灭亲。
天地君亲师,君在亲之上。
君要臣死,臣不死就是不忠。
父要子亡,子不亡便是不孝。
自己如果真站在了北元的这边,那就是叛国!
都不用自己老爹动手,自己都得自刎归天,不然没脸下去见列祖列宗。
脱古思帖木儿目光炯炯,“你只需前去阵前,以父子之情相劝,能动摇明军军心便是大功,若他仍执意进攻,我北元也有应对之法。”
李景隆点头称是,心中却思绪万千。
自己老爹忠君爱国之人,为了大明江山,必不可能因自己之言退兵,那么自己到时候到了阵前,如何利益最大化呢?
还有自己的儿子,这好歹是自己的血脉,自己一定得带走。
至于这位北元公主,一日夫妻百日恩,说啥也得拉她一把,但如果她不愿跟自己回大明,反而是愿意为了北元殉国,那自己也没办法了。
政治博弈下,没有无辜的。
弱小,就是原罪。
“我能不能把小川带上啊?”李景隆满脸恳切地看着脱古思帖木儿,言辞恳切地说道,“不看僧面看佛面嘛,我老爹说不定看到他大孙子的面子上,就退兵了呢?”
李景隆心里很清楚,自己的这个儿子是无论如何都要带走的。
毕竟这可是我老李家血脉。
然而,还没等脱古思帖木儿开口,北元公主便毫不犹豫地拒绝道,“不行!战场上刀剑无眼,他还那么小,怎么能去那种危险的地方呢?”
北元公主的态度异常坚决,似乎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李景隆见状,连忙看向北元公主,解释道:“公主啊,这大炮之下,可是众生平等啊!若是我劝不住我父亲,一旦万炮齐发,那漫天的炮火落下来,可不会管你是大还是小啊!”
李景隆这话,既有提醒之意,也有威胁之意,提醒的是公主,威胁的却是元帝。
因为这件事情能做主的不是公主。
脱古思帖木儿听了李景隆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觉得李景隆说得不无道理,毕竟这炮火无情,一旦真的打起来,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而且,他还听说这次大明带来的并不是洪武大炮,而是他们新研究出来的一种更厉害的火炮,好像叫做红衣大炮。
这红衣大炮的威力可比洪武大炮更胜一筹啊!
脱古思帖木儿实在不想跟大明打起来,除非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