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台上,清晨的阳光暖融融地洒在身上,微风中带着草木的清新。苏小小盘腿坐在冰冷的防腐木地板上——姿势不太优雅,但胜在舒服。她左手捏着一个底部焦脆、顶部松软、还冒着热气的生煎包,右手端着一次性塑料杯装的咸豆浆,吃得一脸满足。
生煎包肉馅鲜嫩多汁,咬下去汤汁西溢,混合着焦香的底壳,带来简单粗暴的味觉享受。咸豆浆带着豆香和油条的酥脆感,温润地滑入喉咙,抚慰着晨起的胃。这份在普通不过的早餐,在御景园这冰冷奢华的环境里,显得格外珍贵和温暖。
苏小小一边吃,一边享受着神格雏形带来的那份奇特的感知。她能更清晰地“听”到楼下厨房里厨师用刀切菜的规律节奏,能模糊地“嗅”到远处园丁修剪草坪时青草汁液散发的微腥气息,甚至能隐约“感觉”到别墅入口处保安一丝不苟站岗时那近乎凝固的专注感。
这种感知的提升,让她对环境中的“异常”也变得更加敏锐。
就在她咬下第二个生煎包,感受着肉汁在口腔爆开的幸福感时,一丝极其微弱、却带着明确指向性的“窥视感”,如同细小的电流,轻轻拂过她的后颈皮肤。
不是恶意,更像是一种……冰冷的、不带感情的审视。
苏小小咀嚼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眼神却瞬间沉静下来,带着一种猎人发现猎物踪迹的锐利。她不动声色地微微侧头,眼角的余光如同最精密的雷达,快速扫过露台周围可能存在的观察点。
巨大的落地窗?后面是空无一人的书房。
精致的雕花栏杆?外面是开阔的庭院景观。
墙角装饰性的绿植?叶片茂密,但不足以隐藏设备。
屋顶?角度不对。
都不是。
那窥视感的来源……似乎是露台天花板角落,那个伪装成烟雾报警器的白色圆形装置?
苏小小心里了然。她慢条斯理地吃完生煎包,又喝了一大口咸豆浆,才像是吃饱了撑着活动脖子一样,自然地仰起头,目光状似无意地掠过那个“烟雾报警器”。
在普通人眼里,它平平无奇。
但在苏小小被神格雏形强化过的感知下,那装置外壳上极其细微的、用于拾音的蜂窝状小孔,以及镜头玻璃边缘那几乎看不见的、区别于普通塑料的反光涂层,都清晰地暴露了它的本质——一个集成了高清摄像头和麦克风的**监控探头**。
呵,果然。
顾冰块儿被气跑一次,林峰谈话无效后,就开始上物理监控手段了?效率真高。
苏小小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只是心里的小本本己经刷刷刷地翻开了新的一页。她甚至对着那个探头所在的方向,露出了一个极其灿烂、极其满足的笑容——嘴里还叼着半根油条,嘴角还沾着一点豆浆渍——然后,才若无其事地低下头,收拾起地上的外卖包装。
她拎着垃圾袋,推开露台门走回书房。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书房内部。巨大的书桌上方,嵌入式筒灯旁边?墙角艺术摆件不起眼的缝隙?书柜顶部边缘?几个同样伪装精妙、位置刁钻的监控点,如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瞬间被她强大的感知捕捉定位。
这覆盖率……堪比国家级安全屋了。
顾夜霆对她这个“契约观察员”的“保护”力度,还真是空前绝后。
苏小小心里冷笑,脸上却依旧平静。她走到书桌旁,将外卖垃圾丢进桌下的垃圾桶。目光扫过桌角那盅冷汤时,微微一顿。然后,她像是想起了什么,拿起手机,点开微信(刚注册的),找到了林峰的头像——一只线条简洁的鹰。
她手指飞快地打字:
> **苏小小:【林特助,麻烦跟厨房说一声,中午不用准备我的饭了。我点了外卖,烤羊肉串和锡纸花甲粉,味道可能有点冲,但保证在房间里吃,不开窗,不污染公共区域空气。严格遵守协议!】**
> **苏小小:【另外,书房那盅冷掉的汤,麻烦找人收走?放久了容易滋生细菌,影响顾总重要地方的‘洁净度’。样本#22:资源浪费与卫生隐患观察中。】**
消息发送成功。
苏小小几乎能想象到林峰看到消息时,那副金丝眼镜后面眉头紧锁、嘴角抽搐的精彩表情。她满意地放下手机。
监控?随便看。
她就是要让顾夜霆和林峰清楚地看到:她苏小小,该吃吃,该喝喝,该记录记录。所谓的监控和规则限制,在她眼里,不过是多了一个提供观察素材的窗口罢了。
她走到书桌后坐下,没有立刻开始整理观察笔记,而是闭上了眼睛。神格雏形带来的感知力被她主动调动、凝聚,如同无形的触须,缓缓探向那些隐藏在暗处的监控探头。
她的目标不是摧毁它们——那太低级,也浪费能量。她的目标是……感知它们的状态和背后的意图。
意念如同水银泻地。
第一个探头(露台):工作状态(开启),视角(广角覆盖露台大部分区域),拾音(开启,灵敏度中)。背后意图:监视观察员活动范围及外部接触(无人机?)。
第二个探头(书桌上方):工作状态(开启),视角(聚焦书桌区域),拾音(开启,灵敏度高)。背后意图:重点监控观察员工作(手机?电脑?笔记?)及通讯行为。
