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往事:走过四季

第27章 17岁生日

加入书架
书名:
济南往事:走过四季
作者:
白胖小沐歌
本章字数:
4952
更新时间:
2025-04-17

出了正月,肉肉就要上学了。到了该上学的年龄,肉肉仍不肯回他自己的家,他仍愿意留在豆汁房里。赵家也曾来人接过他几回,可都被他以哭个昏天黑地,惹得娘心疼骂人的这个方法来转危为安的。

肉肉上学以后,鹤龄也不再轻易到各家去串门住亲戚了,她开始一门心思地学做针线活。娘见鹤龄整天躲在个屋里不出来,想找她说话解闷也不能了,就对她说:“鹤龄,你整天忙活这个有什么用?瞅得个眼怪疼的,有时间哪如出去玩玩。”

鹤龄说:“娘,我不出去,我都这么大了,哪还能到处跑着去玩?那样人家会笑话的。在家里学着做点活多有意思。”

娘说:“我一看见这些针头线脑的就头疼。咱家里又不是没钱,你想穿什么样的衣服我都能给你钱,让你买去,实在买不着就让你迎新嫂子给做,还用得着你费这些事?”

鹤龄说:“我觉得干点活这日子才有过头,要不一天天白白地过去了有什么意思?我今年都快十七了,做衣服的本事还一点都不会呢。听说人家迎新嫂子十二三岁就学会了做衣服鞋袜了。我就是现在学会了,还比人家晚会了好几年呢。”

二人正说着,迎新家的来了。她进门就大声说:“娘儿两个又在说什么悄悄话呢,这么亲热。”

迎新家的是被鹤龄请来教做鞋的,所以她手里拿着一大把鞋样子。

娘见了迎新家的非常高兴,忙把她让进屋里来,说:“你看你大妹妹放着福不会享,非让人教她做这些活。我刚才还说她,有空多玩玩不行?”

鹤龄急于向迎新家的请教问题,可一看娘摆开了阵势准备长篇大论地说话,便害怕耽误了自己学手艺,于是装出不耐烦的样子对娘说:“娘,你又在这里瞎凑热闹,我迎新嫂子这么忙,来一趟多不容易呀。”

娘这才明白过来,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就起身往外走,一边说:“好好,我走,我走,你们忙,你们忙。我可别在这里耽误了你们的正事。”

不等娘走出门去,鹤龄就迫不及待地拉着迎新家的来到窗瓣前,跟她一招一式地认真学了起来。

八月初九是鹤龄十七岁的生日。这天早晨,娘把一副新打的手镯作为礼物送给了鹤龄,说:“鹤龄,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和你爸爸想了半天也不知该给你买点什么才好,就比着眼下最时兴的样式给你打了这副镯子。闺女,你戴上看看,喜欢不?”

鹤龄就戴上了那副精美的手镯,然后非常满意地朝娘笑笑,却一句话都没有说就跑开了。娘见鹤龄突然离开,不知为了什么缘故,望着她离去的身影心中七上八下的。

过了一会儿,鹤龄从她的屋子里走来,手里捧着一个布包,笑容可掬地来到娘的面前。

娘指着布包说:“这是什么?”

鹤龄的脸激动地有些红,把布包送到娘的手上说:“娘,这是我给你的。你打开看看吧。”

娘打开手里的布包,看见里面有一身叠得整整齐齐的崭新的衣服。娘非常激动,一激动说话就有些结巴:“这、这是、从、从哪里来的?”

鹤龄依偎在娘的身上,满怀深情地说:“娘,我常听人家说,儿的生日娘的苦日。今天是我十七岁的生日,我忘不了这十七年来娘为我吃的苦受的累操的心。记得小时候,娘常背着我在街上来回地走,我差不多都是睡在娘的背上回家的,可我从来没有听到娘喊一声累。

长大后,娘和爸爸又是那么娇惯我,把我惯出那么多的坏毛病来。从小到大,我让娘受了我多少委屈呀,可是,无论我怎么让娘生气,娘还是像原来那样疼我,没有减少一丝一毫对我的爱。

娘,我一首在想该怎么报答一下您对我的恩情,想买点好东西来孝敬您吧,可那钱又不是我挣来的,就是把咱济南府所有的好东西都买来,也不能替代我的一份心。

最后,我想,还是给娘亲手做身新衣裳吧。我的活是刚学来的,虽说做得还不太好,可毕竟是我一针一线缝起来的,多少还能代表我的一份心意。娘,您穿上吧,穿上让我看看合适不合适。”

娘听了鹤龄的话,眼里满含幸福的泪水。自从凤妮把鹤龄的身世说开以后,娘一首担心鹤龄会和她越来越疏远,担心鹤龄表面平静,内心冷漠甚至心怀仇恨。首到现在,娘终于看到了鹤龄的一颗真心,觉得自己十七年的艰辛没有白白付出。

娘换好了新衣裳,心里特别美,嘴上一个劲地说好,不停夸奖鹤龄手巧。娘照完了镜子就在屋里走来走去,不停低头打量身上的新衣,盼望这时来个熟人,以便向人炫耀一下身上的新衣服。

正巧,瑞芸这时来到豆汁房里为鹤龄过生日。娘见了瑞芸,忙拍打着身上的衣服问:“瑞芸,你看,我这身衣裳怎么样?”

瑞芸看看衣裳说:“张大娘,你穿这身衣裳真好看,挺合体的,这又是请哪里的裁缝给做的?”

娘十分得意地指着鹤龄说:“这是你鹤龄妹妹给我做的。你说好不好?”

瑞芸一听是鹤龄做的,非常吃惊,心里有些酸,嘴上便不再说好,反而挑出了许多毛病来。娘一听瑞芸说话不着调,心里很生气,便不再理她,穿着一身新衣服上了街,向外人炫耀去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瑞芸对大家说:“我这次兴许是最后一次以为闺女的身份来你们豆汁房串门了。”

大家这才知道,瑞芸快要结婚了,她为闺女的日子己经不多。

娘问:“瑞芸,你大喜的日子可定下了?”

瑞芸满脸幸福的样子说:“定了,定在正月初十。”

娘说:“这个日子好哇,十全十美的。”

鹤龄问:“瑞芸姐,听说宪仁哥老家在淄川,那你们结婚以后你还得到淄川去住吗?”

瑞芸“哼”了一声,表示生气和厌恶,说:“我才不上那个鬼地方去呢。从小到大,我就没离开过咱济南府一天,我怎么能跟他到那个破地方去呢。”

鹤龄问:“那你结婚以后住在哪儿呀?”

瑞芸说:“我爸爸在普利门里给我们赁了一个小院,我就在那里和宪法仁结婚。结了婚以后就住在那里。”

鹤龄高兴地说:“这太好了。瑞芸姐,你的新家离我们家更近了,那时,我们天天都可以见面的。”

瑞芸十分得意地说:“那是。结婚以后,我们宪仁还要回他的部队去,他走了以后我一个人在家,更有闲功夫了,我就天天来这里玩。”

说到这里,瑞芸开始数算自己要置办的嫁妆,不时向豆汁房里的人吹嘘起来。

等瑞芸走了以后,娘十分不屑地说:“这个李瑞芸,越大越不会说话了。本来我还打算等她结婚的时候多陪送她些东西,就冲她现在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样,我陪送她就不带劲了。”

娘虽这么说,可不等瑞芸结婚,她还是买了不少值钱的东西提前给送了过去。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