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狱三年,新君疼疯,全府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七十九章 手段

加入书架
书名:
寒狱三年,新君疼疯,全府跪求我原谅
作者:
春日甜茶
本章字数:
5516
更新时间:
2025-06-29

第一百七十九章 手段

成宁公主匆匆赶到太后寝宫时,已是子时将近。她一路上都在思索着白天在定国公府听到的那些话,越想越觉得不安。

"太后娘娘,公主殿下求见。"嬷嬷在帘外轻声禀报。

"让她进来。"太后的声音从内室传出,带着几分疲倦。

成宁公主撩起珠帘走了进去,只见太后正倚在软榻上,手中拿着一卷经书,眉宇间透着淡淡的忧虑。

"皇祖母,孙女来得太晚,打扰您休息了。"成宁公主上前行礼,神色有些紧张。

太后放下经书,仔细打量着成宁公主的神情:"这么晚了还来找哀家,是有什么急事?"

"皇祖母,孙女有件事不知该不该说。"成宁公主犹豫着开口,"是关于苏漪的。"

听到这个名字,太后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苏漪?你去梅花山庄了?"

"不,孙女今日去了定国公府。"成宁公主摇头,"听林筝说了一些关于苏漪的事情,让孙女很是震惊。"

太后坐直了身子,眉头微蹙:"林筝说了什么?"

成宁公主深吸一口气,将白天在定国公府听到的话一五一十地复述了一遍。从苏漪偷拿首饰,到三年前明玉簪的事情,再到最近退婚的原因,她都详细地说了出来。

说完后,太后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成宁公主被太后的反应吓了一跳:"皇祖母,您这是..."

"宁儿,你告诉哀家,三年前明玉簪丢失的时候,你在哪里?"太后努力压制着怒气,声音微微颤抖。

成宁公主愣了一下,回忆道:"三年前...孙女在避暑山庄养病,一直到秋末才回宫。怎么了?"

"怪不得。"太后苦笑一声,"你在避暑山庄养了大半年的病,当然不知道京中发生的事情。"

"皇祖母,难道林筝说的不是真的?"成宁公主心中涌起一阵不安。

太后站起身来,在殿内踱了几步,然后转身看着成宁公主:"宁儿,你觉得三年前的明玉簪案有疑点吗?"

"疑点?"成宁公主不解,"不是说人赃并获,连三皇子都作证了吗?"

"人赃并获?"太后冷笑,"哀家的明玉簪为何会出现在她的房中?她一个府中小姐,又如何能够进入哀家的寝宫?"

这个问题问得成宁公主哑口无言。确实,苏漪当时只是定国公府的小姐,怎么可能轻易进入皇后的寝宫?

"还有,"太后继续说道,"苏漪被发配皇庄这三年,哀家时常让人关注她的情况。你知道她在皇庄的表现如何吗?"

成宁公主摇头。

"从未有过任何劣迹,从未偷拿过任何东西,甚至连多吃一口饭都不肯。"太后的声音渐渐平静下来,但眼中的精光却更加锐利,"织房的管事说,她是见过的最本分的女工。这样的人,会是林筝口中那个从小手脚不干净的女子?"

成宁公主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皇祖母,您的意思是..."

"哀家的意思是,当年的案子怕是另有隐情。"太后重新坐下,神色凝重,"而林筝今日对你说的那些话,更是别有用心。"

"可是...可是苏世子也承认了那些事情。"成宁公主还是有些困惑。

太后叹了一口气:"苏远那孩子,从小就优柔寡断。三年前的事情让他愧疚至今,如今林筝在府中地位稳固,他又怎么敢反驳?"

"那三皇子的证词..."

"云洲的证词确实是个问题。"太后皱眉道,"这孩子向来正直,不会无缘无故冤枉人。但是..."

她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深意:"宫中的事情,往往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成宁公主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被颠覆了:"皇祖母,如果当年的案子真的有问题,那为什么不重新调查?"

"因为牵涉的人太多,事情太复杂。"太后摇头,"而且苏漪已经承受了三年的痛苦,即使现在翻案,又能如何?"

"那就这样算了?"成宁公主有些不甘。

"当然不能这样算了。"太后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但是要讲究方法和时机。"

她看向成宁公主,忽然问道:"宁儿,下个月的桃花宴,你可愿意操办?"

成宁公主被这个突然的问题搞得有些措手不及:"桃花宴?皇祖母,这和苏漪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太后笑了笑,"桃花宴要招待各国使节,需要准备许多精美的礼品。而据哀家所知,如今京城最好的手工艺品,出自梅花山庄。"

成宁公主立刻明白了太后的意思:"皇祖母是想让孙女去梅花山庄?"

"不错。"太后点头,"哀家想让你亲自去看看这个苏漪,看看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可是皇祖母,如果她真的品行不端..."

"如果她真的品行不端,你觉得哀家会让她继续留在梅花山庄?"太后反问道,"宁儿,你要记住,人言可畏,但眼见才能为实。"

成宁公主沉默了一会儿,终于点头:"孙女明白了,孙女愿意去梅花山庄。"

"很好。"太后满意地点头,"记住,不要被任何人的话左右,用你自己的眼睛去看,用你自己的心去判断。"

"是,孙女遵命。"

太后又想起什么,脸色再次沉了下来:"还有,今日林筝对你说的那些话,你暂时不要对任何人提起。"

"为什么?"

"因为..."太后眼中闪过一丝危险的光芒,"哀家想看看,还有谁会跳出来。"

成宁公主心中一凛,意识到这件事的复杂程度远超自己的想象。

"皇祖母,那当年的明玉簪案..."

"三年前,哀家因为云洲的证词和人证物证,不得不定苏漪的罪。"太后缓缓说道,"但这三年来,哀家一直在暗中调查。如今线索渐渐清晰,真相也快要浮出水面了。"

"真相?"成宁公主急切地问道,"皇祖母知道真相了?"

太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窗外的夜色:"清雅,你可知道什么是最高明的栽赃手段?"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