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途

第12章 晨雾

加入书架
书名:
乡途
作者:
猎猫
本章字数:
6980
更新时间:
2025-07-09

山里的夜沉得早,静得也早。

由于刚进村,方启明一行人也没个落脚点,索性全部挤在村部的宿舍里,刚修的村部大楼,刚好有三间空的值班宿舍。

方启明躺在村部宿舍那张崭新的、却硬得硌人的木板床上,翻来覆去。窗外浓得化不开的夜色里,偶尔传来几声短促的犬吠,更衬得这寂静如同实体,沉沉压在胸口。相机里那片被剥开的山体,井台边李老三梗着的脖子,王富贵涨红着脸吼出的“没办法”,还有坡下木屋里老阿婆浑浊麻木的眼神……像无数块冰冷的碎片,在他脑子里反复冲撞、切割。那盆塑料绿萝在黑暗的窗台上,模糊地反射着一点微光,虚假得刺眼。

隔壁床铺传来石海翻身时木板受压发出的轻微“吱呀”声,规律而克制,如同他本人。再远一点,苏禾房间的方向,则是一片死寂。

方启明索性坐起身,摸索着拧亮了床头一盏光线昏黄的小台灯。惨白的光晕只照亮眼前一小圈。他拿起枕边那个厚实的笔记本,翻开,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来之前对竹溪乡“生态资源与特色产业发展”的各种构想、数据摘抄。他提起笔,笔尖悬在空白页上,却久久落不下去。那些漂亮的规划、的产值预测,此刻在眼前这浓稠的黑暗和脑子里那些冰冷的碎片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甚至有些可笑。

他最终只是在纸页的最上方,用力写下了几个字:“水,路,人。”墨水洇开一点,像一滴沉重的叹息。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浓墨般的夜色开始稀释,透出一种沉沉的青灰色。远处,一声嘹亮的、带着浓重乡音的公鸡啼鸣,如同投石入水,瞬间划破了山村凝滞的寂静。

天,终于还是亮了。

方启明几乎是和石海同时推开宿舍门的。山间清晨湿冷的空气带着浓重的水汽和草木清气扑面而来,瞬间让人打了个激灵。浓雾依旧未散,丝丝缕缕缠绕着村部崭新的白瓷砖墙和远处黛青色的山峦轮廓,一切都笼罩在一种朦胧的灰白里。

石海穿着他那身洗得发白的旧作训服,领口袖口磨得起了毛边。他站在宿舍门口那块小小的水泥空地上,活动着手腕脚踝,动作简洁有力,带着军人特有的刻板。他没有看方启明,只是沉默地开始做一套部队里的基础操练。俯卧撑,深蹲,动作标准得如同尺子量过,手臂和腿部的肌肉在单薄的布料下绷紧、贲张。汗水很快从他紫铜色的额角渗出,混合着空气中的水汽,在微光下闪着光。他的呼吸平稳悠长,每一次发力都带着一种沉默而强悍的劲道,仿佛在用这种方式,对抗着这片土地施加于身心的沉重粘滞。

方启明站在门廊下,看着石海那沉默却充满力量感的身影在浓雾中起伏。他深吸了一口湿冷的空气,肺部被那股清冽刺得微微发痛,却也带来一丝短暂的清明。

“方专家,石专干,早!”一个清脆又带着点怯生生的声音传来。苏禾也起来了,端着个搪瓷脸盆,里面放着毛巾牙刷,站在她自己宿舍门口。她显然也没睡好,眼下带着淡淡的青影,但眼神还算清亮。头发简单地扎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她换下了昨天那件沾满泥点草汁的外套,穿了件干净的浅灰色薄毛衣,显得单薄又利落。

“早,小禾。”方启明点点头,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些。

石海刚好做完最后一组俯卧撑,利落地起身,抹了把脸上的汗,朝苏禾方向微不可察地点了下头,算是回应。

“去李家小炒吃点东西吧?王叔……王村长说那里管早饭。”苏禾提议道,声音在空旷的清晨里显得格外清晰。

三人踩着湿漉漉的水泥路,走向斜对面的小饭馆。雾气浓重,几步之外就看不清人影,只有脚下硬实的地面和远处村口篮球场那圈刺目的红色塑胶边线,在灰白中固执地提示着“新”的存在。路上遇到几个早起的村民,大多是老人,或佝偻着背慢吞吞走着,或蹲在自家新楼门口,就着一个破旧的搪瓷盆洗漱。他们看到这三位“干部”,眼神里带着好奇、探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远远地就避开了目光,或者干脆转过身去。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静默,只有他们三人的脚步声和远处传来的、隐约的挑水扁担的“吱呀”声,单调地重复着。

推开“李家小炒”的玻璃门,一股混合着隔夜油烟、水蒸气和劣质洗涤剂的味道扑面而来。店里空空荡荡,只有老板娘,一个围着油腻围裙、面色疲惫的中年女人,正用一块看不出本色的抹布用力擦着一张油腻的方桌。

“老板娘,三份早饭。”苏禾熟络地用本地话招呼道。

“哦,干部们来了,坐坐坐。”老板娘抬头,脸上挤出笑容,动作麻利地收了抹布,转身进了后厨。很快,端出来三个粗瓷大碗,里面是热气腾腾、但熬煮得有些过头的白粥,米粒都开了花,水水的。外加一小碟黑乎乎的咸菜疙瘩,和几个表皮粗糙、颜色发暗的馒头。

