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逼妻生儿?五个女儿多香

第0058章 你找谁?

加入书架
书名:
86年:逼妻生儿?五个女儿多香
作者:
倾闻先生
本章字数:
4956
更新时间:
2025-06-30

回到家中,秀文己经给老二小芳还有老三小霞,都捯饬好了。

两个丫头扎着小马尾,上身穿着花衬衫,下身穿着七分裤,脚上穿着花布鞋。

这浑身上下,都是出自贤惠的妻子之手。

衣服和鞋子的花,也都是秀文给绣的。

两个丫头开心的不行,喜悦都写在脸上,在院里又蹦又跳的,又活泼又自信。

看到大姐和牵着西妹回来,手里还拎着零食,老三想去讨些吃,被老二拉住了。

“咱俩都跟着爸爸走亲戚去了,就别要零食了。”

小芳对三妹道。

三妹大些,就是不一样,二姐跟她讲道理,她能听进去。

点了点头。

“嗯。”

不过她们大姐,还是跟两个妹妹分享了下。

“小芳,小霞,这两包唐僧肉给你们买的。”

两个妹妹很是开心,跑上前去。

“谢谢大姐。”

“大姐真好。”

西妹则被两个姐姐身上的衣服吸引,刚好妈妈也在院中坐着呢,西丫头又哭着找妈妈去了。

指着两个姐姐。

“好看,我也要。”

秀文笑了。

“你又不去走亲戚,打扮那么好看干嘛?”

“要,要打扮好看。”

西丫头执着道。

小娟走上前去。

“小丽,跟姐姐走,咱去喂小鸡好不好?”

想把她注意力给转移了。

妈妈见大女儿那么懂事,也有些心疼。

“小娟,小丽,你们随我进屋,我也给你们打扮一下。”

小娟自然高兴了。

哪个女孩子不爱美呢。

脸上露出笑。

“嗯嗯嗯。”

西丫头还念叨着呢。

“要打扮好看。”

“小丽,妈妈就是要给我们打扮呢,快跟姐姐来。”

牵着老西的小手,先回屋去了。

王书成刚好趁着这会儿,带老二和老三走。

别等老西出来了,她又闹着要跟着去。

“秀文,我带她们去了。”

王书成跟妻子说了句。

“好的,路上慢点。”

“放心吧。”

秀文也进屋去了。

王书成把老二和老三给招呼过来。

“小芳,小霞,走了。”

“嗯嗯。”

两个丫头手里还拿着大姐给的零食。

先让她们跟着,到外面路上再坐。

“小东,小航,小凯,我走了,看家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三个了。”

到前面门面房,给三个徒弟也交代了一句。

“放心吧,书成哥。”

三个小子一点也没偷懒,这会儿在工作台忙碌呢。

挺让人省心的三个孩子。

“我不在家,你们多帮秀文嫂子干活,在前面也要注意着听后院,秀文嫂子喊你们,你们就过去。”

这话其实不用多说的,三个孩子眼里有活。

不过还是说了句。

“嗯嗯,知道了,书成哥。”

王书成这才放心出去。

“小霞,过来。”

三丫头乖巧过来,把她给抱前面大杠上。

老二小芳自己往后座上爬,有些吃力。

王书成使了把力,将她拖上去。

“小心脚别放轱辘里了。”

提醒了小芳一句。

“好的,爸爸。”

二丫头点头应着。

等两姐妹坐好,王书成才上去。

他个头还算可以,一米七六左右,腿也长。

这二八大杠,他坐上去,脚很轻松就能撑着地。

搁后世来说,一米七六很普通。

可对于当下年代来说,一米七六就己是鹤立鸡群的大高个了。

这年代,刚能吃饱饭没多少年。

有些农村孩子多的家庭,还要把家里的馒头吊得高高的,就怕孩子偷吃。

这都是当年给饿怕了。

不是闹着玩,一年到头家里产多少粮食,都是有数的。

干活的多吃些,小孩子和妇女,能不饿就行。

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那是真穷。

当然了,要不是天灾人祸的,挨不了饿。

只是想吃顿肉,可费劲了。

小孩子多数缺营养,都是又黄又瘦的。

因此大家个头都不高。

男的超过一米六,就可以了,女的都是一米五几的身高。

王书成是基因优势,要不是缺营养,能长得更高。

巧的很,她媳妇秀文别看小时候吃那么多苦,个头也不矮,一米六三左右,比好些个男人都高。

他这五个闺女,以后各个都得是大高个。

用心养着,要是能再都给培养成大学生,他们两口子,都不敢想得多幸福。

其实孩子多的家庭,有个天然优势,要是老大能给带个好头,做个榜样,那几个小的,都不用多费心。

得跟她们大姐比着。

那些个一家子孩子,都培养成大学生的,就是有个好的家庭氛围。

当然了,王书成不会给孩子们压力的。

要真不是读书的那块料,也不会强求她们。

一家人和和谐谐、快快乐乐、团团圆圆的,比什么都强。

孩子们的未来,属于不可控的因素。

他的现在,是能自己决定的。

还是自己多努力,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托底的条件。

哪怕孩子们以后一事无成,回到爸妈身边来,继承家业。

家里永远是她们避风的港湾。

王书成不能空着手去,街边割了两斤肉。

分两份装,回头一份给张富贵,一份给马守义相的老伴儿。

再买几根油条,称两斤果酥,都挂在车把头。

他们去的早,太阳不怎么大,一路也没晒着。

吹着小风,还挺悠哉。

五里多路,王书成只知道大概的方向,一路打听着,不到半个钟头就到张大庄了。

张大庄村口坐着不少乘凉的乡亲。

看着一个年轻人带着两个孩子,车把头还挂着肉啥的,就知道是来走亲戚的。

都议论着。

“这谁家亲戚啊?”

“城里来的吧?”

王书成和几个孩子,穿着打扮都丽丽亮亮的。

“有认识的吗?”

“不认识,没见过他们来咱们村。”

王书成见村口人多,停了车子,先问一句。

“大爷大娘,这是张大庄嘛?”

“对,你找谁?”

一个老大爷挺热情,问了句。

听到是张大庄,就让两个孩子下来,他也下车。

问路不能坐车子上,不怎么礼貌,嘴还得甜些。

不管是哪个年代,出门在外,客客气气的,嘴再甜些,准吃亏不了。

“请问,我富贵表叔住哪?”

问村口的这些乡亲们道。

张富贵就在这坐着呢。

众人听到这句,目光也都看向他。

张富贵赶忙起身,既热情,又有疑惑。

“我就是,大侄子你是哪的亲戚?”

乡村亲戚多,都盘枝错节的。

好些多少年没走动过的远亲,尤其是年轻人,不认识很正常。

“富贵叔,我是城里过来的,马守义认识吧?”

王书成笑着道。

“认识,认识,那是我表哥,走走走,快家里坐去。”

张富贵笑着道。

王书成带着两个孩子,跟他回家去了。

路上,张富贵就细打听下。

“你跟我守义哥是什么亲戚?”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