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官场风云录

第16章 新的机遇来临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之官场风云录
作者:
醉里挑灯且看剑
本章字数:
6842
更新时间:
2025-07-09

青林镇工业园区的新标志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个大字下方,是"青林生态产业园区"的新名称。周明远站在牌子前,满意地看着工人们拆除最后一块老厂区的锈蚀管道。

"周镇长,光伏板安装进度己经超过70%,预计下个月就能并网发电。"园区管委会主任小跑过来汇报,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下晶莹剔透。

周明远点点头:"环保部门的验收安排好了吗?"

"安排好了,下周一来。不过..."主任压低声音,"听说县环保局换了新局长,是张书记的人。"

周明远眯起眼睛。自从塑料厂项目被否决后,张书记明显加强了对青林镇的"关注"。先是调整了分管副镇长,现在又换了环保局长...好在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己成气候,不是那么容易否定的。

"按计划准备,不必担心。"周明远拍拍主任的肩膀,"对了,那家锂电池回收企业的手续办得怎么样了?"

"基本妥了,就等您最后签字。"

回到办公室,周明远刚拿起锂电池项目的文件,电话就响了。屏幕上显示"林雨晴"三个字,让他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明远,猜猜我在哪?"电话那头,林雨晴的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这个点...应该在教室上课吧?"周明远看了眼手表,上午十点半。

"错!我在省政策研究室!被临时借调来参与乡村振兴课题研究!"

周明远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真的?太棒了!"省政策研究室是省委的核心智囊机构,能被借调说明林雨晴在校表现极为出色。

"为期一个月,跟我的专业方向特别契合。"林雨晴的声音轻快得像只小鸟,"而且...我可以在课题中融入青林镇的实践案例。"

周明远立刻明白了她的言外之意——这是为青林镇争取上级关注的好机会!"需要什么材料尽管说,我让党政办全力配合。"

"嗯!对了..."林雨晴突然压低声音,"我在资料室看到一份关于全省工业园区污染整治的内部通报,德鑫化工厂被列为典型案例,但处理结果一栏居然是空白的..."

周明远握紧了手机。德鑫的问题居然引起了省里注意,却被人为压下了?这背后的水比他想象的还深!

"小心点,别引起注意。"他轻声叮嘱,"周末还回来吗?"

"回!课题组长特批我周末可以回家。"林雨晴的声音又恢复了轻快,"想吃什么?我从省城带。"

"你回来就行。"周明远的声音柔软下来,"我想你了。"

电话那头短暂的沉默后,是一声轻轻的:"我也是。"

挂掉电话,周明远发了会儿呆。异地恋比他想象的难熬,尤其是习惯了每天见面后。但他为林雨晴的成长感到骄傲——前世的她连施展才华的机会都没有,今生却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正想着,办公室门被敲响。周德海书记不请自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小周啊,县里通知,要推荐一名青年干部参加全省优秀青年干部选拔。"周德海的表情有些复杂,"我考虑了一下,决定推荐你。"

周明远一时没反应过来。全省青干选拔是晋升快车道,往年这种机会周德海都是留给亲信的。

"谢谢书记栽培。"周明远谨慎地问,"有什么具体要求吗?"

"自己看吧。"周德海放下文件,"不过我得提醒你,选拔过程很严格,还要去省委党校封闭培训三个月。镇里的工作..."

"我会安排好。"周明远快速浏览着文件,"如果选上,对镇里也是好事。"

周德海哼了一声:"别高兴太早。听说这次有几百人竞争,最后只选二十人。"

周德海离开后,周明远立刻拨通了林雨晴的电话,但想了想又挂断了——这消息还是当面告诉她比较好。转而打给财政所长老王,询问刘志强账目的调查进展。

"周镇长,有新发现。"老王的声音透着紧张,"那家空壳公司的银行流水显示,有五十万转到了一个叫'德财投资'的公司,而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是...张书记的妻弟!"

周明远心头一震。果然如此!刘志强和马德才贪污的工业园区资金,最终流向了张书记的家人!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德鑫化工厂的问题一首被压着不处理。

"证据链完整吗?"

"还差一点。银行那边不肯提供原始凭证,说是需要纪委正式函件..."

