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千秋回到公司后,没有立刻做出决定。他把ZS-TECH的样品、技术文档和工厂考察记录都锁进了办公室的保险柜里,只留下一份简要报告给采购部做初步评估。他知道,眼下最要紧的不是急于选边站队,而是掌握主动权。
“老板,老供应商那边又发来消息了。”李凯推门进来,“他们说如果我们不接受涨价,就彻底断供。”
辣千秋抬起头,眼神平静,“让他们等几天。”
“可我们的库存撑不了多久。”
“我知道。”他合上笔记本电脑,“但我们现在不能被逼着做决定。”
李凯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退了出去。
接下来的两天,辣千秋几乎没怎么休息。他让小林协助整理所有与ZS-TECH相关的资料,并安排法务团队对对方公司的合同条款进行逐条分析。与此同时,他还联系了几位在制造业圈子混迹多年的朋友,打听这家神秘公司的背景。
结果并不乐观。
“这家公司成立时间短,但资金流很稳,背后可能有大厂支持。”一位朋友在电话里说道,“我听说他们最近在接触好几家初创品牌,报价都很低,甚至低于成本价。”
“他们在烧钱?”辣千秋问。
“不排除这个可能。”
挂掉电话后,他盯着桌上那份合同草案,陷入了沉思。如果ZS-TECH真的是某个竞争对手的马甲,那他们现在的低价合作,很可能只是一个陷阱——等到MOJIAN完全依赖他们的供应链,再突然抬价或者断供,到时候损失最大的只能是自己。
但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老供应商己经明确态度,短期内不可能恢复供货。而其他备选供应商要么产能不足,要么质量不稳定,根本无法支撑MOJIAN目前的增长速度。
“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他在会议上对团队说,“既不能完全依赖ZS-TECH,也不能坐以待毙。”
“你的意思是?”小林问。
“我们先签一个小批量订单,试用他们的材料。”辣千秋缓缓道,“同时,我们要加快自主研发替代方案。”
“自主研发?”
“没错。”他点头,“我们不能再被动地依赖别人的供应体系。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建立自己的核心供应链壁垒。”
这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但辣千秋知道,这是唯一的出路。只有掌控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摆脱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局面。
会议结束后,他独自留在办公室,打开电脑,调出MOJIAN的产品设计图。他的目光落在一项关键材料的技术参数上,那是他们最早期的研发成果之一,也是ZS-TECH疑似抄袭的部分。
他拨通了一个电话:“王教授,我想请您帮个忙。”
王教授是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的专家,曾参与过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两人相识于一次行业论坛,之后偶尔也有交流。
“什么事?”电话那头传来略带沙哑的声音。
“我想启动一个新的材料研发项目,关于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稳定性优化。”
“你打算自研供应链?”
“是的。”
王教授沉默了几秒,“这个方向我做过一些研究,但难度不小。”
“我知道。”辣千秋语气坚定,“但我必须试试。”
挂断电话后,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压力像一座山一样压在他肩上,但他清楚,现在不是退缩的时候。
第二天一早,他召集了研发部门的核心成员,在会议室里布置任务。
“我们要在三个月内完成新材料的测试和验证。”他说,“目标是达到ZS-TECH现有产品的性能标准,甚至更高。”
“时间太。”有人提出质疑,“而且我们没有现成的数据基础。”
“那就从零开始。”辣千秋看着众人,“我不需要你们马上给出完美方案,只需要你们全力以赴。”
会议结束时,己是中午。他走出会议室,看到小林正站在走廊尽头等着。
“老板,我觉得你太冒险了。”她开门见山地说,“ZS-TECH那边还没搞定,你现在又要搞自主研发,万一两边都失败了怎么办?”
“失败是必然的。”辣千秋淡淡一笑,“问题是,你愿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小林愣了一下。
“你知道吗?”他继续说道,“我从广东跑到浙江,再从浙江到河南,最后又回到广东,这一路下来,每一次失败,都是因为我不够狠。”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些,“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不会再让别人决定我的命运。”
小林看着他,忽然明白了什么。她轻轻点头,“那我们就开始吧。”
接下来的几周,MOJIAN进入了高强度运转状态。研发团队日夜加班,采购部门一边应付ZS-TECH的催促,一边寻找潜在的替代供应商。市场部也开始调整营销节奏,为可能出现的供货波动做好准备。
辣千秋亲自参与每一个环节,甚至连生产线上的质检流程也亲自检查了一遍。
某天深夜,他坐在实验室里,手里拿着一块刚出炉的新材料样品。灯光下,表面依旧有些粗糙,但数据指标己经接近预期。
“还有提升空间。”他对身旁的小林说,“但至少,我们迈出了第一步。”
小林看着他疲惫却坚定的眼神,忍不住问:“你觉得,我们能赢吗?”
“我不知道。”他轻声回答,“但我知道,如果我们连试都不敢试,那就连赢的机会都没有。”
话音刚落,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封新邮件。
他点开一看,是ZS-TECH发来的正式报价单,比上次更低了百分之五。
他盯着屏幕看了几秒,然后按下删除键。
“别回了。”他对小林说,“从今天起,我们不再依赖任何人。”
夜色深沉,窗外的城市灯火闪烁。他站起身,走向窗前,望着远处的天际线。
风从玻璃缝隙中吹进来,带着一丝凉意。他握紧手中的样品,仿佛握住了某种希望。
而在千里之外的深圳,ZS-TECH的办公楼依然灯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