第三个探头(书柜角落):工作状态(开启),视角(覆盖书房入口及部分休息区),拾音(开启)。背后意图:监视出入人员及观察员在非工作区域行为。
……
每一个探头的状态、功能、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监控逻辑和顾夜霆(或其安保团队)的意图,都如同数据流般清晰地反馈到苏小小的意识中。
她甚至能模糊地感知到,这些监控信号最终汇聚的方向——别墅深处某个安保级别极高的房间。那里,或许有专业的安保人员轮班盯着屏幕,或许数据首接传输到顾夜霆本人的移动终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毕竟以顾夜霆的控制欲,他肯定想“亲眼”看看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女人到底在搞什么鬼。
苏小小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笑容。她缓缓睁开眼,那本无形的观察笔记在意识中自动翻开,停留在新的一页。指尖在虚空中划过,带着一丝冷冽的兴味:
> **样本#2(深化):无处不在的监控与“保护”**
> * **物理形态:** 高精度微型摄像头+拾音器,伪装形态多样(烟雾报警器、筒灯装饰、摆件缝隙等),覆盖范围(卧室、书房、露台等私人空间核心区域)。
> * **技术特征:** 高清成像(推测1080P+),广角覆盖,高灵敏度拾音,远程实时传输,云端存储(可能性高)。
> * **行为逻辑:**
> * **全方位监控:** 活动轨迹、社交接触(外部)、通讯行为、工作内容(手机/电脑?)、甚至面部表情与声音。
> * **信息收集:** 构建观察员(本人)的完整行为模型与意图分析。
> * **威慑与规训:** 通过制造“被凝视感”,潜意识引导对象行为符合监控者(顾夜霆)预期。
> * **掌控感维系:** 在物理隔离(御景园)失效后,采用技术手段重建信息掌控优势。
> * **人性折射:**
> * **控制欲的极端延伸:** 将对空间和行为的控制,深化至对个体私密信息的攫取。
> * **深层不安与猜疑:** 对不可控变量(本人)的强烈不信任,需通过持续监控获取“安全感”。
> * **权力技术的滥用:** 利用资源优势(技术、财力)践踏个体隐私边界,视为理所当然。
> * **对观察员影响:**
> * **生理层面:** 无首接影响(设备隐蔽)。
> * **心理层面:** 制造潜在压力(“被凝视感”),但观察员(本人)抗性MAX(轮回经验+神格雏形),反视为观察素材。
> * **行为层面:** 无实质性限制(该吃吃该喝喝该气人气人),但需在记录“敏感信息”(如神格笔记)时开启精神屏蔽(待测试)。
> * **结论:** 是样本#1(冰冷套房)在信息维度的深度延伸与强化,共同构成“精英牢笼”的完整体系。是研究目标人物(顾夜霆)控制欲形态与安全焦虑的绝佳窗口。监控行为本身,即是最具讽刺意味的“人性样本”。
> * **应对策略:**
> 1. **无视大法:** 保持原有行为模式,该干嘛干嘛,将监控者视为空气(或免费行为记录员)。
> 2. **反向利用:** 主动展示特定行为(如点外卖、记录样本),传递“我无所畏惧”信号,刺激监控者情绪,观察其反应(样本#14的延续)。
> 3. **技术屏蔽(待开发):** 寻找或开发干扰监控信号的精神力技巧(参考第72次轮回“心灵遮断”)。
> 4. **终极嘲讽:** 在确定监控者身份后(如顾夜霆),首接对着镜头进行“人性分析报告”(高风险,高收益,慎用)。
记录完毕,苏小小感觉神清气爽。监控?不再是束缚,而是送上门的观察素材!她甚至有点期待顾夜霆通过监控看到她点烤羊肉串和锡纸花甲粉时的表情了。那一定……很有趣。
她拿起手机,看了一眼时间。距离那个所谓的“礼仪特训”还有不到半小时。
嗯,样本#20(上流社会行为规范驯化流程)的观察活动,即将开始。
她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对着书房天花板上某个隐藏的探头方向,露出了一个极其标准的、八颗牙的、充满了“职业假笑”感的灿烂笑容,甚至还挥了挥手,用口型无声地说道:
“早啊,监控员先生们,今天也要好好工作哦~ 样本收集,靠你们了!”
说完,她哼着不成调的小曲,脚步轻快地走向浴室。今天要去“观察”礼仪大师,得稍微收拾一下,至少……把豆浆渍洗掉?
至于那些隐藏在暗处的眼睛?
苏小小表示,爱看看去。
她可是首席人类行为观察员,被看几眼,就当是付点“场地观察费”了。
很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