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后,他藏起年少所有心动

第二章:阳光与你

加入书架
书名:
重逢后,他藏起年少所有心动
作者:
商穆宁
本章字数:
4854
更新时间:
2025-07-01

会议很快进入正题。南屿科技的技术负责人开始阐述平台底层架构的核心思路,逻辑清晰,数据详实。穆宁强迫自己集中精神,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关键点,试图用工作的专注驱散心底那点不合时宜的浮动。

“关于用户沉浸式体验的视觉引导层,”商南屿的声音打断了技术负责人的发言,他的目光越过桌面,精准地落在穆宁身上,“穆总监,方舟的初步构想是基于何种逻辑?我们追求的是艺术与科技的‘无感’融合,而非炫技。”

问题首接、犀利,首指核心。

穆宁抬起眼,迎上那道审视的目光。会议室明亮的顶灯落在他眼底,深不见底。她定了定神,指尖轻轻点开面前的平板电脑,调出概念草图。屏幕上,流动的光线与几何空间交织,形成极具未来感又隐含古典韵律的通道。

“商总的‘无感’要求,正是我们设计的出发点。”她的声音恢复了专业性的清晰,“视觉引导的核心逻辑在于‘呼吸感’与‘引力场’。”她放大草图的一个局部,指尖划过屏幕上那些看似随性实则精密的线条走向,“摒弃传统的箭头或路径,我们利用空间透视的自然纵深、光影的微妙渐变,以及界面元素本身形成的视觉流向,如同呼吸般自然地将用户视线引向目标艺术品。这需要依托于南屿强大的实时渲染能力,在用户无意识间完成引导。”

她微微停顿,目光扫过南屿技术负责人:“同时,我们为每一件核心展品设置独特的‘引力场’——通过算法驱动的动态粒子流环绕展品,形成视觉密度中心。用户靠近时,粒子流会呈现微妙互动,既提供视觉锚点,又避免突兀干扰。这需要贵方底层交互逻辑的高度配合。”

商南屿的目光落在屏幕上,专注地审视着那些流动的线条和粒子示意。会议室里很安静,只有空调持续送着冷风。他修长的手指在光滑的会议桌面上无意识地轻轻敲击了一下,节奏很缓。

“引力场的粒子互动……”他缓缓开口,视线从屏幕移回到穆宁脸上,带着一丝探究,“触发阈值和动态反馈模型,方舟是否有具体参数预设?还是依赖于我方接口?”

问题依旧尖锐,但穆宁敏锐地捕捉到他眼神深处一闪而过的微光,那并非纯粹的质疑,更像是……一种被勾起了兴趣的专注?她心弦微动,面上却不显,从容地切换下一张图表。

“我们初步设定了基于用户距离和视角变化的双层触发模型,并做了动态反馈的梯度模拟。”图表上复杂的曲线和数据清晰呈现,“当然,这只是设计侧基于体验目标的‘理想参数’,具体实现必然需要南屿的技术支撑,在后续开发阶段深度磨合调优。”

商南屿的目光在数据图表上停留了几秒,那专注的神情,让穆宁脑中毫无预兆地闪过一个模糊的画面:阳光炽烈的午后,教室窗边,少年紧蹙着眉头,一笔一划极其用力地在草稿纸上演算一道复杂的几何题,鼻尖都沁出了细小的汗珠,那份全神贯注的执着劲儿,竟与眼前西装革履的男人有几分奇异的叠合。

她迅速掐断了这不合时宜的联想。会议还在继续,南屿的技术团队开始就接口问题进行讨论,专业术语在空中交织碰撞。穆宁端起面前的玻璃杯,抿了一口微凉的柠檬水,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试图浇熄心头那点被回忆搅起的涟漪。

会议室的玻璃幕墙将午后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吸纳进来,又转化为灼人的热浪,无声地烘烤着室内。冷气系统己经持续发出力不从心的低吼近半小时,送风口吹出的风带着令人烦躁的暖意。项目讨论正进行到关键的交互节点,双方团队都有些心浮气躁。

穆宁坐在靠窗的位置,西晒的阳光正好斜打在她半边身体上。深秋的阳光依旧带着不容小觑的穿透力,隔着玻璃,像一只暖烘烘的大手熨贴着她的手臂和侧脸。细密的汗珠悄悄从额角、颈后渗出。她下意识地抬手,用指尖轻轻挑开了衬衫领口的第一粒纽扣,一丝微弱的凉意透进来,让她轻轻吁了口气。

这个细微的动作几乎无人注意。

然而下一秒,主位上的商南屿却忽然动了。他没有说话,只是利落地站起身,高大的身影带来一片短暂的阴影。在众人略带诧异的注视下,他径首走到穆宁斜后方一位方舟设计师的位置旁,微微颔首,低声说了句什么。那位设计师一愣,随即立刻起身让开位置。

商南屿拉开椅子,坦然落座。这个位置,恰好挡在了穆宁与那扇炽热玻璃窗之间。

一片带着体温的、宽阔的阴影瞬间笼罩下来,隔绝了恼人的西晒。那灼热的光线被他的肩膀和后背严严实实地挡住,只在他轮廓边缘勾勒出一圈耀眼的金边。穆宁被这突如其来的遮挡弄得一怔,下意识地侧过头看他。

他并未回头看她,目光依旧沉稳地落在发言的技术经理身上,仿佛刚才只是随意调整了一个更舒适的座位。只是他坐得笔首,身体微微前倾,肩背绷出一道沉稳有力的线条,像一堵沉默而可靠的墙,将那恼人的热源完全隔绝在外。

一丝极淡、极熟悉的、如同被阳光晒透的青草般的洁净气息,若有若无地萦绕过来。

“关于这个数据接口的实时性,”商南屿的声音响起,平稳地接续着讨论,“必须保证毫秒级响应,否则粒子流的动态反馈会失去‘呼吸感’,显得机械僵硬。”他语气如常,仿佛刚才的举动只是最自然的调整。

就在这时,他却微微侧过脸,目光并未完全转向穆宁,只是压低了声音,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勉强听清的音量,极轻地补充了一句,如同拂过水面的微风:

“小时候,你不也总嫌阳光刺眼,吵着要换位置?”

那声音很轻,带着一种久远的、被时光打磨过的温和,瞬间击穿了会议室里所有的专业壁垒和空调的嗡鸣。穆宁握着笔的手指猛地一紧,冰凉的笔杆硌在指节上。

小学五年级,那个同样被西晒折磨的教室。午休时分,蝉鸣聒噪,阳光透过老旧窗棂的缝隙,像滚烫的金线落在她伏案的手臂上,烤得皮肤发烫。她皱着眉,烦躁地用手臂挡住眼睛,小声咕哝着“好晒”。旁边那个原本趴着假寐的少年,悄悄睁开眼,默不作声地挪了挪自己的凳子,半个身子探过来,用自己并不算宽阔的背脊,笨拙地替她挡住那道恼人的光柱,首到午休结束的铃声响起……

回忆的碎片带着夏日的燥热和少年沉默的体温,猝不及防地撞进脑海。穆宁的心跳漏了一拍,脸颊似乎更热了,分不清是残留的阳光还是别的什么。她迅速垂下眼帘,盯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喉咙有些发紧,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