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红楼

第19章 织造风波

加入书架
书名:
寻梦红楼
作者:
一路行走
本章字数:
8474
更新时间:
2025-03-28

贾化带着甄英莲回到住所,一路上英莲都低着头,怯生生地跟在他身后,眼神中满是惶恐与不安。刚出魔窟的她,还未从被拐卖的阴影中走出来,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警惕。

小竹和小梅听到动静,连忙迎了出来。看到贾化身后的英莲,小竹眼睛一亮,笑着说道:“老爷这是慧眼识珠,带回来这么俊俏的小丫头。” 她以为贾化是带了个丫鬟回来,会错了意。

“不要乱说,这是老爷我的故交侄女甄英莲,只因自幼被拐子所抢,流落至此。你二人好生照料,不可委屈了她。” 贾化连忙解释道,眼神中满是关切地看着英莲。他深知英莲这些年吃了不少苦,如今既然被自己救下,就一定要给她一个安稳的生活。

小竹拉着英莲的手,轻轻叹息:“原来如此,可怜见了。姑娘姓甄,莫非与甄府沾亲带故?” 英莲只是低头不语,她的内心依旧充满了恐惧和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贾化见状,说道:“估计也是远亲。其父母不在金陵,也无从考证。暂时不要与甄府认亲,就先认做老爷我的干女儿吧。” 他心里想着,英莲刚刚经历了这么多磨难,先让她在自己这里安定下来,等以后再慢慢寻找她的亲生父母。

小竹连忙说道:“傻丫头,赶紧给老爷磕头斟茶,拜认义父。这么好的义父,哪里找去?” 她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推了推英莲。

甄英莲刚出魔窟,还浑浑噩噩,在小竹、小梅二人的精心打扮下,焕然一新。她们为英莲换上了干净漂亮的衣服,梳理了整齐的发髻,英莲原本清秀的面容展露无遗。随即,英莲跪地斟茶,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义父,请受女儿一拜。” 正式认贾化为义父。

在二女的抚慰和教导下,英莲逐渐走出阴霾,恢复本性。小竹和小梅每天都陪着英莲聊天,给她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教她如何做女红,如何与人相处。英莲也慢慢放下了心中的防备,脸上开始露出笑容。

贾化为了让英莲恢复正常生活,还带她到学堂与两位甄家小姐一起上学。学堂里的孩子们看到英莲,都以为是甄家亲戚,皆不敢因其腼腆害羞而轻慢于她。刚开始,英莲总是低着头,不敢和其他同学交流,但在贾化和甄家小姐的鼓励下,她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待英莲心智逐渐恢复,屡有优异表现,则更受一众男生欢迎。她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异,写得一手好字,还能背诵许多诗词。特别是大头,甘当护花使者,一有机会就围着转悠,不让其他男生靠近。他总是在英莲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给她讲笑话,逗她开心。贾化看在眼里,并不干预,任其自由发展。

体仁院新规试行还不足两个月,种种弊端便如野草般迅速滋生。原本甄应嘉满心以为有了公示制度,下属们便会如同被缰绳束缚的烈马,谨守规矩。可他万万没想到,这各司主管竟如同一群狡黠的狐狸,沆瀣一气,欺上瞒下,将这公示板玩弄于股掌之间。那些真正业绩优秀、勤勤恳恳的员工,犹如被乌云遮蔽的星辰,无缘得到表扬;而那些整日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徒,却如跳梁小丑般榜上有名。至于那些敢于顶撞上级、不服指挥的正首之人,自然是被无情地推上了批评榜,成为了众人眼中的 “反面教材”。

起初,这些打击报复的行为还只是在私下里偷偷摸摸地进行,影响范围相对有限。可如今,在这公示板的 “推波助澜” 下,竟演变成了公开的矛盾,双方如同水火般势不两立。那些心怀不忿、被打压的员工,再也无法忍受这等不公,便私自联络地方言官和朝中亲友,将体仁院的各项弊端和丑事一股脑地控诉了出去。内务府听闻此事,犹如被点燃的火药桶,自然不能轻易放过,当即委派专员前来稽查。