方启明舀了一勺粥,刚送到嘴边,牙齿就“咯噔”一声,咬到了一粒细小的砂砾。他不动声色地把砂砾吐在桌边,再喝,粥水寡淡,带着一股说不清的、像是水管里残留的铁锈味,远不如山间清晨的空气那般清冽。他皱了皱眉,放下勺子。

石海似乎毫不在意,端起碗,呼噜呼噜几口就把一碗粥灌了下去,动作迅速,带着一种解决任务的干脆。然后拿起一个馒头,掰开,里面颜色还算白,但质地发硬。他塞进嘴里,用力咀嚼着,腮帮子鼓起坚硬的线条。

苏禾小口喝着粥,秀气的眉头也微微蹙起,显然也尝出了味道的不对。她看看方启明,又看看埋头啃馒头的石海,欲言又止。最终只是默默地夹了一小块咸菜,放进嘴里慢慢嚼着。

门“哐当”一声被推开,带进一股湿冷的雾气。王富贵裹着一件半旧的深蓝色棉袄,缩着脖子走了进来。他脸上带着宿醉般的浮肿和倦意,眼袋耷拉着,但一看到他们三人,立刻又习惯性地堆起了那副热情洋溢的笑容。

“哎呀!三位同志起得真早!辛苦辛苦!”他拖过一张塑料凳,一屁股坐下,凳子发出一声呻吟,“老板娘,给我也来碗粥!”他搓着手,哈着气,目光在三人脸上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方启明面前那碗几乎没动的粥上,笑容微不可察地僵了一下,随即又化开,“咋?方专家,这山里的糙米粥,喝不惯?”

“没有,挺好。”方启明淡淡应了一句,拿起那个发硬的馒头,学着石海的样子掰开,小口吃着,尽量忽略那寡淡和沙砾感。

王富贵嘿嘿笑了两声,接过老板娘端来的粥,也不怕烫,呼噜喝了一大口。“这米,是咱们自己地里种的!就是这水……”他咂咂嘴,带着点无奈,“唉,老井的水,沉一沉,煮开了喝,也没啥大事!咱祖祖辈辈都这么过来的!干……干净!”像是为了证明,他又狠狠灌了一大口。

方启明没接话,只是默默地吃着馒头。

“王村长,上午我们怎么安排?”苏禾适时地打破了短暂的沉默,声音清亮。

“啊?哦!”王富贵放下碗,抹了把嘴,“方专家,您看呢?是先在村部熟悉熟悉情况?还是……”他看向方启明,眼神里带着询问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方启明咽下最后一口干硬的馒头,感觉那粗糙的质地一路刮擦着食道滑下去。他抬眼,目光透过玻璃门上凝结的水汽,望向外面依旧被浓雾封锁的山峦轮廓。

“分组吧。”方启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清晰,“效率高点。”

他转向苏禾:“小苏,你对本地情况熟悉些,跟我去村部档案室。我想再看看乡里历年水文、山林资源普查的记录,还有之前关于引水、修路申请的报告底稿。”他的目光沉静,“总得弄清楚,卡在哪里。”

苏禾立刻挺首了背,用力点头:“好的方专家!档案室钥匙在我这儿,李副乡长昨天给我的!”她脸上闪过一丝被委以重任的光彩,迅速从口袋里摸出一串叮当作响的钥匙。

方启明又看向石海。石海己经吃完了他的馒头,正端起粗瓷碗,把里面最后一点粥水喝干净,碗底朝天。他放下碗,动作利落,目光迎向方启明,无声地等着指令。

“石海同志,”方启明看着他那双沾着泥点、鞋带系得一丝不苟的黄胶鞋,“麻烦你,再去后山那片盗伐点看看。仔细点,有没有遗漏的线索,比如脚印、车辙印、丢弃的工具……特别是通往山外的路,哪条最可能被利用。另外,”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留心一下,看看能不能碰到巡山护林的,或者……其他可能知情的人。”他刻意加重了“可能知情”几个字。

石海沉默地点头,没有多余的话,眼神锐利如鹰隼,瞬间聚焦在任务上。他站起身,动作干脆利落,拿起靠在桌边那个半旧的军用挎包,往肩上一甩。那沉甸甸的挎包撞在他厚实的肩背上,发出轻微的闷响。

“哎,石专干,山里头雾大路滑,当心点!”王富贵连忙跟着站起来,脸上堆着关切,“要不要找个人给你带路?村东头赵老二……”

“不用。”石海打断他,声音不高,却斩钉截铁。他己经迈开步子,那双黄胶鞋踩在饭馆油腻的水泥地上,发出沉稳的“嗒、嗒”声,几步就推开了玻璃门,身影迅速融入了门外浓重的灰白雾气里,消失不见。那份沉默的决绝和行动力,让王富贵张着嘴,后面的话卡在了喉咙里。

“那……那方专家,小苏,你们去档案室?需要啥,随时叫我!”王富贵转向方启明和苏禾,脸上的笑容又热络起来。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