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化微微皱眉,接过书信,心中涌起一丝疑惑。他缓缓打开信封,抽出信纸,只见信纸上的字迹工整却略显生疏,看了内容,果然说道这书信乃是娇杏托人所书。
他仔细阅读起来,这才知道,娇杏要守着祖业,说是实在不便过来相聚。书信中详细谈及因贾化起复,老家的知县和乡绅们纷纷上门,那些往日里避之不及的人,如今都带着讨好的笑容,送钱送物,甚至还归还了以前被发卖的田宅。家中祠堂正在重修扩建,这里里外外的事务繁杂琐碎,因为老家无亲友相助,只得娇杏自己一人操持。而且家中幼子才西岁,年纪尚小,长途远行多有不便。家中多招了些奴仆、丫鬟,也需要她亲自调教,方方面面的事情堆积如山,让她实在脱不开身。书信的最后,娇杏言辞恳切地请贾化照顾好自己,时常传送家书就好,字里行间满是对丈夫的关切与思念。
贾化读完书信,又仔细问了小五一路的见闻以及家中的实际情况。小五将自己所看到、听到的一一如实相告,贾化得知与书信所言不差,心中的担忧这才渐渐放下。祖业乃是根基所在,娇杏所为乃是大孝之举,他自然也是赞许的。而且,修缮祠堂,整顿家业,也是需要有人主持。
想到这些,贾化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夸奖了小五几句,赞扬他办事得力。随后,贾化从袖中掏出五十两的银票,递给小五,作为奖赏。随即吩咐他马上回工场继续接管生意,训练队伍。
贾化特意叮嘱小西、小五两人,以后每月都要提醒自己,按时向夫人送去书信及钱财,或派专人,或托镖局送达,务必保证万无一失。小西细心地把老爷的吩咐记录下来。小五则接过银子,满心欢喜地谢过贾化,转身离去,继续回去投身到他自己的三项大事中。
一月有余,阳光明媚的一天,甄封氏拉着英莲,两人神色略显拘谨地来见贾化。甄封氏微微欠身,语气诚恳地说道:“大人,妾身与英莲承蒙照料,真心感恩戴德。但是这样长期寄居府衙,多有不便。既影响大人办公,又打扰大人家居,心中实在不安。且一应花费,皆为大人所供,我母女二人心中惭愧不己。妾身身怀刺绣手艺,愿在附近租住,承接绣房活计,也好自给自足,又可常来拜见大人,如此一举两得,还望大人成全。”她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拉了拉英莲的小手。英莲也跟着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期待。
贾化见甄封氏言真意切,句句发自肺腑,心中很是感动。他自然应允了甄封氏的请求,随后便安排小西在附近寻觅合适的住处。小西办事得力,不多时便寻到一处独门独户的小宅院,宅院虽然不大,但干净整洁,周围环境清幽。
贾化选了一个吉日,带着一众下人,热热闹闹地助母女二人搬了进去。还贴心让石甘帮助找了一老叟看门,以保宅院安全;又选了一丫鬟照顾母女起居,让她们生活无忧。甄封氏母女感激涕零,对贾化更加感恩戴德,千恩万谢地送走了贾化一行人。
一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贾化的书房里。贾化正坐在书桌前,手中拿着织造外院送来的织品设计图案,仔细端详着。他眉头微皱,眼神专注,仿佛要从那一幅幅图案中找出什么玄机来。
这是,门外进来端来茶水的小竹,见贾化如此专注,忍不住笑道:“老爷,您今日怎么拿着女子织物,爱不释手呢?”小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脸上洋溢着俏皮的笑容。
另一边侍立的小梅见状,连忙走上前来解释:“老爷这是在挑毛病呢。织造府那边就要开始生产民品了,这些个是今天送来的织品样例,供老爷审查呢。”小梅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指了指那些图案。
“小竹,老爷我看这些织品,心中明知不妥,却苦于难以发现端倪,甚是苦恼。你还笑话老爷我,是否皮痒痒了?”贾化佯装生气,瞪了小竹一眼,语气中却带着一丝无奈。
“老爷,恕罪。这女子织物自然是女子最为清楚,小梅这针织高手都没有主意,那奴婢去找妙玉姐姐和翡翠姐姐前来,一起给您出主意。”小竹吐了吐舌头,连忙说道,说完便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快去快回。”贾化连忙出言催促,眼神中满是期待。
待小竹找来妙玉和翡翠二女,众人围坐在桌前,一起细细检查那些织品设计图案。妙玉率先拿起一幅图案,端详片刻后,无奈地摇了摇头,只得放弃:“老爷,要说穿衣打扮,这后院我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可这花饰图形,模样于我等常用的,无甚分别,我可就难辨其优劣。”妙玉一边说着,一边将图案放回桌上,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神情。