"别急,慢慢来。"周明远思索片刻,"我可能要离开三个月,参加青干班培训。这事你继续暗中调查,但一定要谨慎,只向我一个人汇报。"

挂掉电话,周明远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工业园区。阳光下的新厂房闪闪发光,与记忆中那个污染严重的旧园区形成鲜明对比。这一世,他确实改变了很多,但真正的硬仗才刚刚开始。

周末,周明远开车去省城接林雨晴。省委党校门口,她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牛仔裤,马尾辫在风中轻轻摇晃,比三个月前更加自信从容。

"周镇长!"看到他的车,林雨晴小跑过来,拉开车门就给了周明远一个拥抱。

"想我了?"周明远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

"嗯!"林雨晴用力点头,然后神秘地从包里掏出一个U盘,"猜猜这是什么?"

"省政策研究室的内部资料?"

"不止!"林雨晴压低声音,"全省工业园区污染整治的完整名单,包括那些被压下的案例...德鑫化工厂的问题比我们知道的还严重!"

周明远握紧了方向盘。这份资料太关键了!不仅能印证他们的调查,还可能成为扳倒保护伞的关键证据。

回青林镇的路上,林雨晴详细讲了在省政策研究室的见闻,周明远则分享了青干选拔的好消息。

"太好了!"林雨晴兴奋地拍手,"这样你就能来省城培训三个月,我们可以经常见面了!"

"前提是能选上。"周明远笑着摇头,"竞争很激烈。"

"你一定能行!"林雨晴信心十足,"对了,课题组长很欣赏我,说毕业后可以考虑留用..."

周明远心头一紧。留在省城?那他们岂不是要长期异地?但看着林雨晴发亮的眼睛,他不忍心泼冷水:"这是好事啊,省里的平台更大。"

察觉到他的犹豫,林雨晴握住他的手:"不管在哪工作,我们都会在一起的。"

回到镇上,周明远带林雨晴参观了工业园区的最新进展。光伏板整齐排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新建的标准化厂房里,工人们正在安装设备。

"真难想象半年前这里还是污染重灾区。"林雨晴感慨道,"明远,你做到了!"

"是我们做到的。"周明远纠正她,"没有你整理的资料和数据分析,转型不会这么顺利。"

晚上,周明远亲自下厨,做了林雨晴最爱吃的红烧鱼。饭后,两人窝在沙发里一起看工业园区的新规划图,林雨晴不时提出建议——省政策研究室的经历让她对产业政策有了更深的理解。

"对了,这个给你。"周明远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

林雨晴打开,是一支万宝龙钢笔:"太贵重了!"

"省政策研究室的未来大笔杆子,怎么能没有好笔?"周明远笑道,"刻了你名字的缩写。"

林雨晴眼眶微红,小心地抚摸着笔身上的刻字:"我会用它写出最好的政策建议,帮你在青林镇实践。"

夜深了,周明远送林雨晴回宿舍。月光下,两人的影子长长地拖在地上。分别时,林雨晴突然踮起脚尖,在周明远耳边轻声说:"下次见面,我有个重要决定告诉你。"

"现在不能说?"周明远好奇地问。

林雨晴狡黠地眨眨眼:"保密!"

一周后,周明远顺利通过了青干选拔的初试,成为五十名入围者之一。接下来是三个月的封闭培训和最终考核。临行前,他召集了几个信得过的部下,秘密布置了继续调查的任务。

"记住,安全第一。"周明远再三叮嘱,"有任何异常立刻通知我。"

党政办为周明远举行了简单的欢送会。周德海出人意料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夸赞周明远是"青林镇的骄傲",还亲自送他上车。

"小周啊,好好表现。"关上车门前,周德海压低声音,"张书记很关注这次选拔。"

周明远心头一凛。张书记"关注"的事,往往别有深意。但此刻,他只能点头应下。

车子驶出镇政府大院时,周明远回头望了一眼。这座不起眼的小楼,承载了他重生以来所有的奋斗与成长。而现在,他将迈向更广阔的舞台。

三个月的培训不会轻松,但想到周末能见到林雨晴,周明远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说的"重要决定"会是什么呢?无论是什么,他都己经准备好与她一起面对。

车子驶上高速公路,窗外的景色飞速后退。周明远打开手机,看到林雨晴刚发来的信息:"培训基地门口见!我请了半天假来接你。PS:那个决定,我改主意了,今晚就告诉你~"

周明远笑着回复:"迫不及待。我也有一堆事要告诉你,包括德鑫的最新发现..."

阳光透过车窗洒在文件袋上,里面装着青林镇的工作总结和未来规划。无论走到哪里,他始终记得自己从哪里出发,又为何出发。

那个曾经早逝的女孩,如今在省城等他;那个曾经失败的政治理想,今生正一步步实现。车轮向前,时光倒流又重启,唯有初心不变。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