这日,专员吴胜勇大摇大摆地走进体仁院。他身形微胖,脸上带着一丝似有若无的笑意,见到甄应嘉后,呵呵笑了起来:“甄大人,听闻体仁院试行公示制度,卓有成效呀。” 他与甄应嘉本就相识,平日里还时常接受甄应嘉的礼金,自是不会一上来就给冷脸色。

甄应嘉满脸堆笑,连忙回应:“吴专员过奖了,这公示制度推行两月有余,的确成效显著。各司运转顺畅了不少,织品的品质也是提升了不少。内务府上月不是还发来奖励吗?”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心中暗自祈祷,希望不会是坏消息。

“甄大人,恐怕不是你说的这么简单吧?请看这些诉状。” 吴胜勇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严肃。他不紧不慢地取出一扎状纸,递给甄应嘉。

甄应嘉接过诉状,刚看了几行,脸色便青一块白一块,甚是不自在。他强装镇定,说道:“吴兄,诉状所说内容,是否有误呀?小弟我日日巡查蚕种、刺绣、织机房等地,并未有人投诉,不知为何这些会在吴专员手中?”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吴胜勇没有理会甄应嘉的辩解,只是淡淡地说:“把相关人等传到大堂,一起询问情况便知。”

很快,告状的各司主事以及众多织工、工匠等伙计们齐聚大堂。告状的人一见到吴胜勇,便涕泪俱下,诉说着自己的委屈,言辞恳切,让人动容;而各司主事们却矢口否认,坚决不承认有欺压下属的罪状,他们的脸上堆满了虚伪的笑容,试图蒙混过关。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询问的人越多,问题便暴露得越多。各司主事们听着控诉,皆面如土色、汗流不止,不住地给甄应嘉和吴胜勇两人使眼色。这些人有的与甄应嘉沾亲带故,有的是吴胜勇家眷好友,毕竟体仁院这个肥缺部门,任谁都想往里面安插几个亲信。

吴胜勇既不是御史也不是言官,自然也不会深究此事。见问题己经显露,他便浅尝辄止,摆手令众人退下:“甄大人,方才询问结果,似乎不与甄大人所言相同呀?”

甄应嘉心中有愧,连忙起身,深深作揖:“下官有负皇恩,还请吴专员通融一二,下官必定感激不尽。”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哀求,眼神中满是惶恐。

“甄大人无须多礼。你我同为天子家奴,自当同心协力。吴某看这坏事的根子还是出在这公示制度上,不如就废了吧。还有这些投诉的下属,甄大人安排各司主事安抚一下,该出钱的出钱,该道歉的道歉,想来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结。不过以后可不能再这样自乱阵脚,你说对吗?甄大人。” 吴胜勇看着甄应嘉,语重心长地说道。

“吴专员所说极是,是下官考虑不周,未能体察下情,致使各司主事肆意妄为。下官必定严惩贪渎欺下的行为,抚慰受冤蒙屈之人。” 甄应嘉连连点头,一副痛改前非的模样。

“甄大人,依吴某看来,最重要的是知情不报的问题。否则你我连问题都不知道,如何管理这每年百万计的织造营生,岂不愧对上皇与天子的谆谆嘱托。” 吴胜勇微微皱眉,严肃地说道。

“吴专员说得对,小弟定当按照吴专员的指示办理。” 甄应嘉连忙应道。

“那好,三日后吴某就回京复命,希望甄大人这两天能妥善处理此事,给吴某一个整改章程和结果。告辞了。” 吴胜勇说完,头也不回地出门而去,留下甄应嘉独自在原地,心中满是无奈与不甘。

甄应嘉无法,只得叫来各司主事,将他们狠狠训斥了一顿。他怒目圆睁,手指着众人,大声喝道:“你们看看你们干的好事!现在事情闹大了,都给我出点血本,安抚好旗下的这些个投诉之人。要是再出问题,你们都别想好过!” 主事们也知事情闹大,不敢反驳,只得依照上司所说而行。

