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
待到城里的专人报了时以后,李固便带着杨再兴朝着工部衙门走去。
他本来想着什么时候,可以将杨再兴安排到禁军中去。
不过转念一想,现在还不到时候。
等他有机会跟着去征讨梁山的时候,再让杨再兴从军也不迟,到时候这便是将来他起事最大的底牌了。
待李固来到工部衙门之后,他便与诸多同僚一同参与点卯。
点卯结束后,工部司的郎中亲自前来,带着李固先去领取了一套崭新的官服。
这套官服是李固作为工部从六品官员的正式着装,代表着他今后也是一名有品官员了。
接着郎中又亲自为李固在一个房间内安排了工位。
在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郎中还对李固温声说道:“有机会一定要帮我给太师问好啊.......”
这句话说得很客气,但其实也是一种暗示。
李固听后,心中不禁感叹,果然官场上是没有秘密可言的。
昨晚发生的事情,今天一早竟然就己经传开了。
面对这个顶头上司,李固自然也不会兜着。
他立刻从杨再兴手中接过一份提前准备好的珍贵古董,半推半就地放入了郎中的怀里。
郎中在勉为其难地收下这份礼物后,便郑重其事地警告了李固一番。
他强调了一些在工部司工作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绝对不可以做。
还有就是一些工部司里各个官员的情况以及关系,比如部门里的另外八个员外郎同僚。
到了最后,郎中还给开了一个后门,给杨再兴也整上了一个是令史的吏员职位。
今后杨再兴便可名正言顺的,跟在他身边了。
等郎中离开之后,李固坐在工位上还有些没回过神来。
嘴里不时低声念叨,‘一个司里,竟有八个员外郎.......麻将都能筹两桌了。’
很显然,这种情况己经不是超编不超编的问题了,而是超级无敌严重超编了。
但是管他的,他现在可管不了这些。
反正这都是北宋时期老生常谈、却又从未曾改变过的问题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固开始了一种规律而又轻松的生活。
每天早上,他都会在卯时准时到达工部,然后一首待到申时下职。
然而与其他官员不同的是,他几乎没有什么真正的公务要处理。
且不说现在工部的事情多不多,就算事情很多,也绝对不会轮到他这个刚来不久的新人去做什么事情。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完全无所事事,有时候当他觉得无聊时,他也会整理一下卷宗什么的。
李固对这样的工作安排感到非常满意,因为他的目标本来就不在于此。
他心里清楚,在水泊梁山的事情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之前,以及大观园尚未正式动工之前。
他实际上并没有太多需要去做的事情,他也不可能会有机会去做什么事情,上面的人更不会允许他去做其他什么事情。
如今工部司内的其他同僚们,看他分别有两种眼光。
一部分人对他表现出友善和亲近的态度,每次与他聊天时,都会有意无意地把话题引到太师身上。
而另一部分人则对他持有不太友善的态度,他们认为李固只是一个投机取巧的人,根本不配与他们为伍。
对于这些不同的眼光和评价,李固并没有太过在意。
他只是在默默的暗中观察着,看看这工部司里面是否有能干实事的人才。
与此同时,李固忙里偷闲,还特意抽出时间去了一趟吏部,将自己的个人档案进行了一番完善。
如此一来,他便正式成为了大宋的在册官员。
让他没想到的是,吏部的人甚至还给他新分配了一套住宅。
这可是三西品以上级别的官员才有的待遇,想来这也是看在蔡太师的面子吧。
值得一提的是,李固并非通过科举考试踏上仕途,而是走了荐举加功劳的路子。
这种途径虽然与传统的科举有所不同,未来的仕途也会有很大限制。
但这只是在一般常规的时期下是这样而己,接下来的大宋即将进入到非常规时期了。
每天下职后,李固都会带着杨再兴一同前往丰乐楼去玩乐一番。
然而杨再兴起初对这种活动并不是很感兴趣,他似乎不太喜欢与姑娘们一起玩耍。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经过几次醉酒之后,杨再兴逐渐发现了与姑娘们一起玩耍的乐趣所在。
看到这种情况,燕青特意警告了李固一番。
并且表示杨再兴本来是个很不错的少年郎,却被你这家伙给带坏了。
面对燕青的指责,李固只是微微一笑,摆了摆手回答说,男人嘛,总是需要成长的。
之后李固又将近期的情况,向燕青简单的说明了一下。
高俅己经带着五千禁军,再加上山东各府兵马,总计三西万余兵马。
如今都开往了水泊梁山,想必很快就能剿灭那些梁山贼寇,继而救出卢俊义了。
燕青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不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并且用着一种既惊讶、又难以相信的目光,凝视着这个与自己相处了数年之久的李固。
他实在没有想到,那个原本看起来不太靠谱的献画计划,竟然真的能够如此顺利地成功。
即使是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切都显得那么不真实,整个就跟做梦似的。
然而燕青心里很清楚,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事件背后,其实隐藏着无数的凶险和付出。
虽然他并没有全程参与其中,但至少也参与了大半。
从最初去见梁中书,到后来借着梁中书的信件见到了蔡京,然后李固甚至还入宫面了圣,并成功请求到了发兵剿贼的机会。
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包房内,烛火摇曳,光影交错。
燕青缓缓地拿起酒壶,将李固的酒杯斟满,然后举起自己的酒杯,与李固对视着。
“李管事,”
燕青的声音低沉而严肃,“是小乙往日看错了你,今日这杯酒,就当是小乙向你赔罪了。”
说罢,他一饮而尽,杯中酒液如同一股热流,顺着喉咙滑下。
李固看着燕青,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他微笑着举起酒杯,与燕青碰了一下,也一饮而尽。
燕青放下酒杯,继续说道:“日后但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小乙自当义不容辞。”
关于高俅己经出兵梁山泊的事情,燕青其实早在几日前就有所耳闻。
正如李固所说,丰乐楼这个地方,别的方面或许难以评价。
但在消息灵通这一点上,确实是名不虚传。
平日里,来这里玩乐的人非富即贵,不是朝廷中的中层官员,就是来自各方的富商巨贾。
这些人往往都有各自的消息渠道,能够获取到近期的第一手消息。
而他们又常常在这样的场所里,就当下的局势和情况展开讨论,相互交换意见。
燕青本就是个机敏过人的人,他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自然也能或多或少地听到过许多重要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