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五点多天都还没亮王大山就摸黑爬起床,打算做个鸡蛋面,跟小军吃完就去工地上
案板上摆着前晚剩下的面条,三个鸡蛋是特地留的。水在铝锅里咕嘟冒泡时,王小军揉着眼睛进来,军绿色外套还带着折痕。“爸,这么早就起来了呀,多睡会儿多好。”他声音带着未醒的沙哑。
“第一天上班,别让人家说咱偷懒。”王大山把溏心蛋往儿子碗里拨,“你正长身体,多吃点。”
吃完面,晨光才撕开夜幕的一角。王大山轻手轻脚推开里屋的门,小米和小麦蜷在被子里,像两只小猫。“乖儿子,起来吃面了。”他把面吹凉,一勺勺喂进孩子嘴里。小米迷迷糊糊嚼着,嘴角沾了汤汁,小米跟小麦吃完又沉沉睡去,口水浸湿了枕头。
工地离住处不过十分钟路程,水泥搅拌机的轰鸣声己经传来。王小军带着父亲穿过脚手架,老远就喊:“王叔,给您介绍介绍!”穿蓝色工装的王叔转过身,眼角笑出褶子:“哟,这就是你爸啊,快过来坐!”
王大山和王叔蹲在钢筋堆旁抽烟,三言两语就熟络起来。“晚上来家里吃饭,你嫂子做了拿手的红烧鱼。”王叔拍着王大山的肩膀,“在广州,咱们外地人就得互相照应!”
工地上,王大山背起两摞砖健步如飞。他看着儿子单薄的背影,心疼得首皱眉:“歇会儿,有爸在,你那小身板别压的不长个了,待会中午你提前回去做饭,剩下的我背完就回去。”
王小军擦着汗笑:“嗯,有爸的孩子就是个宝!”王大山从小就干农活还经常去搬货 所以练了一身力气,小军背一趟他能背三趟都不带喘气的。
中午,王小军提前回去了,因为离家近还能照顾俩小的 所以都在家做饭吃,虽然多了一笔开支但是在家做饭起码能吃好吃饱,快到家时又绕道菜市场。猪肉摊前,他挑了块带肥膘的五花,又去别的摊子上买了点青椒跟土豆,还跟摊主讨了把小葱。再买些橘子给弟弟们的,一个个挑得仔仔细细,表皮光滑鲜亮。
快到家时就听见了老李头在跟小米小麦说话,听的是津津有味。
推开家门,小米“蹬蹬蹬”跑过来,小麦跟在后面,裤腿卷得一高一低。“哥哥,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小米仰着小脸问。
王小军摸摸他的头:“爸晚点回来我先回来做饭,你俩饿了没?”小米跟小麦都点头说饿了,老李头中午也是要回家吃饭的,因为离得不远所以跟小军打完招呼就走了。
菜刀在案板上起落,五花肉片肥瘦相间,青椒切丝泛着油亮。最后把土豆丝切完就开始炒了起来。
先把五花肉放入锅中炒出油在放了点蒜末跟干辣椒还有少许酱油,炒香之后再把青椒放了进去。稍微炒一下就可以盛出来了 。
最后炒土豆丝 锅里还有炒肉留下的油,所以只需要放点蒜末跟干辣椒炒香,就可以放入土豆丝翻炒,最后放入少许盐在加点葱花,就齐活了。
土豆丝刚出锅,王大山就回来了,肩膀上的砖灰簌簌往下掉。小米赶紧端来水盆,小麦踮着脚递毛巾。一家人围坐在矮桌前,筷子碰着碗沿,发出细碎的声响。“好吃!”小麦满嘴米饭,腮帮子鼓得像小仓鼠。
夜幕降临时,一行人来到王叔家。王婶热情地招呼着,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菜肴。有鱼有肉,还有卤菜跟凉菜,还有下酒得花生米,王梅是王叔大女儿十六岁了,长得随了王婶有点清秀,就是胆子有点小,躲在母亲身后,麻花辫垂在胸前,见王小军看过来,脸颊瞬间染上红晕。
小杰是王叔的儿子王小杰,是个很活泼的小男孩,拉着小米和小麦叽叽喳喳的说着话,还很细心的把鱼肉仔细挑了刺,才放进他们碗里。 王叔跟阿强还有父亲一边喝酒一边吃着菜好不惬意。
回程的月光洒在石板路上,小米和小麦趴在背上睡着了,呼吸温热。王大山和王小军并排走着,影子被拉得很长。远处,霓虹灯在雾霭中闪烁,像这座城市眨动的眼睛。他们知道,明天天不亮,又要开始新一天的奔忙,但此刻,怀里的温暖,桌上的饭菜,就是生活最踏实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