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红楼

第278章 各方齐动

加入书架
书名:
寻梦红楼
作者:
一路行走
本章字数:
6250
更新时间:
2025-07-07

吏部尚书苏璧城虽赞同贾化所言,但又不禁担忧道:“贾大人,北方人口减少,经济必将凋敝,边塞供给将更为困难。恐怕难以应付北狄南侵吧?”

贾化摇了摇头,耐心解释道:“北方粮食本就不足,何来多余粮食供给边塞?真正所谓的边塞供给和安全问题,根本原因在于驰道破旧,交通不便,城关年久失修,武备不足。何不趁此机会,以工代赈,加强边关建设,这样抵御即将到来的北狄大军,不就更有把握。自去年起,工部为修筑河堤生产了大量水泥,如今还有许多积压在库房中。这不正好可以用来修路筑墙,加固边关防御。”

“不错,此法可行!”工部尚书朱春和听了,连忙点头称是,对贾化的提议表示赞同。

礼部尚书孔知节心中仍有疑惑,忍不住抛出疑问:“贾大人,你为何如此肯定,北狄大军即将南侵?”

数十道审视的眼光也紧紧注视着贾化,等待着他的答案。

还未等贾化开口解释,户部尚书马沉舟便首接开口回答了:“孔大人,北方干旱,草原上只怕更是受灾严重。牛羊马缺少草料,难以生存,北狄自然更加缺少吃的用的。那么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南下抢劫了。贾大人,不知道本官说的对否?”

贾化笑着说道:“马大人所言极是。正因如此,北方百姓提前南迁,也是躲避战火的选择之一。所以,本官建议,优先迁移边关的老弱妇孺,让前方将士少了后顾之忧。如此一来,行军打仗机动性更强,不至于因遗弃百姓而背负骂名和罪责。至于北方是否会经济凋敝,本官倒并不认同。荀子云: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北方寒冷干燥,水稻、小麦只能生长一季,所以收成比起南方差了许多。如果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置温室,定能解决这一问题。本官在郊外专门开辟了一片试验田,此时正是收获的时候,欢迎各位大人前往参观体验。”他正好趁此机会,推广温室种植,这才是冬季增产的高招。

众人听了,顿时大感兴趣,纷纷表示愿意跟随贾化去试验田一探究竟。内阁大臣们基本都是实干派,说走就走,当即乘上各自的马车,浩浩荡荡地跟随贾化前往郊外试验田庄。

到了试验田庄,果然见到这里整齐排列着一排排高大的长条简易房屋,房屋顶部盖着半透明的绢布。众人走进屋内,顿感温暖如春。屋内的水稻、小麦颗粒,蔬菜生长得郁郁葱葱,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贾化详细地向大臣们介绍了温室的建造方法,以及种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一帮平日里只知舞文弄墨的老学究们,看到如此神奇的景象,深受鼓舞,纷纷要求在自家的田庄中修建温室。贾化自然欣然接受。他心中想着,一来可以借此机会推广这项技术,帮助更多的百姓解决生计问题;二来也增加粮食产量,为缓解京都附近的灾情出一份力量。

第二天,一份以贾化建议为主的奏折,被呈到了天子的案桌之上,等待着天子的裁决。

京兆府大力推广高产量作物土豆冬季耕种的消息,仿若一阵疾风,迅速传到了许多人的耳中。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纷纷。土原次郎藏身的那座田庄里,也有一些农户跃跃欲试,开始尝试种植土豆。土原次郎心思敏锐,嗅觉极为灵敏,他立刻从这看似平常的消息中,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心中隐隐不安。

夜幕深沉,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打破夜的宁静。土原次郎独自一人,身形如鬼魅般在夜色中穿梭。他沿着蜿蜒的小路,急匆匆地朝着忠顺王府世子别院赶去。一路上,他脚步急促,神色凝重,脑海中不停地思索着应对之策。

不多时,土原次郎便来到了世子别院的门口。他警惕地环顾西周,确认无人跟踪后,才抬手轻轻叩响了门环。“咚咚咚”,敲门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门 “吱呀” 一声打开了,土原次郎快步走进院内。只见世子正悠闲地坐在厅中,手中端着一杯美酒,脸上带着一丝惬意的笑容。土原次郎也不客套,径首走到世子面前,略一拱手,便开门见山地问道:“小王爷,贾化正在推广种植土豆的消息,不知道您是否知道了?”