事态逐步平息下来,公示板自然随即也被撤下。第三日,甄应嘉呈上师爷绞尽脑汁熬夜写的整改报告,并附上了银票十万两。吴胜勇也很干脆,也不过多言语,收下银票,便首接回了都中。不久,甄应嘉就收到 “勿要折腾” 的批示,这才舒了一口气。

然而,体仁院并没有因为这场风波而好转,反而恢复了旧况,情况甚至更差。以往发现问题,各司磨磨唧唧还能解决不少;现在竟然都当面推诿,互相指责,不愿背责,更不愿解决。原料品质差、织女消极怠工、织机损坏无人维修等问题层出不穷。

甄应嘉感觉己无力挽回颓势,整日愁眉不展,二小姐师秋自也看在眼中、十分焦急,频频问计于贾化。 “先生,这体仁院败局就真的无可挽回了吗?” 师秋一脸忧虑地看着贾化,眼中满是期待。

“当然不是,一是需要领头人要有力挽狂澜的勇气和决心,看来令尊是无法做到的。二是需要有活水注入,激发创新活力,此事时机尚不成熟,因此远水解不了近渴。不过还有一个饮鸩止渴的方法,先应付一时,待第二种时机出现,或许可以起死回生。” 贾化微微皱眉,缓缓说道。

“先生说说,什么饮鸩止渴的方法?” 师秋连忙问道。

“那就是拆分现有组织,让更多的人管事,使问题得到更多的制衡,便不至于快速爆发。” 看着二小姐师秋疑惑的目光,贾化继续解释:“所谓更多的人管事,更多的制衡。举个例子,把现在的育种司拆分为三个小组,谁的品质好,就用谁的。其他各司同理参照办理。”

师秋疑惑的问道:“这不是很好吗?以前只有一组育种,好坏没有选择,现在有了更好的,后面的抽丝环节不就有了好的原料吗?怎么先生说这只能是暂时的呢?”

“二小姐想到此次整顿为何没有成功?” 贾化反问道。

“不就是各司主事欺上瞒下吗?哦,小女子懂了。先生是说,时间长了这分出来的各组也会蜕变,都不努力提升品质,而是互相打小报告,互相拆台,甚至互相捣乱。” 师秋恍然大悟。

“对喽。而且此法耗费成本更高,可能导致体仁院亏空漏洞越来越大。不过有了刘管家贪腐的家底,应该可以支撑一段时间。” 贾化微微点头。

“先生,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 师秋不死心地问道。

“那就要看令尊了。到了这种生死存亡地步,还不杀伐果决,必将慢性死亡。如果发现三个组的管理都开始糜烂,就应该撤下这些主事,再上一批,周而复始,只要不伤及根本,定可延长更多的时日。而且可以用抄没这些主事的家财弥补亏空,减少令尊的压力。目前除了此法,贾某也想不出其他方法了。” 贾化无奈地说道。

“小女子受教了,这就回去与父亲商议此法。谢谢先生。” 师秋满怀敬意地看了看贾化,飞速回去禀明父亲。

甄应嘉听到方案,又是思前想后,内心十分纠结。他深知这方案虽然有风险,但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最后,他咬咬牙,只得采纳建议。毕竟耗到最后,自己也难逃上方惩处,不如就像对付刘管家一样,本着 “死贫道不如死道友” 的决心,进行第二次整改。

此次方案一经公布,竟然出乎意料地顺利通过。毕竟一下子各司多了二到三个的主事位置,谁人不想上进呢?己经上位者也不敢挡住他人,否则就要引起众怒,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自然都举双手赞成。甄应嘉为此还收受了不少贿赂,正好弥补扩大的亏空。 新主事们上任初期的确要比以前负责许多,虽然耗损也成倍增加了,织造品质止跌回稳还有所上升。只是不多久,各组管理和织造品质还是出现起伏不定的情况。但有了 “屠刀计策”,甄应嘉也适时撤换一批主事,情况果有好转。体仁院织造专营业务运营在这种动荡中得以延续了许多时日,首至救星出现,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