翡翠却若有所思,她拿起另一幅图案,仔细观察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老爷,妙玉姐姐说的不错。这些个花鸟鱼虫、云烟雾气与小梅姐姐平时制作的图案并无差异,即是雷同,便无新意,如何体现织造府织品的优点呢?且常人对织品质地也不甚了解,如图案也大同小异,那么这些民品生产出来恐怕也难有亮丽业绩。”翡翠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着图案上的花纹,分析得头头是道。
贾化听了,一拍桌子,高兴地蹦了起来,脸上满是兴奋的神情:“说得太好了,翡翠,你这话说到老爷我的心坎了。原来是这些图样与小梅制作的大同小异,自然感觉熟悉无比。正因如此,了无新意,难以勾起老爷我的购买欲望,这就是商家大忌‘没有卖点’呀。可这又如何改进呢?”贾化一边说着,一边来回踱步,眼神中满是思索。
小梅听了翡翠的话,也有所感悟,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既然与自己的作品类似,哪里还需要购买?自己制作不就可以了吗。
翡翠思索片刻,眉头紧锁,好似无解,摇了摇头,首接建议:“老爷,这个奴婢可就不懂了,要是以前的姐妹晴雯在就好了,她可是针织巧手,经她手的没有不说好看的。”翡翠一边说着,一边微微叹了口气,眼中满是对那个心灵手巧又刁蛮无理的晴雯的怀念。
贾化听了,心思微微动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说道:“哎呀,这远水不解近渴呀。这晴雯,总不能让她飞过来吧。”贾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眼神中也透露出一丝失望。
众人听了,也是再无他法,全都陷入苦思之中。房间里一片寂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打破这短暂的沉默。
说来也巧,就在这时,一阵轻轻的脚步声传来,只见甄封氏拉着英莲,两人面带微笑,步伐轻盈地前来见礼。她们刚踏入书房,便察觉到了屋内凝重的气氛,众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愁容。
甄封氏微微欠身,目光扫过桌上摆放的织品,轻声问道:“大人,这是发生何事了?看大家神色这般凝重。”英莲也好奇地张望着,眼神中透着一丝关切。
贾化见是甄封氏母女,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指了指桌上的织品,说道:“老嫂子,织造府准备生产民品,送来了这些织品样例,可我总觉得哪里不妥,却又说不上来。大家讨论许久,也没个结果。”
甄封氏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她走上前,轻轻拿起一幅织品,双手缓缓地在上面细细,那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在与织品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她微微低下头,眉头轻皱,仔细地观察着织品上的每一处花纹、每一道线条。屋内众人都安静下来,静静地看着甄封氏,仿佛都在期待着她能带来不一样的见解。
思索片刻后,甄封氏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贾化,说道:“大人,妾身心中有些想法,但是不善言辞,不如这些织品我先带回去斟酌一番,明日再回复大人。”她的声音清脆而沉稳,带着一丝自信。
贾化听了,心中一动。所谓隔行如隔山,众人之中也就甄封氏最擅长针织,她在这方面的经验和眼光,或许真能发现其中的问题。想到这里,贾化连忙点头,说道:“老嫂子所言极是,那就有劳你了。这些织品就带回去慢慢琢磨,我等明日静候你的高见。”贾化一边说着,一边微微欠身,以示感谢。
甄封氏微笑着点头,将那些织品小心翼翼地整理好,用一块干净的布包裹起来,抱在怀中。英莲也乖巧地跟在母亲身后,两人向众人微微行礼后,转身离去。阳光洒在她们的身上,映出温暖而柔和的光芒,仿佛给这场难题的破解带来了一丝希望。众人望着她们离去的背影,心中都隐隐期待着明天能有一个满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