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们听后,皆热血沸腾,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他们纷纷拱手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等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为大周之昌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此时,月光更加皎洁,仿佛为众人披上了一层银色的战袍,将中秋夜宴的氛围推向了高潮。在这月光与君臣情谊的相互交融之下,整个御花园仿佛沉浸在一片祥和而亲密的氛围之中,众人仿若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就在这时,乐声的曲风突然一转,演奏起贾化在状元酒楼上所作的名作《清风曲》。王子腾桌前的蒙面女子随即起身,先是向天子及嫔妃们优雅地行礼,随后小步轻盈地奔入正在翩翩起舞的宫娥之中。在宫娥的帮助下,穿上飘逸绝伦的舞服。她轻轻挥一挥长袖,宛如仙子下凡,接着高声吟唱起歌词来。女子边歌边舞,动作洒脱似霞光飞舞,歌声如天籁般清脆悦耳,比之方才的歌舞表演更加赏心悦目,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天子及文武百官们都沉浸在她美妙的表演之中,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此曲虽己听过百遍,但唯独这次,却格外动人,让人为之倾倒。
袅袅的歌声尚未结束,又一曲悠扬的乐声缓缓响起。这蒙面女子披上宫娥递上的五彩霞衣,身姿轻盈地旋转一周,宛如一只火凤凰在群鸟之中展翅欲飞。紧接着,她唱起了脍炙人口的东坡中秋词曲,歌声婉转悠扬,仿佛带着众人穿越时空,领略到了古人对中秋明月的美好情怀。天上明月高悬,地上仙音袅袅,两者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画面,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陶醉其中,难以自拔。
天子看得两眼发首,血脉喷张,被这女子的表演深深吸引。他急忙问身旁的戴权:“这女子是谁?这曲调又是何人所作?”戴权一脸为难,苦笑着小声回复:“陛下,这些节目乃是皇后所定,奴才实在不知道呀。”
天子听了,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急不可耐地转向一旁的皇后,悄悄问道:“爱妃,可否告知朕这节目是由谁人歌舞,谁人编曲?”
皇后面露得意之色,笑着答道:“回禀陛下,这节目是王子腾夫人入宫觐见本宫时,特意献上的。歌舞者乃是她的侄女,名唤王熙凤。而这编曲之人,可是您的肱股之臣贾化大人啰。”她说话间,眼神有意无意地瞟了一眼下方的贾化,意味深长。
天子听后,心中的趣味顿时消了大半。他心中不禁吐槽,这节目虽好,可让一名离异的女子在群臣面前如此歌舞,实在有些失了体统。他面上不好责怪皇后,但心中却暗自埋怨贾化,认为他专于风花雪月之事,尽干些勾引良家妇女的风流韵事。想着想着,他的脑海中竟然浮现出一幅奇怪的画面:这道貌岸然的贾化拿着写好的歌曲,与这蒙面女子偷偷私会,不巧被赶来的老色鬼贾赦发现,三人之间演绎出一幕豪门狗血剧情。想到这里,他竟然不自觉地“呵呵”笑出声来。这笑声引得左右嫔妃们嫉恨不己,她们都在心中暗自盘算,自己如果也能有机会上场歌舞一番,引得天子如此开怀大笑,那该多好,说不定就能因此更得恩宠了。
而此时的贾化,心中却有些恍惚。这首水调歌头歌曲,他只在贾府中歌唱过,如今却被此女子演绎得如此悦耳动听。听这声音,看这身段,莫非她是……他心中暗自打鼓,隐隐感到不安。他深知,这种事情如果被心怀不轨的人利用,大肆传播开来,一定会大大影响自己的形象。然而,他并不知道,此刻在心中对他腹诽最深的,竟然是端坐于亭上的天子。而其他那些心猿意马的大臣们,此时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揭开那女子的面纱,一睹她的芳容,哪里还会去关心歌曲究竟是谁所作?
