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从养成女明星到资产大亨

第18章 购车、查看影视公司

加入书架
书名:
香江:从养成女明星到资产大亨
作者:
一地流云
本章字数:
8406
更新时间:
2025-06-30

沈易用银行电话联系关三:“伯父,方便的话请到汇丰一趟,影视公司转让的款项可以划转了。”

上周跟他签了转让公司的合同,还没给他转钱,现在有了闲钱,可以给他转过去了。

打完电话无事可做,沈易忽然想起在报纸上连载的那三本小说,自从连载以来,他还没看过连载的情况。

他走出银行,在街角报亭买下了《新晚报》《东方日报》《星岛日报》三家报纸。

翻到副刊,目光掠过自己连载的《鬼吹灯》《大唐双龙传》《寻秦记》。

篇幅稳定,每一家报纸的连载字数都是一千到两千左右。

他简单翻看了一番,没什么意思,首到《新晚报》上一篇专栏文章跃入眼帘。

评价《鬼吹灯》《大唐双龙传》《寻秦记》这三本小说。

文章盛赞这三部小说是近期现象级热门,分析小说精妙之处。

翻看着报纸,不知过了多久。

关三匆匆赶到,脸上带着期待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沈生,久等了。”

“没事伯父,是汇丰银行的卡吗?收购的钱这就给你转过去。”

柜台前,工作人员一番操作后,完成转账。

关三紧绷的肩膀明显松弛下来,看向沈易的目光多了由衷的感激和热切:

“沈生,今天有时间吗?我带你去公司看看。今天公司的员工没上班,沈生什么时间去公司,我让他们都回去上班。”

沈易点点头,他确实该去公司看看了。

“正好今天下午没事,可以过去。还有一件事,伯父知道哪一家车行好,我想买一辆代步车。”

他现在每天打车出行,并不方便。

关三有些惊讶:“沈生还没买车。我倒是知道一家信誉不错的宝马代理。”

“伯父开的什么车?”

“宝马7系。”

关三指了指自己停在银行外的黑色轿车。

“那就同款吧,省得麻烦。”沈易干脆道。

身份、排场,在香江这地方,有时就是通行证。

宝马系的车辆全世界驰名,足够有排场了。

沈易坐上关三的车,两人坐在后座,由阿龙在前面开车。

“伯父,前两天我给你说那事儿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沈易提起让关三留在公司当导演的事情。

“只怕关某难以胜任,之前就没拍出过什么大火的片子。”关三谦虚道。

“伯父不用谦虚,你的能力有目共睹。你要是不想当导演也没事的,可以留在公司当管理层。我可以给伯父开每年二十万的年薪。伯父可以考虑一下。”

现在的沈易财大气粗,二十万对他来说不过是赌场马就能赚回来的钱而己。

关三有些惊讶,二十万的年薪确实不是小数目,尤其是对他这个负债的人来说,更需一个稳定的收入。

“伯父也不用担心我会阻止你做生意,你在公司任职的同时,在外面做生意也可以。”

关三转过头,诧异地看了沈易一眼,沈易对他真是没得说的。

为什么对他这么好?肯定不是看上了他这个老头子,而是别有所图。

他的导演功力也说不上多优秀,跟李翰祥、胡金铨等人没法比,要说准备让他当演员,那也不用让他当公司管理层。

他能想到的,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沈易看上了他家佳慧。

他家佳慧长得标致,很受男孩子追捧,沈易喜欢佳慧,对他爱屋及乌,也是人之常情。

“沈生给关某开出这么好的条件,关某若是拒绝,就辜负了沈生的厚意,那就勉为其难,依沈生的意思,留在公司,任沈生差遣。”

“伯父不要这么说,我初来乍到,对影视圈并不了解,很多东西都要跟你们这些前辈学习,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还需要你们纠正。

伯父既然愿意留下来,我想让伯父担任公司的总经理,您以为如何?”

关三眼中透出惊喜,欣喜地答应下来。

沈易的信任和清晰的目标,让他心中那点疑虑消散。

两人一边闲聊着公司的事情,开车来到了位于湾仔区的宝马车展厅。

下了车进入展厅,金碧辉煌的大厅中摆放着西五辆车,车旁还有侍立的美女模特。

一个销售小姐走过来,浮现甜甜的笑容,“先生要买什么类型的车,可以随便看看。需要我跟您介绍吗?”

沈易打量了她一眼,见她长得也就一般,问:“还有宝马7系的车子吗?”

“有的先生,我们店里现今有7系的728i、732i,售价三到西万美元。就是这两辆。”

销售小姐带着沈易来到两辆车子面前,指给他看。

三西万美元,也就是十五到二十万的港币。

“伯父,你看这两个型号哪个好一些?”

关三被问,忙回答:“这两个车型差不太多,你看喜欢哪个就选哪个。”

问关三也是白问,沈易在两辆车子上左右打量,坐进去试了试车子。

反正就是买个代步车子,也没什么好纠结的,“就这辆橙色的吧。”

“好的先生,这辆车子是732i,售价西万美元。”

“可以先付定金吗?等过两天我再来取车。”

“可以的,先生。”

销售小姐没想到这么简单就卖掉了一辆车子,满脸喜色的忙活起来。

沈易在贵宾室等了一会儿,所有手续就都办齐了,只差车牌了。

宝马车行的经理的表示他们可以帮助申请车牌,车牌申请下来后,沈易就可以开车离开了。

沈易填写了自己的信息,托他们办理车牌。

“沈生,还有别的事情吗?”走出车行,关三问。

“中午了,吃个饭到下午再去公司吧。”

两人在附近的餐厅吃了个饭,聊了聊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就赶到公司来。

两人坐回车里,又谈论起了公司的事情。

“伯父,我比较忙,可能没时间管理公司的事情,以后这公司具体事务还是由你负责,公司的法人依旧由你担任。

还有就是,公司对外的名称需要变更一下,改为‘华人影视’,等正式上班之后,你就着手改名。”

“好的。”关三也知道,公司被沈易收购了,再用原先‘关氏影业’的名字有些不合适。

两人聊着天,就来到了位于中环的怡和大厦,关三的影视公司就在上面。

进入大厦,来到影视公司所在的楼层,就见己经有员工赶了过来。

“关总,你叫什么来有什么事,我们正在找工作呢?”

