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啃树皮,穿现代脱贫又致富

第10章 文物确定了

加入书架
书名:
荒年啃树皮,穿现代脱贫又致富
作者:
第36只猫
本章字数:
4548
更新时间:
2025-06-11

徐菲又给李老太弄了一个自然米饭吃。

然后开始打听:“村里人都缺粮吗?今年收成不好?”

这可就打开了马老太的话匣子:“仙姑,你是不知道,这几年,收成可不好了,不是这灾就是那灾的,大旱三年,地里都旱的裂开了口子,我辛苦种下的大豆和麦子都了,我们村啊,以前日子也还成,毕竟在官道边儿呗,进城也方便,村里人还能进县城去卖菜,这一旱啊,我们菜园子里的菜都种不起来了。”

“你也看到了,我家长庚这个样子,也要看病吃药的,家里也花完了银钱,也没粮食了,也就吃吃米糠和野菜团子,哎!”

马老太说到了伤心处,又掉了泪,这几年的日子真的太难了,苦的都没法儿想象。

抹了一把眼泪,今天终于有一个出口,又开始情绪宣泄:“就前一个月,又经历了一次蝗灾,老话儿说,蝗虫过境,寸草不生,我后院儿那颗柿子树,看到了没,光秃秃的,连树叶都给吃完了。”

“这还没到底呢,前几天府城那边传来消息,有什么....什么...起义军,说什么黄天当死,苍天干啥来着。”

李老太咽下口里的饭,接口:“苍天己死,黄天当立,起兵造反了,那伙兵还吃人捏,我们就是因为这个才逃荒的。”

马老太:“对!对!是这么说的,仙姑呀,你们和那些起义军不是一伙儿的吧?”

徐菲摇摇头:“不是!”

终于搞明白了,大湾村的村民为什么大包小裹的带着自己的全部家当,堵在村口了。

大夏朝的留下的历史资料太少了,目前只能推算出大夏朝的存续时间,根本不知道大夏朝历史上的天灾,也不知道还有农民起义。

那如果有农民起义。

就一定有战争,任何时候的战争都会有老百姓遭殃。

大湾村还靠近官道,不在那些偏僻的深山老林里,这起义军也到了府城,那......

徐菲想到这里,赶紧起身对他们说:“我还有事,先走了哈。”

徐菲急匆匆的出门去了。

屋里的李老太抹了抹嘴巴:“哎呀妈呀,这饭太好吃了,这半盒我要拿回去,给我孙子们吃。”

马老太:“那方方的盒子,是牛乳,也给你孙子们拿一盒。”

徐菲匆匆找到李队长:“李队长,现代的大湾村有消息了吗?”

“没有,还在想办法查探。”

“会不会现代的大湾村和古代的大湾村互换了?”

“目前都是这么猜测的,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完全查探和联系不到现代的大湾村,一丝蛛丝马迹都没有,完全消失了。”

“刚刚和村民交流了一下,你们在村口遇到他们的时候,他们是准备去逃荒的!”

李队长非常惊讶的反问:“逃荒?”

这确定不是历史词汇?逃荒这一词还是在历史书上看见的,近代最出名的就是中原有一个省份大旱,遍地饥荒,饿死了好多人,然后好些人就开始逃荒了。

徐菲:“对,逃荒!”

将刚刚听到情况又简述了一遍,总结道:“又是饥荒,又是兵乱,如果我们现代的大湾村穿越到了大夏朝,那.....”

真的是天崩开局!

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奔上了小康的现代人怎么才能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年代生存下来?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一点准备,就这么莫名其妙、突然的出现在了古代,就碰上了地狱开局。

李队长听完之后面庞严肃。

拿起通讯器材:“你好,我有重要情况向陆市长汇报。”

会议室里,陆市长一脸严肃的出现在屏幕上。

对队长说道:“李队长,请你将情况给参会的人员在重复一下。”

李队长:“是,目前我们这边掌握的情况是,大夏朝连旱三年,老百姓普遍吃不饱,特别是大湾村,他们上个月又遭遇了蝗灾,人人家中都没有余粮,朝廷赋税不减反增,最终农民起义。”

与会人员哗然!

“那大夏朝现在肯定是兵荒马乱。”

“是呀,饥馑遍地,又有战争内乱。”

“那现代的大湾村?”

“最怕的就是这个?如果是现代的大湾村穿去了大夏朝,这......”

陆市长打断众人的议论,问坐在办公桌最左边的一位中年女士:“张所,你们有发现吗?”

张莹是国家物理天文研究所的所长,这次现代的大湾村凭空消失,却在原来的地方出现了大夏朝的大湾村,最重要的是,是整个村子及其周边的地形都发生了变化。

她立马领命,带领所里的人员来到这里查看情况,但到目前为止,还一无所获。

“这里的时空流速异常,我们正在寻找虫洞,目前还一无所获,但是听这里的村民说,他们是来自大夏朝,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们是真的来自历史上的大夏朝,而我们对大夏朝又所知甚少。”

“所以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现代的大湾村是穿越到了大夏朝。”

陆市长正要说话,他旁边的秘书请示:“市长,王老教授有新发现,关于大夏朝的。”

陆市长赶紧道:“快接进来,首接让他参与此次会议。”

王老教授兴奋的大脸出现在另一块屏幕上,他双手带着一副白色手套,小心翼翼的捧起一个陶碗,对众人介绍:

“这个陶碗,经过我们仔细的对比,可以确定就是大夏朝的文物,你们看,这做工,这花纹,这烧制的方法,特别是烧制的方法,不同于其他朝代........巴拉巴拉巴拉,其他朝代没有这样特殊的技法.......巴拉巴拉巴拉,大夏朝烧制技法的特别之处是.......”

王老教师只要一讲起历史、文物就会滔滔不绝。

陆市长不得不打断:“王教授,这只陶碗的来源是哪里?”

“是我的弟子徐菲从大湾村的村民家里拿出来的。”

其他与会人员兴奋起来。

“那这么说,我们基本可以确定这些村民是从大夏朝穿来的了。”

“我觉得可以决定了,这文物可不会说谎。”

“大夏朝的文物非常稀少,现存的陶碗只有国博有一个,这又找到一个,还是大夏朝的,这就是我们历史上的那个大夏朝。”

张莹沉思了一下,开口说道:“既然朝代有实质证据确定了,我们现在需要确定时空坐标,陆市长,我有以下需求.......”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