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炽烈,街头巷尾涌动着蓬勃的生机。这一段时间小卖部的生意很好,小军己经进了好几次货了,货架上整齐摆放的泡面,是店里的热门商品。
小米和小麦第一次吃到泡面时,那鲜香的味道让他们眼睛发亮,兴奋地叫嚷着:“这是天下最好吃的面,以后要天天吃!”看着弟弟们满足的模样,王小军心里满是温暖。
这天,上课铃声响起,学校大门缓缓关闭。
王小军趴在桌上,望着对面安静下来的校园,陷入沉思。
小卖部己经步入正轨,自己整日守在这里,实在有些浪费时间。
想起父亲王大山在工地辛苦劳作,日渐憔悴的模样,他下定决心要让父亲离职。
晚上吃饭时,王小军鼓起勇气对父亲说:“爸,我想了一下,工地的活你辞了回来看店吧,我想在去研究点其他赚钱的活,不然我一个年轻人在这守着店太闲了。”
王大山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心里明白男孩子就该出去闯闯,便立刻答应:“行,那我明天就去离职,然后回来守着店。”
第二天一早,王大山拿着半个月的工资——一千五百多块钱回到家。
小米和小麦得知爸爸以后不用再去工地辛苦干活,开心地围着父亲又蹦又跳。
从那以后,只要王叔摊子不忙,就会过来找王大山唠嗑,两人的关系愈发亲密,胜似亲兄弟。
一天,王小军在街上闲逛,思索着还能做些什么生意。突然,肩膀被人拍了一下,他吓了一跳,转头一看,原来是阿强。
阿强身边站着一位女生,穿着吊带短裙,脚下踩着塑料凉鞋,皮肤黝黑,应该是长期穿短裤被太阳晒的。
阿强咧嘴笑着介绍:“小军,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对象,李洁。李洁这就是我常说的好哥们王小军。”
两人打过招呼后,阿强问道:“你不在家看着小卖部,在街上干啥?”
王小军解释道:“小卖部现在是我爸在家守着,我想出来看看还有啥活干。”
阿强一听,热情地说:“要不你跟我进厂干吧,我现在在服装厂,一个月加点班也能拿到一千多,现在正好也缺人。”
王小军摇摇头:“不了强哥,我还想看看有什么生意可以做,进厂的工作时间太长了,我还是想陪在家人身边。”
阿强理解地点点头:“那好,想去你了再跟我说,那我们就先走了哈。”
告别阿强后,王小军继续在街上转悠,他发现,在这片区域,做生意最赚钱的莫过于吃食、衣服和首饰。
而且有些工厂位置偏僻,厂里的女工平时下班除了回宿舍,根本没地方逛街,只有等到放假才能出来。
要是能进些衣服、首饰去卖给她们,生意肯定不错。
想到这儿心里一股火热,迫不及待地往家赶去。
回到家,正看见父亲给弟弟们煮好了泡面,面里还卧着一颗煎蛋,点缀着几片白菜。
俩小家伙吃得头都不抬。“小军,饿了不,爸给你煮碗面去。”父亲关切地说。
“爸,我还不饿,我想跟你商量个事。”王小军搬来板凳,坐在父亲身边,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听完,王大山陷入沉默,一旁的王叔也没了声响。
就在王小军疑惑自己是不是说错话时,王叔突然开口:“小军,你说我要是在你说的那个厂门口支个摊卖吃的,会有人买吗?”
王小军眼睛一亮:“王叔,你可真是做生意的料,我都还没想到这,那生意肯定好啊,他们天天吃食堂的饭菜早就腻了,想吃点不一样的但是附近又没地买,你们要是把摊子支过去我都不敢想象生意有多好!”
话音刚落,王叔就急匆匆地跑开了,估计是去和王婶商量。
没过多久,王婶也跟着来了:“小军我们决定了,以后晚上去那边摆摊,正好那个时间点工人下班都饿了,这样白天这边也不耽误这边的生意,你啥时候开始去买衣服,到时候我们一块去。”
王小军思考片刻:“三天后吧,这几天我先去找批发,先批发一些衣服首饰回来,三天后的晚上我们一块去摆摊,我晚点再去那边厂附近看看,就是离这边远了点。”
“只要能赚钱都不怕远。”王婶一脸轻松,“那让梅子帮你吧,我们这边我跟你叔忙得过来,你自己去肯定拿不了那么多东西,梅子去也能给你搭把手。”
王小军一想,自己确实需要帮手,便点头答应:“那我每个月给梅子三百工资,生意好再给她涨,以后就让她跟着我干。”
王叔和王婶起初坚决不肯收钱,只说相互帮忙不能谈钱。
王小军无奈道:“不要钱那我找别人帮忙也是开这个工资的。”
最后,王叔他们只肯收300涨工资的事就不要提了,说能接受就这么定,不能接受就算了。
王小军笑着摇了摇头,只好答应下来。
第二天王小军就带着王梅走进了批发市场。
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但他们眼神坚定,认真挑选着每一件衣服、每一款首饰。
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他们即将开启一场全新的创业之旅,在羊城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