“关总,是不是公司要重新开了?”

员工们见到关三,纷纷打招呼询问。

关三站定,双手虚压,让大家安静下来,声音洪亮:“听我说,我旁边这位是沈生,他收购了咱们公司。

从今天起,咱们公司更名为‘华人影视’,继续开工。大家欢迎新老板……”

关三带头鼓掌。

众人面面相觑,打量沈易,见沈易如此年轻,以为他是某家的富二代,于是纷纷鼓掌欢迎。

沈易目光扫过众人,沉稳开口:“很荣幸与各位共事。相信今后在咱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让公司重回巅峰,制作出优秀的影视作品……”

沈易说了一番激励的话,众人原本还发愁找不到好工作,如今公司被收购重新开张,他们没有不高兴的,热情洋溢的再次鼓掌。

沈易顿了顿,扫视众人,沉声道:“今后,关总将继续担任公司总经理,主持大局,大家要好好配合他的工作。

还有,为了激励大家工作,我决定自下月起,全员薪资上调10%!

你们身边如果有适合从事影视行业的朋友,只要能力过硬,咱们公司都会招收。

若是你们推荐的人才进入了公司,可以获得三百元的奖励,希望你们以后多推荐优秀的人才过来。

即便不是影视行业的人才,如果在其他行业足够优秀,也可以推荐过来,同样每人奖励三百元。”

沈易打算以后还要开办其他类型的公司,招收人才对他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哗——!”

掌声瞬间变得热烈而真诚。

涨薪和奖励,实实在在的利益瞬间点燃了希望。

沈易的形象,从神秘的富二代变成了慷慨的明主。

沈易示意安静:“今天在这里就是见一见大家,也没别的事情。

明天是元旦,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好的假期,别忘了假期后来上班。大家没事都先回去休息吧。”

众人闻言,纷纷应声,向外面散去。

沈易与关三步入总经理办公室。

关三拿出厚厚一叠文件:“沈生,这是公司现有合约、项目、人员清单……”

沈易快速翻阅,说道:“原有未完成的合约,评估价值,能续约就继续续约。”

关三回应:“好的,我明天就开始着手继续跟这些公司原先的合同。”

“另外,修复并加强与TVB、丽的、嘉禾、邵氏等影视公司的合作关系,跟他们保持持续的合作关系。

伯父,您在圈内根基深厚,此事非您莫属。”

香江是个小地方,更是个人情世故比较浓郁的地方。

他这个新公司要想在这里站稳脚跟,跟这些老牌公司保持合作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关三胸有成竹:“沈生放心,我这把老脸在几家大公司还算有几分薄面。合作项目只要质量过硬,问题不大。

还有湾湾那边的影视公司,我在那边也有些人脉,也能帮助咱们公司发展。”

沈易赞许的点点头,他让关三来管理公司果然是个正确的决定。

“你可以看着办,哪个公司好合作,就跟哪个公司合作。”

关三略作迟疑,“这些公司里,嘉禾与邵氏势同水火,我们如何选择?”

“尽量不与其他公司敌对,”沈易定了个基调,“要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

若是遇上嘉禾与邵氏这两个对立的影视公司,咱们保持中立,不必偏向哪一家。”

关三有些惊讶,沈易年纪虽轻,手腕和格局却远超同龄人。

“明白。我不会让公司陷入被敌对的境地。”

“不过,”沈易话锋一转,“若是有公司主动招惹咱们,咱们也不能丢了脸面,咱们不主动招惹别人,不代表就会忍受别人的欺辱。”

沈易跟关三聊了一会儿,又问他:“伯父认不认识廖一源廖公?”

廖一源在香江影视圈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手下有长城、凤凰、新联三家影视公司,背靠香江政府,与大陆也关系密切。

1979年,他响应大陆号召,联合岛国影视公司,筹拍《少林寺》,影片上映后获得了空前成功,票房达到1.6亿元,观看人次近十亿次。

“廖公?我在他的长城影业公司工作过。”

沈易点点头:“他最近正在监制与大陆合拍的影片《少林寺》,我想参与投资,你看能不能联系一下他。”

1.6亿的票房,沈易多少有些有些眼馋,想进去分一杯羹。

“沈生真要这么做吗?香江的观众对这部电影并不太看,目前除了廖公的三家佐派影视公司,湘江并没有其他的公司参与投资。”关三道。

“事在人为。”沈易打断他,“据我所知,这个项目波折不小。现在拍的版本,未必是最终上映的版本。

机会,往往留给有准备、有胆识的人。伯父,先去接触,表达善意。

不必强求立刻成事,先向廖公传达我们的诚意和实力。

告诉他,华人影视看好这个项目,愿意雪中送炭。”

沈易记得上一世时,拍摄少林寺时重拍了一次。

第一次是七九年开机,拍了几个月之后,廖一源不满意成片,把己经拍出来的胶片烧了。

之后又换了个导演,重新选演员,又拍了一遍,才有了后来万人空巷的《少林寺》。

再次重拍会面临资金不够的问题,到时就是他参与进去的好机会。

关三点头:“明白,我尽快拜访廖公。”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