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知夏雷厉风行的安排与李卫国不计成本的运作下,这支即将远征华尔街的“孤军”,其粮草——资金的出海过程,远比想象中更加顺利和高效。
李卫国动用了他从业十数年来积累的所有人脉和灰色渠道,将林渊那三百五十万人民币,巧妙地包装成数家不同贸易公司的“海外设备采购款”,在短短两天之内,分批次、多渠道地兑换成了约五十万美元的现汇。
而秦知夏则通过其家族在瑞士的深厚关系,为林渊开设了一个匿名的、受到最高级别隐私法案保护的瑞士信贷银行交易账户。
这个账户的权限之高,甚至可以首接与瑞信的顶级交易员对话,获取第一手的市场分析,当然,林渊并不需要。
当最后一笔资金,如涓涓细流汇入江海,成功抵达那个位于阿尔卑斯山脉深处的瑞信账户时,账户余额最终定格在一个数字上:501,342.78 USD。
林渊知道,万事俱备,东风己至。
“渊哥,这……这就成了?”王凯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他全程见证了这番操作,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被刷新了。
普通人眼中难如登天、甚至可能涉及法律风险的资金出海问题,在林渊这里,仿佛只是打了一场游戏,轻松写意地就通了关。
林渊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个代表着“弹药”的数字,淡淡一笑,那笑容里有一种洞悉世事的通透:“凯子,记住。当你能为别人创造他们无法拒绝的价值时,全世界的规则,都会为你让路。”
无论是对李卫国那堪比“救命之恩”的指点,还是与秦知夏这种基于共同野心的“强强联合”,其本质,都是一场精准的价值交换。
而他林渊,最大的、无可替代的价值,就是他脑中那个领先整个世界十年的未来剧本。
这次高效而隐秘的合作,也让林渊和秦知夏的关系,从最初单纯的学术欣赏和好奇,向着“命运共同体”的准盟友关系,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酒店套房的露台上,秦知夏端着一杯咖啡,看着林渊的侧影,晚风吹起她的长发,眼神中充满了探究与迷离:“林渊,我真的越来越好奇,你到底是什么人?
你的这些知识、判断力,甚至是对人心的算计,根本不像是一个二十岁的大学生,反而像一个……在资本市场里厮杀了半生的老怪物。”
林渊迎着她那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目光,没有回避,反而半开玩笑地说道:“如果我说,我是从十年后重生回来的,你信吗?”
空气瞬间安静下来。
秦知夏漂亮的眸子先是闪过一丝错愕,随即,她非但没有觉得荒谬,反而认真地思索了片刻,然后莞尔一笑,那笑容如月光下的昙花,绽放出难得的俏皮与释然。
“我信。”她轻轻抿了一口咖啡,语气却无比笃定,“因为,除了这个解释,我想不到任何其他的可能了。否则,无法解释你身上发生的这一切。”
两人相视一笑,一种无需言明的、更高维度的默契,在清冷的空气中悄然滋生、蔓延。
他们是同一种人,天生就为巅峰的博弈和无尽的征服而生。真假,有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看到了那个共同的目标。
当然,资金出海的过程也并非毫无波澜。
其中最大的一笔汇款,因为金额刚好触碰到了某个临界值,触发了银行总部的反洗钱自动预警系统,被风控部门暂时冻结。
就在李卫国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以为计划要功亏一篑时,林渊却只是让他不慌不忙地给银行监管部门递交了一份他早己准备好的、关于“进口德国精密光学仪器”的采购合同。
那份合同做得天衣无缝,从公司抬头、贸易条款,到仪器型号、海关编码、甚至连德国厂商的联系方式和签名都一应俱全,其专业程度和细节的完美,让银行最资深的合规部门经理都叹为观止,找不出任何破绽,只能迅速予以放行。
这种滴水不漏、仿佛早己预知一切的应变能力,更让全程关注此事的秦知夏,对林渊的评价,再次拔高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这个男人,不仅拥有颠覆性的宏观战略眼光,更具备魔鬼般的可怕执行细节。
他,不是将才,而是帅才。
一个天生的,即将向世界亮出獠牙的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