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城一中附初,月考成绩发布日。
上午第一节课刚下,校园信息系统更新完毕,全校年级榜单同步刷新。
“第一名……白初九?”
有人念出屏幕上的名字,语气还带着几分不信。
“语文137,数学150,英语148,物理99(满分100)?”
“这也太吓人了吧?她是刚进来的吧!”
七年级重点班内,教室瞬间沸腾。
数学老师陈启文一脚踩进门,脸色复杂,手里还拿着一沓试卷。
“你们知道白初九数学多少分吗?”他声音一响,教室立刻安静。
“满分。”他说。
全班静了一秒,接着议论炸开。
“她满分?真的假的?我数学才112啊!”
“我没写完三题,她全对?”
“是不是坐她附近能沾气运?”
陈老师咳了一声,把目光转向白初九。
她坐在靠窗的位子,正在用牙签掏糖盒里的薄荷糖,动作慢条斯理。
“白初九同学。”
“到。”
“你数学第西大题的逆向解法是自己想的?”
“嗯,我觉得首接反代求结果比代入省时间。”她语气平稳。
陈老师盯着她,沉默几秒。
“坐下。”
他翻开答案:“她的那道解法,结构上不规整,但逻辑成立,答案准确。”
“她不是‘抄’出来的,她是跳过去的。”
“跳过去?”后排有学生低声重复。
“对。”陈老师苦笑,“你们看题是按步骤走,她是一眼看结果怎么来的,再倒回去写过程。”
“她不是记得多,她是脑回路不一样。”
当天下午,教师组召开教学会议。
陈老师在教研投屏上点出白初九的答案纸,边展示边讲:
“她属于那种不讲常规逻辑,却能精准命中的学生。”
“这种题感比结构还强的人,我十年没见过一个。”
一旁的英语老师一边听一边翻资料,回去后亲自敲开白初九的座位:
“你读过英原版教材吗?”
白初九抬头:“没有,但看得懂。”
英语老师没说话,从包里取出一本《The Giver》,放在她桌上。
“你试试看这个,普通试卷对你没意义了。”
第二天一早,班里己经不一样了。
白初九的座位从“玄学区域”变成“学神圣地”。
有同学偷偷换位置坐到她斜对角,声称:“这里的光线和磁场都不一样。”
有人甚至打听:“她平时糖吃几颗?是不是吃一颗提一科?”
一名女生给她塞了个福袋:“听说你种豆苗的时候成绩会涨,这个是我家投资的寺庙开的,请你收下。”
还有人路过她身边小声念:“初九大佬保佑我作文不跑题……”
而曾经最看不起她的“自视甚高学霸团”以许志恒为首的几人,虽然嘴上还在说“偶然”、“运气好”,但语气己不再坚定。
他们在食堂小声议论:
“她不可能什么都行吧?肯定有短板。”
“对!人不可能全能,她肯定哪门不行。”
“我们观察一下,不能被她的分数吓住!”
—
讲台上,陈老师看着这些骚动,嘴角一抽:“行了,你们以后成绩不好,不准怪风水。”
“白初九考第一,是她用脑子,不是用气。”
白初九继续吃糖,没插话,只把豆苗轻轻转了个角度,让叶面更好接光。
她嘴里低声一句:
“知识是光……果然比气顺得快。”
许志恒看着她的背影,低声冷笑:“你不可能这么全能……一定哪里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