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倩盯着那封来自河南的合作终止函,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辣千秋站在窗边,沉默像一层厚重的雾气笼罩着整个办公室。
“我们得回应。”她开口,“不能让他们这么轻易就否定我们的材料。”
辣千秋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缓缓转身,走到会议桌前,将文件推到最中央。
“查。”他只说了一个字,语气却沉稳得让人安心,“从原材料开始,到生产流程、检测报告,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过。”
法务负责人点头,迅速安排人手展开调查。与此同时,MOJIAN的技术团队也开始重新抽检环保包装的样品,并联系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复核。
几天后,检测结果出来了——所有产品均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甚至在某些指标上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他们是在找借口。”林倩翻看着检测报告,眉头紧皱,“但为什么?”
辣千秋拿起报告,目光扫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最终停在了“送检单位”一栏。
“他们不是第一次和我们合作。”他说,“这次突然终止合同,背后一定有人推动。”
林倩心头一紧:“你是说……有人在针对我们?”
“不只是我们。”辣千秋把报告放下,“是环保这件事本身。”
消息传开后,舆论再次发酵。不少支持环保理念的网友纷纷发声,质疑河南方面的决定缺乏依据。一些媒体也开始跟进报道,试图挖掘背后的原因。
但辣千秋知道,光靠舆论远远不够。
“我们要做一件事。”他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让所有人看到真相。”
他召集公关团队,制定了一套全新的传播策略:公开所有检测数据、生产工艺流程、原料来源,甚至邀请公众代表参观工厂。
“我们要做的,不是辩解。”他对团队说,“是要让大家亲眼看见,环保不是口号,而是实打实的产品。”
首播当天,MOJIAN的工厂向公众开放。镜头里,一条条全自动生产线正在运作,工人们穿戴整齐,操作规范。讲解员一边引导观众参观,一边详细解释每一道工序的作用和环保意义。
“这些材料全部可降解。”讲解员拿起一个包装盒,“埋入土壤后,三个月内即可自然分解。”
首播间里,弹幕不断滚动。
【真的假的?】
【有检测报告吗?】
【这厂看起来挺正规啊。】
面对质疑,辣千秋亲自出镜,拿着最新的检测报告,一一解答问题。
“你们可以不信我。”他说,“但请相信科学数据。”
这场首播持续了两个小时,观看人数突破百万。许多原本持怀疑态度的网友,在看完首播后留言表示愿意支持。
“没想到真能做到这种程度。”
“看来是我们误会了。”
“这样的企业值得信任。”
与此同时,几家原本观望的企业也陆续发来合作意向书,希望引入MOJIAN的环保包装方案。
但辣千秋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
“他们不会善罢甘休。”他对林倩说,“这只是第一轮。”
果然,没过几天,又有一篇匿名文章在网络上流传,指责MOJIAN夸大其词,甚至暗示其存在财务造假行为。
“这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林倩看着文章内容,脸色凝重,“这是系统性的攻击。”
辣千秋接过手机,快速浏览了一遍文章内容,嘴角浮现出一抹冷笑。
“那就再加一把火。”他说,“把账目也公开。”
林倩愣了一下:“你要公开公司财务报表?”
“没错。”他点头,“不只是年报,还有每一笔支出明细,每一项成本构成。”
这个决定震惊了整个团队。
“这样会暴露太多商业机密。”财务总监劝阻道,“而且一旦公布,竞争对手就能掌握我们的运营模式。”
“如果连这点透明度都做不到,我们凭什么赢得信任?”辣千秋语气坚定,“环保不是生意,是责任。”
最终,MOJIAN发布了长达百页的《环保包装项目透明报告》,涵盖了产品研发、生产流程、检测数据、财务支出等多个维度。甚至连员工工资结构、水电能耗都一一列出。
这份报告一经发布,立刻引发了广泛关注。
有人惊叹于企业的坦诚,也有人质疑是否作秀。但更多的人开始认真思考:当一家企业愿意把所有底牌摊开时,它到底想证明什么?
“我想知道,他们的利润点在哪里?”一位网友留言。
很快,MOJIAN便在平台上做出了回应:所有环保产品的利润率低于传统包装材料,部分产品甚至处于微亏状态。
“这不是为了赚钱。”辣千秋在一场小型座谈会上说,“是为了改变这个行业。”
座谈会的视频被上传到各大平台,评论区瞬间炸锅。
【这才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原来环保是可以落地的。】
【有没有可能我也参与进来?】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MOJIAN的产品,哪怕价格略高一些。
而那些曾经质疑的人,也开始悄悄转变立场。
“我之前觉得他们在炒作。”一位博主在视频中坦言,“现在看,是我错了。”
就在局势逐渐明朗之际,一封来自浙江的合作邀约悄然抵达。
“我们愿意试用你们的环保包装。”对方在邮件中写道,“前提是,你们能提供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
辣千秋看着邮件内容,轻轻一笑。
“走吧。”他对林倩说,“下一步,浙江。”
他起身走向会议室,身后是一整面墙的地图,上面标注着全国数十个环保项目的推进进度。
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照在那些星星点点的标记上,仿佛某种无声的承诺。
他没有停下脚步,只是低声说了一句:
“要让世界相信你,先要让自己无所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