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朱文正的名义开始

第16章 开国功臣授勋大典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从朱文正的名义开始
作者:
佛系无忧
本章字数:
4346
更新时间:
2025-07-07

不过,功臣的受封大典还在后面。

洪武三年西月,朱元璋封了九个儿子为王。

这次顾及朱文正的功勋,朱文正要进步,但是朱文正再进一步就是亲王。

他要是亲王,就跟朱元璋亲儿子们一个待遇了。

所以,朱元璋决定给原定封号的朱樉抬一抬身价,也算是给接下来的事情做补偿吧。

朱元璋下旨,封嫡次子朱樉为吴王!

吴王,这是朱元璋用过的封号,朱元璋给了朱樉,用来压一压朱文正。

接着封三子朱棡为晋王、西子朱棣为燕王,五子朱橚为周王。

然后就是几个庶出的封号。

到了十一月,授勋大典召开,朱元璋开始封赏群臣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自起兵以来,披荆斩棘,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终定天下,开此太平盛世。

此等成就,非朕一人之功,实赖诸位开国功臣之鼎力相助。

今大封功臣,以彰其功。

封李善长为韩国公、奉徐达为魏国公、封邓愈为卫国公、封常遇春为鄂国公、封冯胜为宋国公、封李文忠为曹国公。

封汤和为中山侯、封蓝玉为永昌侯、谢成为永平侯,封巴拉巴拉巴拉……

均赐丹书铁券,与国同休,钦此!”

一道圣旨巴拉巴拉的敕封了数十人,汤和听到自己的封赏,脸色一变。

自己是中山侯?

侯爵?

开国封了六个国公,再多自己一个不行吗?

当然了,汤和不仅仅是侯爵,他还是开国辅运宣力、散阶荣禄大夫、勋阶柱国,爵封中山侯,食禄一千五百石。

“臣等叩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纷纷跪地谢恩。

谢恩之后,就有许多人小声的议论了起来。

“鼎臣怎么才是个侯爵?这不对吧?”

“刘伯温封伯?连个侯爵都不给?”

“不对劲呐,难不成上位有个小本本专记功过是真的?”

“那不然呢,你不知道嘛,汤和醉酒口出狂言,而且自恃功高,有些骄躁,上位这是在给汤和一个威呢,让他知道现在谁才是老大。”

“原来如此,竟还有这般猫腻,不过怎么没封大都督啊?”

“大都督应该单独封吧?不可能不封大都督的。”

众人交头接耳,站在首位的朱文正低眸没有参与,而是在盘算接下来的行动。

现在己经是洪武三年了,明年朱标和朱樉就要成婚了。

只等老二的继承权一断,自己就该行动了,韬光养晦的这些年,自己还挺养生的呢。

“江宁郡王朱文正接旨。”太监的一声高喊,让朱文正回过神来。

朱文正一撩蟒袍,跪下道,“臣接旨。”

跪拜礼啊,老朱恢复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登基以来,栉风沐雨,欲兴邦国、安黎民。

幸赖诸位功臣,披肝沥胆,殚精竭虑,辅朕共渡艰难,方有今日之太平盛景。

今有大都督府大都督朱文正,才识卓绝,谋略过人,战功赫赫,挽狂澜于既倒,救社稷于将倾。

实乃国之栋梁,尔忠君爱国,恪尽职守,为朕分忧解难,朝堂内外皆赞其贤,朕念其功绩卓著,德厚流光。

特册封朱文正为秦王,加九锡,冕十旒,赐金印紫绶,食邑万户,加封太子太保,可入禁受事。

加前后羽葆鼓吹,赐设钟虡空悬,特赐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开府仪同三司,都督中外诸军事。

封开国辅运推城宣力武臣,尊上柱国,出行准享半副太子仪仗,同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望卿受此殊荣,益加勤勉,秉持初心,匡扶社稷,为我朝之昌盛再谱华章。

朕必不负卿之忠勇,卿亦勿负朕之厚望,钦此! ”

太监在那念着圣旨,而朱元璋却脸色一点都不好。

很多都不是朱元璋想给的,很多都是小明王给的,朱元璋要是给收回了,下面的人怕是要说朱元璋苛责血亲了。

不过嘛,使持节,假黄钺,还是得收回来的。

主要是成了亲王,尊封了上柱国。

徐达在一旁听得嘴角首抽抽,秦王?还节制天下兵马?

就差进相国,总录万机了吧?

妈的,俺老徐绝对不会承认俺羡慕了。

不过……没关系,朱文正越强,自己也就跟着沾光越大。

这是俺女婿。

朱文正:什么女婿!小徐啊,工作的时候称职务!

徐达:好的,朱植物。

而一旁的刘伯温沉着眼眸,明明朱文正己经让出继承人的位置了,朱元璋还赐半副太子仪仗。

这是……捧杀?

想激起朱文正的野心?然后才有合适的理由解决朱文正?

不过朱元璋的这道封赏,到确实是安了功臣之心,下面的人都觉得朱元璋对功臣多有厚待。

“臣谢陛下圣恩。”朱文正简单谢恩,起身领旨。

朱元璋见朱文正这般平淡的语气,眉头紧蹙,这是还觉得不满?

封了亲王,还觉得不够?

“这铁券上啊,嵌着咱的恩旨,公爵可免死三次,其子孙免死两次,侯爵免死两次,其子孙免死一次,伯爵免死一次,但是咱希望你们永远没有用到它的一天。”

朱元璋看着下面的太监给众人颁发丹书铁券,便向众人介绍道。

丹书铁券上面,篆刻着他们这一路的功绩。

“谢陛下天恩。”众人朗声谢恩。

但是众人当中不全是高兴,也有失望。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把众人的脸色尽收眼底。

不过朱文正怎么一副平平淡淡的样子?看不出高兴还是失望。

其实朱元璋刚开始真的挺希望现在朱文正能解下手中兵权,然后自请卸去一身官职就好了,自己愿意给富贵荣养。

但是现在,卸兵权还不够。

朱文正不死,朱元璋终究是心难安。

要是自己死后,朱文正不辅佐朱标,而是夺权怎么办?

到时候朱标可压不住朱文正。

所以,朱文正还是去死的比较好。

自己这般封赏朱文正,他会觉得满足吗?会不想进步吗?

自己得想想怎么陷害……咳咳,怎么抓住朱文正的证据,只要罪证确凿,哼哼!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