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浓稠的墨汁,彻底将将军府包裹,沈妙坐在窗前,烛火摇曳,映照着她坚毅的面庞。与丞相秦鹤的会面虽己过去,但其中的每一句话都在她脑海中反复回荡。她深知,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稍有差池,便可能满盘皆输。
三日后,天刚破晓,沈妙便起身梳妆。今日她要再去丞相府,等待秦鹤的答复。她身着一袭宝蓝色织锦长裙,裙摆绣着精致的白色兰花,领口与袖口处镶着一圈素雅的白色兔毛,既显庄重又不失温婉。头发高高挽起,插着一支白玉簪子,簪子顶端镶嵌着一颗圆润的珍珠,随着她的动作微微晃动,更添几分灵动。
“小姐,时辰差不多了,咱们该出发了。”灵儿轻声提醒道。
沈妙微微点头,深吸一口气,稳步走出房间。坐上马车后,她透过车窗看着街边渐渐热闹起来的景象,百姓们依旧忙着购置年货,欢声笑语不断,可她却无心欣赏,满心都是即将到来的会面。
丞相府内,花厅依旧静谧。沈妙坐在熟悉的位置上,双手交叠放在膝头,表面上镇定自若,内心却微微紧张。不多时,秦鹤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进来。
沈妙立刻起身行礼:“沈妙见过丞相大人。”
秦鹤微笑着示意她坐下,说道:“沈姑娘,这几日老夫仔细思量了你说的事情,也暗中查访了一番,傅修宜的所作所为确实令人发指,朝堂不能再任由他胡作非为下去了。”
沈妙心中一喜,忙道:“大人深明大义,有您的支持,扳倒傅修宜便多了几分胜算。”
秦鹤神色凝重地说:“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傅修宜党羽众多,我们必须收集足够的证据,还要拉拢更多朝中忠义之士,才能确保一击即中,否则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沈妙点头表示赞同:“大人所言极是,沈妙手中的证据虽能证明傅修宜的部分罪行,但还远远不够。这些时日,我也在想办法拉拢一些势力,只是进展缓慢。不知大人可有什么想法?”
秦鹤沉思片刻,说道:“老夫在朝中多年,也有一些信得过的同僚,他们对傅修宜的行径同样不满。老夫可以先与他们沟通,探探他们的口风,若能得到他们的支持,我们的力量便能壮大不少。另外,沈姑娘手中的证据,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最好能找到傅修宜与外敌勾结的确凿铁证,这样在朝堂之上,才能让他无话可说。”
沈妙认真听着,心中暗自佩服秦鹤的沉稳与思虑周全。她说道:“大人放心,我会继续寻找证据。还有一事,我觉得我们可以从傅修宜的党羽入手,想办法分化他们,让他们内部产生矛盾,这样也能削弱傅修宜的势力。”
秦鹤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姑娘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谋略,实在难得。此事就依姑娘所言,老夫会安排人留意傅修宜党羽的动向,寻找机会分化他们。”
两人又商讨了一些细节,沈妙告辞离开丞相府。回到将军府,她径首来到书房,将与秦鹤商议的内容告知父亲沈信。
沈信听完后,皱着眉头说:“妙儿,此事风险极大,你一定要万事小心。为父虽在军中有些威望,但朝堂之事错综复杂,能帮你的也有限。”
沈妙走到父亲身边,轻声说:“父亲,我明白。您放心,我不会冲动行事的。此次有丞相大人相助,我们成功的把握很大。而且,我也不想再让您和家人陷入危险之中,前世的悲剧,我绝不容许再次发生。”
沈信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心中既欣慰又心疼:“妙儿,你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为父相信你。若有需要为父的地方,尽管开口。”
从书房出来后,沈妙回到自己的房间。她坐在书桌前,摊开纸张,开始整理目前掌握的证据,思考着下一步该如何行动。突然,她想到了一个人——裴文宣。虽然裴文宣是傅修宜的谋士,但上次在茶楼的交谈中,她能感觉到裴文宣对傅修宜并非完全忠心,或许可以从他身上找到突破口。
想到这里,沈妙立刻叫来灵儿,吩咐道:“灵儿,你去打听一下,裴文宣近日的行踪,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异常举动。”
灵儿领命而去。沈妙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裴文宣的面容。她深知,要从裴文宣那里获取有用的信息,绝非易事,但为了扳倒傅修宜,她愿意一试。
与此同时,定王府内,傅修宜正坐在书房中,脸色阴沉。他刚收到消息,沈妙近日频繁与丞相秦鹤接触,心中隐隐有种不安的感觉。
“殿下,沈妙那丫头最近不知在搞什么鬼,频繁与丞相府来往,会不会是在谋划着对付您?”一名谋士小心翼翼地说道。
傅修宜冷哼一声:“一个黄毛丫头,能掀起什么风浪。不过,秦鹤向来中立,她与秦鹤接触,确实有些蹊跷。你派人盯着他们,看看他们到底在搞什么名堂,若沈妙敢坏本王的好事,本王定不会放过她。”
“是,殿下,属下这就去办。”谋士连忙退下。
傅修宜靠在椅背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狠厉。他绝不允许有人破坏他的计划,无论是谁,都将成为他登上皇位的垫脚石。
夜幕再次降临,将军府内一片寂静。沈妙躺在床上,却久久无法入睡。她知道,自己与傅修宜的较量己经正式拉开帷幕,未来的日子里,将充满艰难险阻。但她毫不畏惧,因为她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这一世,她定要让傅修宜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让沈家的冤屈得以昭雪,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安稳的生活 。在黑暗中,沈妙的眼神愈发坚定,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等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