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帅扩军,不是针对他们俄国。
远东总督不由的松了一口气。
只要老帅没有夺中东铁路的打算,那他们俄国人和老帅就还是好朋友。
这年头,铁路就是经济命脉。
俄国人掌控中东铁路,每年的进账都是天文数字。
为了这条中东铁路,俄国人和日本人己经打了好几仗了。
不过,此时日本关东军的势力还不算大,远不及俄国在远东的势力。
这几仗日本人都是惨败而归,中东铁路被牢牢的掌控在俄国人手中。
俄国人手里己经有了中东铁路,如果,在掌握了这条新铁路,那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百分之六十!”
“我们要百分之六十的股权!”远东总督讨价还价道。
拿到超过一半的股权,俄国人才能掌握这条新铁路的话语权。
少帅凑到远东总督跟前,低声说道:“六十就六十!”
“对了,总督,你们对滨江市感兴趣吗?”
俄国人的中东铁路局,就在滨江市的俄租界。
“少帅什么意思?”远东总督一脸疑惑的问道。
什么意思?
少帅心想,我当然是要把你这个大狗熊,坑的裤衩子都不剩。
少帅不仅仅要让俄国人白白给他修铁路,还得在让俄国人在给他拿点钱。
“不瞒总督,我爹还想建一个兵工厂,现在手头上的钱不太宽裕。”
“我想,能不能用滨江市在你们俄国这里抵押一些钱!”少帅试探性的问道。
日本人多想得到奉天,俄国人就多想得到滨江。
得到了滨江,能够很好的巩固俄国对中东铁路的控制。
“滨江市,可不止二十亿日元!”远东总督连连摇头。
奉天是如今东西省的第一大城,滨江无论是人口还是城市规模都远不及滨江。
少帅的脑子转的飞快,俄国远东总督说的是滨江市不值二十亿日元,可没说,不愿意做这笔买卖。
“总督,我也没说要抵二十亿啊!”
“您觉得,滨江能抵多少?”少帅继续试探。
在少帅看来,滨江能抵多少都行。
二十亿不行,就十亿,八亿。
甚至,三亿,五亿都行。
能捞多少是多少,反正他也没打算还钱。
等到还钱的时候,他把滨江市改成哈尔滨,就问你俄国人的脑袋瓜子懵不懵吧!
甚至,俄国这边都不用这么操作。
因为,白俄根本撑不到他还钱的时候,就会被红俄取代。
到时候,就是我找白俄借的钱,关你红俄什么事?
“十亿,不.......最多八亿大洋。”报出价码之后,远东总督看向少帅。
如果,能够用八亿获得滨江的抵押权,绝对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十二亿......”
少帅刚开口,远东总督就打断了他的话:“不行,十二亿肯定不行。”
“总督,你别着急啊!”
“听我说完。”
“你把你的私人账户给我,十二亿到账之后,我返给你两个亿。”
“这十二亿是沙俄帝国的钱,这两亿可是实打实进了你的账户啊!”少帅首接给远东总督搞起了人情世故。
一听这话,远东总督的眼珠子都亮了。
华夏的人情世故,对于头脑简单的俄国人,那就是降维打击。
远东总督算是打开了新思路了,原来,钱还可以这么捞啊!
“成交!”
“合同咱们现在就签,钱我先从远东总督府划拨给你们。”
“三天之内十二亿大洋就能到你们张家的户头上,到账之后.......”远东总督欲言又止。
少帅那是懂得人情世故的,没等远东总督说完,立刻接茬:“你的那两亿在我们张家户头上走个账,神不知鬼不觉的就进你的私人账户上了。”
远东总督是俄国在远东殖民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首接听命于沙皇,权力极大。
这种明显是赚便宜的生意,先签合同,后上报沙皇,这属于是常规操作了。
双方现在都怕对方反悔,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自然是立刻签订合约。
合约签订之后,远东总督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少帅实际上心里也乐开了花,但是,他却是得强忍笑意,故意做出一副吃了大亏的表情。
“哎!”
签完合同之后,少帅故意的叹了口气,说道:“要不是我们现在实在经济困难,说什么也不能吃这么大的亏啊!”
“少帅,你和老帅都是我的好朋友。”
“以后,我们可以经常做生意。”
“朋友之间,不谈吃亏!”远东总督咧着大嘴笑道。
看着得意的远东总督,少帅心想,笑吧!你可没多少日子可得意的了!
临走之时,少帅朝着远东总督说道:“总督,修铁路这笔钱,毕竟是日本人出的。”
“按照日本人的要求,这个铁路工程是要公开竞标的。”
“你们远东铁路公司需要配合我们一下,走一个流程。”
“你放心,我保证你们远东铁路公司能够中标。”
远东总督连连点头:“明白,都听少帅的安排!”
......
......
“哈哈!”
“哈哈哈!”
离开俄国领事馆,到了车上之后,少帅再也忍不住了,朗声大笑起来。
日本人出钱,美国人出设计,俄国人出力。
他什么都没出,就把铁路工程敲定了不说,临走的时候,又从俄国人兜里拿走了十亿大洋。
这一番操作,真是秦始皇摸电门,赢麻了啊!
不过,少帅想要的可不仅仅是这些。
一鲸落,万物生。
沙皇俄国这个庞然大物即将崩塌,若是能够伺机吞下俄国的远东地区。
他少帅就不再是历史上那个一枪不发,丢了东西省的少帅。
而是,开疆扩土,功绩堪比冠军侯的少帅。
到时候,他少帅要在贝加尔湖边封狼居胥。
想到这里,少帅突然大喊:“徐承业,地图,快,把地图给我!”
徐承业不知道少帅又发什么癫,连忙到后备箱取出地图。
“去大帅府!”
吩咐了一声,少帅开始在地图上做出标记。
他标记的地方,正是俄国在远东方面的兵力部署。
中东铁路护路军三万陆军。
外蒙古驻军十万陆军。
海兰泡及周边地区八万陆军。
海参崴三万海军,两万陆军。
俄国在整个远东地区,足足布置了二十六万大军。
不过,并非没有机会。
随着俄国的内乱加剧,这二十六万大军会逐步的调回国内平乱。
当红俄取代白俄之时,少帅的机会也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