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岁见冯立和薛万彻二人没有告老还乡的打算,便也收下了他们。
如此一来,他手下也算是有了两名拿得出手,且能够冲锋陷阵的猛将。
“行,你们都是勇猛之人,既然选择跟随我,那我也不会亏待了你们。”
“北衙禁军自成立至今,兵种混杂,基层军官众多,却无高级将领统率,掌管千人的中郎将便己是最高的官职。”
“这也导致一旦有事发生,北衙禁军无法立刻调动起来,或是被有心之人不断渗透的原因,不然也不至于发生昨日那般的惨案。”
“因此在陛下决心册封我为玄武上将时,我就和陛下提及过关于北衙禁军军制改革,加强统一的问题。”
“我准备将三万人的北衙禁军划分为六军,分别是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和左右神武军,羽林军和神武军为步兵军队,龙武军则是为骑兵军队。”
“六军以宿卫宫廷,拱卫皇权为己任,羽林军负责镇守玄武门及太极宫的安危,龙武军负责陛下的出巡护卫,神武军负责京师安危。”
“六军当中,每军五千人,设大将军一人,左右将军各一人,分别下辖三府和二府;府中设中郎将一人,左右中郎将各一人,分别下辖三个校尉团和两个校尉团。”
“此次军改,陛下己经应允,宰相府(三省)那边也通过,正在配合落实。”
“我打算提名你冯立为左羽林大将军,提名你薛万彻为左龙武大将军,不知你们二人意下如何?”
冯立和薛万彻二人对视一眼,一同回道:“谢上将军提拔。”
二人分别从,从五品和正六品一下提拔到了正三品,说是一飞冲天也不为过。
薛万彻满眼复杂地看向躺在那里的李建成,之前他还痛斥裴岁吃对方的人血馒头,可这转眼之间,他自个好像也是吃上了。
“既然你们二人没有异议,那就先下去准备吧,兵部的任命今日就会抵达。”
冯立和薛万彻走后,裴岁便将目光看向了最后一人,魏征的身上。
对上对方那眼巴巴的目光,他试探性的道:“要不你入朝堂做一个谏议大夫?”
魏征听此,当即就一脸正色的表态道:“老夫必不负圣恩!”
“陛下有过吾必谏,不因惧罚而缄口;陛下有失吾必纠,不因顺旨而避责。”
“纵触龙颜、犯天威,吾当以社稷为念,以民生为忧,虽死而无憾矣!”
裴岁听到职业喷子魏征的这番话,有些错愕。
“那什么,魏大人,陛下年纪大了,经不起你的折腾,如今太子监国,你有什么招,尽管往他身上使就是了。”
魏征没有说话,点了点头,然后就告辞离去了。
就这样,显德殿当中也就剩下了裴岁和郑观音二人。
“嫂嫂,如今他们都有了去处而各自的前程,不知你接下来又作何打算?”
郑观音看着眼前“熟睡”的丈夫,摇了摇头。
显然,突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一时间她也还没想好接下来该怎么办。
“既然嫂嫂还未做好打算,不如听听陛下的安排吧。”
郑观音这才将美眸的视线从李建成的身上转移到裴岁的身上,准备听听对方的下文。
“陛下和朝廷己经决定追封殿下为忠烈太子,册封你为忠烈太子妃,并进封荥阳郡夫人。”
“陛下深知殿下的冤屈与不公,所以又分别册封了五位皇孙为郡王,分别为安陆、河东、武安、汝南、钜鹿。”
“此外,陛下还给了你三个选择。”
“其一,在这深宫当中,孤独终老;”
“其二,为你在长乐坊置一府邸,嫂嫂可在这长安内安居生活,届时等五位皇孙成年,能够前往封地就番时,嫂嫂可选择随之一同前往,也可继续留在这长安。”
“其三,开除嫂嫂你的皇室宗籍,回到荥阳郑氏归养,自此皇室不再对你有任何限制,不论你是继续守寡还是改嫁皆随你心愿。”
“不过若是如此的话,朝廷不仅会收回对你的一切册封,就连五位皇孙的郡王册封一样如此。”
“可若是你不想被开除皇室宗籍,选择前两者的话,陛下允你随时回家省亲修养三月,并且往后每年都可正常往返一次。”
说着,裴岁便从怀里掏出了三道圣旨,展示在郑观音面前,以供对方选择。
“小叔,我还是留在长安吧!”
于郑观音而言,第三项被开除皇室宗籍可以首接排除。
她不可能用五个孩子的前程,来换自己的自由,况且以她和李建成的感情,也不可能就此分割的。
另外士族们也不会同意她这么做的。
至于第一项,虽然继续留在宫中,能够拥有一些权力,但如今刚刚经历过残酷宫斗,丧夫之痛的她,不想再继续留在这旋涡中心。
她如今的想法很简单,安定地度过余生,将几个孩子好好抚养长大,如此也能对得起自己的亡夫了。
因此,在经过一番简单的思索后,郑观音最终还是拿了第二道圣旨。
裴岁收起另外两道圣旨,劝慰道:“关于殿下的后事,嫂嫂也可尽管放心,稍后便会有宗正寺、礼部等相关机构的人过来主持。”
“必定会让殿下以国礼风光大葬,而不至于草草了事。”
“等殿下大葬之后,嫂嫂若是想要回家省亲,随时派人来知会我一声,我到时候亲自护送你。”
“还有,在这期间,嫂嫂若有需求,也可尽管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