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不是将荣国府的规矩,凌驾于朝廷典章之上?”
“还是说老国公爷去了,把贾家的规矩也带到地下埋起来了?现如今的规矩就是没规矩?”
“你这小子,有什么脸给我侄女取字!我家黛玉,岂是你能随意调侃的。”
王夫人手中念珠骤然绷紧,忙站起身行礼“王妃请恕罪,不过是孩子们玩笑......您莫气,宝玉这孩子从小被惯坏了,您大人有大量,就别和他计较了。”
“玩笑?”夭夭漫不经心看了看掌心。
“按《大清会典》,品官之女待字闺中,名讳岂容旁支随意置喙?宝二爷既未受圣上诰封,又非林氏首系尊长,这般越俎代庖,传出去众人皆知贾府不知礼数。”
宝玉涨红着脸辩解:“不过兄妹间雅趣......”
“雅趣?” 夭夭冷笑,玉簪上的东珠随动作轻晃,“不知同样的雅趣放在你母亲身上如何?”
王夫人气的牙都快咬碎了,等她的元春成为贵人,一定要给林家好看。
也怪贾政那个没用的草包,多少年了官职都不升一升,这么多年了,王八都能围着京城走上一百圈了。
贾母见此情形,忙打起圆场:“王妃息怒,这孩子就是口无遮拦,并无恶意。”
夭夭却不依不饶,转身向贾母福身:“国公夫人莫怪,臣妾忝为皇家妇,见不得这些坏了礼教的事。”
“若今日纵容二爷胡闹,他日外头传‘荣国府公子随意给闺阁女子赐字’,反倒连累林家和皇室颜面。”
贾母喉间轻咳,着翡翠佛珠的手顿了顿,脸上堆起笑纹:“你这孩子,到底是做了王妃,规矩上越发讲究了。宝玉也是年轻气盛,口无遮拦......况且闹大了对黛玉名声也不好。”
啊啊啊!我的刀呢?敢威胁我?且等着,我让你贾家遗臭万年!!!
“国公夫人说得是。” 夭夭面上笑意温婉,眼底却透着锋芒,“只是如今林家与皇家联姻,若连自家姑娘的名讳都守不住规矩,外头难免说三道西。我也是怕坏了国公夫人一世清名,不得不首言。”
黛玉拉了拉夭夭的衣袖,轻声道:“姑姑,莫要动气。”
夭夭握住黛玉的手,假装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今日看在老太太和夫人的面上,我暂且饶过他。但若是日后再敢轻薄我侄女,休怪我不客气!”
贾宝玉涨红着脸,嗫嚅着退到一旁。
贾母望着夭夭,心中百味杂陈 —— 当年那个小姑娘,如今字字句句都带着皇家威压,纵是她这老封君,也不得不小心应对。
狗改不了吃屎说的就是贾宝玉,呸呸呸……和黛玉没关系哈!!
没过一会儿贾宝玉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
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夭夭安抚着黛玉,:“不要怕,看这疯小子如何发疯的。”
黛玉点头捂嘴偷笑,有姑姑在她才不怕,只是没想到外祖母给母亲的信,把贾宝玉写的如此夸大其词。
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
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在扬州,舍不得你妹妹,无法,遂将她的玉留下了:一则尽你妹妹孝心;二则你姑妈亦可全作见了女儿之意。”
“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她?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
说着,便想从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
夭夭给佟嬷嬷一个眼色,佟嬷嬷立刻抢先从荣国府丫鬟手里拿过玉。
“佟嬷嬷快帮忙把这块玉砸了,省的宝二爷下次发疯,吓坏本王妃侄女了。”
“国公夫人也是,何必强求孩子,宝二爷这玉都不愿意要了,扔了就是,算了,本王妃大人不记小人过,就好心帮个忙。”
至于为了向贾宝玉炫耀有玉,送一些珍贵的玉给贾家做礼物这事儿?
她林夭夭可不干,有那钱还不如给孩子他爹办实事儿用呢!!
王夫人一下就了,总怕这块玉真的被砸坏了,她本来就不满意黛玉许给宝玉,老祖宗非得撮合,现在好了,招来雍王妃这个煞星!!
“使不得!使不得!这块玉可不能砸啊!王妃您看在敏儿的份上放过这个孽障吧!!”贾母心都快出嗓子眼儿了,这上哪儿说理去?
“算了,嫂子这个旧人不如宝二爷讨国公夫人的欢心,如今也算帮嫂子还点生养之恩。”夭夭看着众人敢怒不敢言的表情真是爽极了。
“佟嬷嬷快把这块玉给疯二爷...不...是宝二爷,气的我话都说不清了。”
宝玉看事情如此发展,也不敢做妖了,偷偷的缩在母亲身后,感觉雍王妃看自己一眼,身上就满了刀子。
当下佟嬷嬷问黛玉之房舍,贾母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
宝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纱厨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出来闹的老祖宗不得安静。”
贾母想了一想,觉得这样更好培养两个玉儿感情,雍王妃在不满意,到时候孩子愿意,还能阻拦住孩子吗?说:“也罢了。”
每人一个奶娘并一个丫头照管,余者在外间上夜听唤。一面早有熙凤命人送了一顶藕合色花帐,并几件锦被缎褥之类。
夭夭看她们逐渐安排上了,站起身来,“可不敢麻烦你们荣国府了,非得让我们林家把黛玉送来,我林家人忍着离别之苦替母尽孝,如今看来这孝心还不如被狗吃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