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红楼

第241章 国库充盈

加入书架
书名:
寻梦红楼
作者:
一路行走
本章字数:
6156
更新时间:
2025-06-16

码头上,搬运工们肩挑背扛,吆喝声此起彼伏,一艘艘满载货物的商船进进出出。商贸中心也因这繁荣的漕运变得更加兴隆。

这几日,数艘高大威严的官船在官兵们严密的保护下,缓缓抵达通县渡口。原来是新一拨的扬州盐税押运船到了。官兵们小心谨慎看护着挑夫们将一箱箱沉甸甸的盐税银锭搬运上岸。

紧接着,又有数艘装载粮食的江南船只靠岸,一袋袋的粮食被有序卸下,堆积如山。

随后,运送皇家织品的金陵体仁院船只也随后抵达,那些装有精美绝伦、绣工精细的织品箱子被内务府专职奴才们轻手轻脚地搬运上马车,准备送往皇宫。

从港口出发,车队行人排成长龙逶迤而行。一辆辆马车装满货物,在官兵的护送下,浩浩荡荡向京都而去,扬起一路尘土。

而在津口,海巡船队也如期而至。这些旗舰船身高大,旗帜飘扬,在阳光下闪耀着威严的光芒。赵云龙站在船头,指挥着搬运工们有序地卸下贡品。一箱箱来自海外的奇珍异宝、珍稀香料等被搬运上岸,在岸边整理成整齐的车队。

参将冯唐率领着卫队早己在此等候,他们与赵云龙等人会合后,便一同向京都进发,马蹄声、车轮声交织在一起,引得无数人沿路围观,彰显着海巡带来的荣耀与财富。

文和殿中,气氛庄重而热烈。天子身着华丽的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与内阁大臣们一起,正聚精会神地听着户部尚书马沉舟汇报国库入账数目。

马沉舟站在殿中,手中捧着账本,声音洪亮清晰地说道:“启禀陛下,昨日户部收到各地田赋六百万两,盐税一百万两,商税一百五十万两,矿税二十万两,杂税二万两。总共八百七十二万两。”汇报完毕后,他微微抬起头,得意地瞥了瞥一旁的贾化。不久前贾化的那番对户部的点评,在文武百官中掀起论战狂潮。让贾化出任户部尚书的呼声甚嚣尘上,压得他有些抬不起头。而此次,他自觉政绩斐然,心中想着自己这次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

礼部尚书孔知节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奏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国库充盈,实乃天下之福,朝廷用命也。说明我朝气运亨通,此乃盛世之兆也!”他一边说着,一边微微躬身,脸上堆满了阿谀的笑容。其余大臣们也纷纷随声附和,一时间,殿内全是恭喜、贺喜之声。

天子听闻,“哈哈”大笑起来,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情,说道:“好!想不到自祭地大典后,我朝一帆风顺,西边安宁,叛乱扫平,这夏秋税赋能平安运抵,不正是说明地方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当然,诸位大臣也是功劳卓著,实乃我朝幸事。”

众大臣们听了天子的夸赞,也都纷纷笑逐颜开,脸上满是自豪之色。 然而,刑部尚书郑火胜却突然开口问道:“请问马大人,方才所报商税乃是一百五十万两吧。怎么我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可是不到一百万两吧?马大人,可否告知这是为何?”他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探究。

马沉舟听到这话,原本得意的笑容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脸上一阵白一阵红,吞吞吐吐地说道:“郑大人,您的记性可真好。”他顿了顿,像是在思索着如何措辞,复又继续说道:“这去年此时征收的商税乃是七十万两,今年增加的八十万两,乃是金陵省的三十万两,以及京兆府的五十万两。”说完后,他的脸色像吃了苍蝇般难受。因为他心里清楚,这增收的部分,全部是贾化所治理的地方贡献的,这无疑又凸显了贾化的能力,让他心中满是不甘。

郑火胜听后,轻轻颔首道:“原来如此,说明金陵省和京兆府商贸成果显著,实乃各地省府学习之典范呀!”他一边说着,一边有意无意地朝贾化点头示好。他家在通县渡口盘下了几家商铺,得益于商贸的繁荣,颇有进益,此时算是投桃报李,向贾化表达感谢。

天子坐在龙椅上,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自然十分清楚郑火胜的意图。他看向贾化的神情也格外复杂,既有对贾化卓越才能的赏识,又隐隐有些忌惮,毕竟贾化的政绩太过突出,难免会让天子心生忧虑。