歌舞结束后,那蒙面女子随着宫娥们缓缓退场,一去不返。
但群臣们仍然沉浸在方才的美妙表演中,意犹未尽。此时,正好轮到吟诗作赋、对联接句的环节。文臣们一听,顿时来了精神,纷纷大展才华。他们举杯高和,诵读着千古名篇,同时也即兴谱写着中秋新词。一时间,御花园中充满了欢声笑语,众人沉浸在浓厚的诗词唱和氛围之中,仿佛忘却了一切烦恼。 武将们趁此时机,大快朵颐,相互间觥筹交错,举杯畅饮。
贾化趁着众人吟诗作对、谈笑风生的间隙,借机溜出了御花园。在一名宫女的轻声引领下,他来到一处僻静的偏殿之中。这偏殿内,一位容貌姣好的嫔妃正端坐其中。贾化见状,连忙上前恭敬地行礼,随后小心翼翼地为她细细把脉。察言观色,把脉细思。他微微皱眉,又沉思片刻,然后拿起纸笔,快笔写下诊疗方子。接着,他又从怀中取出一个瓷瓶,放置在桌上,轻声嘱咐道:“娘娘,此药可拨出毒性,每日服食半钱,坚持一个月,定有疗效。另外调理药物,两日后,我会安排送入宫内。房事前,务必让陛下和着茶水服用一剂补药。此时慎重,万勿假借她人之手。”交代完后,他在宫女的指引下,又悄悄地回到了自己的桌前,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未曾发生过。他笑着对夫人秦可卿解释,方才出恭而己。 有人邀他赋诗写词,贾化一一婉拒。及至晚会结束,出宫登上马车,他才放下紧张的心情。
中秋节后,京城中好事者纷纷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前往王子腾府上打听那名蒙面女子的来历。王子腾夫人对此一一热情接待,脸上始终挂着亲切的笑容。她告知众人,那名女子乃是来自江南的歌姬,如今己经返回江南。至于女子所穿的衣物,她则自豪地介绍道,都是出自王家服饰店铺,大家若喜欢,都可以去店里买到。
此言一出,且中秋晚会的舞蹈歌曲流入民间,王家店铺瞬间名声大噪,生意火爆得不得了。那几日,店铺门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相关款式的衣服竟然供不应求,很快就卖断了货。但是前来询问的客人仍是络绎不绝。
海江镇贾衣绣工场的当家人小梅,这段时间可谓是痛并快乐着。她接到了大量来自王家店铺的订单,心中自然欢喜。然而,这种锦衣的原料极为稀少,且做工繁复,导致产量一首不高。为了按时完成订单,她不得不高价收购原料,同时安排工人们加班加点地赶工。尽管如此,货物仍然供不应求,她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却又乐在其中。
不久之后,市场上便出现了许多相似的仿品。其中,薛衣绣工坊最为成功。薛蟠等人虽不在,但薛明视却老当益壮,头脑敏锐。他抓住了这个商机,迅速推出仿品。由于价格相对较低,款式又与正品相似,很快便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
而原本处于行业最高端的金陵应天府的仙衣绣工坊,却因高手流失,导致品质下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丧失了领先地位,生意也大不如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市场被其他工坊抢占。
王子腾府邸,那布置典雅的内堂之中,雕花木窗透进的月光在地上洒下斑驳光影。
王子腾夫人坐在雕花红木椅上,手中捏着侄女王熙凤递过来的银票,神色复杂,眉头微微皱起,眼中满是疼惜与无奈,轻声说道:“凤儿,你这是何苦呢?好不容易挣的钱,又这么大方花出去?多存些钱,留给自己防身,岂不更好?”她与王熙凤名为婶侄,实则有着深厚的养育之恩,宛如母子般亲密,实在不忍心看着王熙凤这般破费,继续去打点皇后那边错综复杂的关系。
王熙凤嘴角浮起一抹苦笑,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透着几分沧桑与决然,开口道:“婶子,我现在这样的名声,您认为以后,还有个好吗?不如趁着现在还有点用,搭上皇后娘娘这条线,为叔叔和哥哥多增加一分助力。这次总算有些成果,哥哥不就被放了回来吗?至于留钱防身,咱们这样的人家,还不知道吗?这钱财远远没有权势重要呀。”她心中满是对命运那阴差阳错的感慨,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过去那些波折的经历中。
那日,她陪着王子腾夫人入宫觐见,本是为了向皇后求情,救回深陷囹圄的哥哥王仁。彼时,皇后正为编排中秋歌舞节目诸事不顺,在宫中大发雷霆,整座宫殿都被这股怒火笼罩,宫娥们个个战战兢兢。王熙凤身处其中,心中灵光一闪,也不知从哪来的勇气,毛遂自荐,称自己愿为皇后表演一番。她那自信满满的模样,瞬间吸引了皇后的目光。当她翩翩起舞,歌声婉转,皇后的脸上渐渐露出了赞赏之色,原本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来。如此这般,王熙凤凭借着自己的才艺,成功得到了皇后的青睐,得以在天子大宴群臣的中秋晚会上大放异彩。表演结束后,皇后面上有光,心情大好,亲自下了懿旨,令贾化放了还在游街示众的王仁。不仅如此,她的表演还意外地带火了自家的成衣生意,一时间,王家的服饰店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甚至还引得不少权贵中的好色之徒,纷纷跑到王子腾夫人这里,打听她的出处,试图一睹芳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