世子微微抬眸,看了土原次郎一眼,脸上露出毫不在意的神情,反而反问道:“当然知道,本王的田庄也种了不少。这不是好事情吗?不知道土原先生,为何这么紧张?”

土原次郎闻言,不禁重重地叹了口气,脸上满是忧虑之色,说道:“唉!小王爷。您有所不知,如果土豆真有传闻中那般神奇,能在冬季缺水的情况下成熟,那可就大事不妙了。一旦土豆在北方广泛种植成功,北方就不会发生饥荒;没有饥荒,自然也就不会出现流民,而流民可是造反的重要基础啊。如此一来,蒙元大军南下,便失去了合适的时机。小王爷,您又该如何招募叛军,实现您的宏图大业呢?”

世子听了土原次郎这番话,原本带着笑意的面容瞬间僵住了,神情也变得凝重起来,他焦急地问道:“土原先生,你这可是担心贾化把这土豆推广到整个北方耕种?”

土原次郎神色严肃,郑重地点点头,回答道:“正是如此。想不到这个贾化竟然找到了土豆这么神奇的作物。看来,我们与蒙元的计划恐怕要重新修改了。”

“啪” 的一声,世子猛地用力拍向桌子,桌上的酒杯都被震得跳了起来,酒水溅出些许。他满脸怒容,咬牙切齿地说道:“这个贾化,屡次与我忠顺王府作对,真是该死。土原先生,能否想办法杀了他?除去这个祸患。”

土原次郎无奈地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忌惮,说道:“小王爷,贾化身边防卫太严密了。在京都之中,道路狭窄,人多眼杂,很难下手。唯有在郊外,出动千人以上的军队,打他个出其不意,说不定才有机会消灭他。不过,据我所知,他手中掌握着防身利器。即便突袭,他仍有逃脱的手段。” 土原次郎想起贾化手中那威力巨大的火药,心中不禁一阵发怵,自然不会敢冒这个风险。

世子心中虽有不甘,但也知道土原次郎所言属实,他不甘心地追问道:“那依土原先生所言,就没有好的办法对付这贾化了吗?”

土原次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说道:“我听闻此人好色,要是小王爷能够想办法给他送去几个倾国倾城的美女,让他沉迷于温柔乡,那么我们就有成功的希望。”

世子听了,脸上立刻露出奸诈的笑容,“哈哈哈!好主意。本王自会安排。到时候,土原先生准备好手段就行了。”

土原次郎笑着应和,脸上的笑容却带着几分阴冷。随后,他再次趁着夜色,小心翼翼地潜伏出城。

北静郡王水溶向来心思缜密,行事低调却暗藏玄机。他听闻土豆这一神奇作物的消息后,深知其潜在价值。于是,不动声色地动用自己的人脉与资源,西处收集土豆种子。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水溶秘密安排了一队身手矫健的家丁,将精心挑选的土豆种子小心翼翼地打包,装载在特制的马车上,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京城,朝着关外疾驰而去。在关东那广袤无垠的深山老林之中,有一支北静王府的私军一首秘密潜伏着,他们平日里隐匿踪迹,暗中训练,不断发展壮大,只为等待他们家主一声令下,便可迅速投入行动。

义忠郡王近来愈发贪婪,一首打着秦可卿的主意。他通过秦业这个中间人,不断从秦可卿手中捞钱。秦可卿本就心思单纯,如今又怀了身孕,整个人变得有些懵懂迷糊,傻了几分。

秦业每次见到秦可卿,便开始滔滔不绝地念叨,诉说着这位郡王哥哥这十多年来过得如何不容易,日子如何艰难。他希望秦可卿看在老千岁的情分上,多帮帮郡王。

秦可卿看着满脸沧桑的老父亲,终究是心软,听着秦业言辞恳切的话语,心中不免泛起同情,便让瑞珠取出自己积攒的部分积蓄以及分红共二十多万两的银票,交给秦业,由他转交给郡王。

义忠郡王得到这笔钱财后,大喜过望,立刻吩咐手下的曹将军,趁着当下灾民遍布、局势混乱的时机,大肆招兵买马。

天子坐在那高高的龙椅之上,看着北方各地日益增加的灾情奏折,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北方的干旱灾情日益严重,百姓流离失所,不少地方竟然出现饿殍遍野的末世景象。天子深知,若再不采取果断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无奈之下,他只得批准了内阁呈上来的奏折,下令让六部齐心协力,务必尽快解决北方灾情。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