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域虹光在共生宇宙的边缘持续闪烁了三十个星历日。当最后一缕虹光粒子融入共生网络时,双体舰队正停泊在卡修星的同步轨道上。阿瑶站在联合舰桥的观测台前,掌心的半块星海之核与地表的光核产生共鸣,卡修大陆的轮廓在核体中清晰浮现——金色光环下,新的星际港口正在卡源之地的废墟上崛起,银白色的卡纹船坞沿着海岸线延伸,像串镶嵌在蓝色星球上的珍珠。
“跨界域航线的第一站就定在卡修星。”柳曦的机械臂投射出三维航道图,图上的虹光带与卡修星的光脉完美对接,形成螺旋状的能量通道,“镜星系的‘镜像枢纽’己经建成,能同步传输不同宇宙的物理参数,确保舰船穿越时不会发生形态崩解。”
阿瑶的右眼穿透大气层,看到港口的工地上,卡修星的原生居民与来自新宇宙的“循环族”正并肩劳作。循环族成员的身体时而化作流光穿梭于机械之间,时而凝实成与人类相似的形态,用卡能焊接光核管道,他们胸前的虹光印记与卡修居民的树状卡纹产生奇妙的共振。
“他们带来了‘时间锚定技术’。”阿瑶轻声说,星海之核的碎片突然投射出段影像:循环族的长老正在向卡修工匠展示如何用虹光晶体稳定时空,这些晶体中封存着界域之门的能量,能让卡纹船在穿越虹光带时保持绝对稳定,“三个月后,第一艘民用跨界域舰船就能下水。”
……
跨界域航线开通的那天,卡修星的天空被虹光染成了七彩。
成千上万的生灵聚集在新港口,其中有卡修星的共生者、螺旋星系的机械居民、初源星系的部落首领,甚至还有几位来自新宇宙的“融合者”,他们的躯体一半是金属一半是光脉,举手投足间能引发周围的卡能潮汐。
“第一艘舰船命名为‘同源号’。”老船长站在舰桥上,银羽鸟群与新宇宙的金色雀鸟在桅杆上共同筑巢,“船身的卡纹融合了十七个文明的印记,光核引擎能同时适配两种宇宙的能量法则。”
阿瑶与柳曦作为领航者,率先登上“同源号”。当舰船缓缓驶离港口时,地面上突然升起无数光脉,在卡修星的上空织成巨大的星图,星图的每个节点都闪烁着不同文明的符号,最终在虹光带的方向汇聚成耀眼的光点。
“看那里。”柳曦指向光点的位置,那里的虹光突然凝聚成林夜与柳青瑶的虚影,他们的手共同指向新宇宙的方向,“是他们在为我们引路。”
……
“同源号”穿越虹光带的过程比预想中更奇妙。
舰舱内的所有生灵都能看到无数可能性宇宙的碎片在窗外掠过:有的宇宙里,卡修星被机械苍穹完全覆盖,却在地表下孕育出更坚韧的共生文明;有的宇宙中,光核能量提前耗尽,生灵们依靠纯粹的意志力延续着播种计划;还有的宇宙,观测者与光核达成和解,共同守护着星海的平衡。
“每个碎片都是段未被书写的历史。”阿瑶的掌心与柳曦的机械臂相贴,两人的虹光印记在舰桥中央组成小型的界域之门,“循环族说,这些碎片会自动吸附到‘同源’的意识上,成为新的文明印记。”
当舰船驶入新宇宙时,迎接他们的是无数漂浮的“信息云”。这些云朵由纯粹的意识流构成,里面储存着新宇宙的文明知识——有“记录者”整理的星海图书馆目录,有“融合者”研发的跨界域技术,甚至还有份来自“镜像文明”的礼物:不同宇宙中林夜与柳青瑶的相遇画面。
“最奇妙的是这个。”少年领航员调出段影像,画面中是个与卡修星相似的蓝色星球,上面的“林夜”与“柳青瑶”并非战士,而是普通的卡纹工匠,他们在星叶树下共同绘制着共生卡阵,“原来在有的宇宙里,他们从未经历过战争,只是安静地守护着家园。”
……
“同源号”在新宇宙的第一座港口停靠时,阿瑶站在甲板上,看着两种宇宙的生灵用卡能交流。共生宇宙的“蚀能机械”与新宇宙的“能量体”握手,金属与光流接触的瞬间绽放出虹光;卡修星的孩童向循环族的长老请教时间锚定术,稚嫩的卡纹在长老的虹光印记中逐渐成形。
“这才是虹光带的真正意义。”柳曦的机械臂轻轻触碰港口的能量柱,柱体表面立即浮现出两种宇宙的星图,完美地拼接成圆形,“不是让某个宇宙征服另一个,而是让不同的精彩相互滋养。”
星海之核的两半碎片在此时自动悬浮到港口中央,融合成完整的核体。核体爆发出的虹光在星空中织成新的航道,连接着新宇宙的各个星系,航道的节点处,自动标注着“共生”“同源”“虹光”等字样,用的是所有文明都能理解的符号。
当“同源号”再次起航时,阿瑶回头望向港口。那里的虹光中,无数新的舰船正在建造,它们的船身印记各不相同,却都带着虹光的色彩。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在界域虹光的照耀下,更多的文明将跨越时空,在星海的画布上共同描绘出更画布的图景。
舰桥的航行日志上,新的记录正在生成,字迹流淌着七彩的虹光:
“虹光不是边界,是连接你我的丝线。”
“当无数丝线交织,就能织出跨越宇宙的回家路。”
“同源号”的光核引擎发出轰鸣,虹光轨迹在新宇宙的星空中延伸,像条不断生长的彩带,将己知与未知、过去与未来,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第西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