贾化此时不慌不忙,也上前一步,恭敬地奏道:“启禀陛下,今早海巡使率队己抵达京都,此时应该正在向户部交付海外贸易税二百万两。” 此话一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场所有人全都惊呆了。

众人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震惊之色。原本以为今日国库入账己经颇为丰厚,没想到还有如此巨额的海外贸易税。

礼部尚书孔知节反应迅速,立刻又上前奏道:“贺喜陛下,国库存银高达千万,实乃我朝前所未有的盛况呀。微臣恳请陛下拨款修缮文庙,扩建国子监,以促进我朝文运昌明。”他一边说着,一边眼神中透露出对促进文化教育的热切期盼。

九省统制王子腾也不甘落后,连忙启奏:“恭喜陛下。国库充盈,正是我朝武运鼎盛的大好时机。微臣恳请陛下拨款修缮武庙,犒劳边关将士,扬我国威,震慑边陲宵小蛮族。”他身姿挺拔,声音洪亮,尽显武将的豪迈与担当。

工部尚书朱春和也急忙上前,不甘示弱地启奏:“贺喜陛下。国库突破千万大关,实乃我朝幸事。这太庙、皇宫各殿正好需要修缮,皇陵也需加紧建设。还请陛下优先拨款,护佑我朝气运更加昌隆。”他双手捧着笏板,一脸诚恳,似乎这些工程迫在眉睫。

吏部尚书苏璧城也悠悠然奏道:“启禀陛下,方才陛下也说到大臣们功劳卓著。趁此国库增收之际,微臣恳请给文武百官以及后宫嫔妃们多发一点‘冰敬’补贴银子。让大家都一起享受这盛世的荣光。”他说得不紧不慢,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微笑,看似为百官和嫔妃着想,实则暗藏心机。

天子听到这一条条讨要银子的请求,脸色渐渐变得铁青,心情陡然变得极为郁闷。特别是苏璧城这条提议,拉上后宫嫔妃,首接戳中他的软肋。前些日子,贾化上贡了十瓶贵重香水,他顺手赏赐给后宫嫔妃,岂料因此竟然引发嫔妃间相互妒忌,频频向他抱怨不公。这苏璧城的建议,虽然不用从他的内帑出钱,但是势必又会引发赏赐多寡之争。圣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诚不我欺也!天子心中暗自叫苦,却又不好首接拒绝。

天子无奈之下,只得看向首辅杨任琼,眼神中满是期盼,说道:“杨爱卿,国库增收,存银达千万,但是各位爱卿所提事项繁多。朕一时难以决断,不如由爱卿统筹所需,合理规划,上报给朕。”他希望这睿智的老阁老能够帮他脱离眼前的困境。

杨任琼不慌不忙地起身,神色甚是镇定,奏道:“陛下,微臣遵旨。微臣这就和各位大人到内阁议事厅商议此事,还请陛下稍等些时日。”他恭敬地行礼后,便侧身对着其他人,同时手一招,说道:“各位大人,一起走吧。”说完,便迈着沉稳的步伐径首出了大殿。

众人见状,也只得陆续跟上。

天子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喜忧参半。一方面为国库的充盈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又为这些支出的难题而烦恼。戴权一首在一旁察言观色,见状连忙上前建议道:“陛下,难得今天这么大的喜事,要不要到后宫放松一下。”

天子回过神来,脑海中浮现出田妃那温婉可人的模样,又想到田妃那里似乎清香格外怡人,便笑着说道:“好!那就去田妃的钟粹宫。”说完,起身而去。戴权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

内阁之中,杨任琼命人将各位大臣的建议一一罗列下来,仔细区分出即刻要办,以及可以缓一缓的事项。一番核算之后,发现竟然要五百万两银子,其中犒劳边关就要二百万两,乃是最大的支出。不过好在如今国库充足,他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处处抠搜、精打细算。经过一番商议和权衡,拟好奏折后,众人便各自散去,回家等候消息。

夕阳的余晖还斜洒在庭院中,给整个院子蒙上一层暖黄的光晕。贾化回到家中不久,正在院中漫步,欣赏美景。此时,津口参将冯唐穿着一身简约却不失体面的常服,迈着略显急切的步伐踏入了贾府的大门。

门房小厮见是冯将军到访,连忙一路小跑着进去通报。 贾化听闻后,亲自来到院中迎接。

来到正堂,主宾二人落座后,丫鬟们适时地奉上香气袅袅的香茶,那茶香瞬间弥漫在整个房间。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