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林家崛起

第37章 宝月公主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梦之林家崛起
作者:
现代物语
本章字数:
5216
更新时间:
2025-07-08

这年贾政又点了学差,八月二十日起身出发。当天,贾政拜过宗祠及贾母起身,贾宝玉诸子弟等送至洒泪亭。贾政出门之后,贾宝玉没人约束,放飞自我,任意妄为。

话说这天,贾探春雅兴大发,起了个念头要结个诗社。她便修书一封给宝玉,邀他一同参与。信中提及“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首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意。

贾宝玉接到信后,兴奋不己,忙赶到秋爽斋。此时,李纨、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都己到齐。众人一番商议,一致推举李纨担任社长,毕竟她是大嫂子,稳重且有学识。贾探春给自己取了“蕉叶覆鹿”的典故灵感,号“蕉叶居士”,又因芭蕉和梧桐是她喜爱之物,遂改称“秋爽居士”。贾宝玉提议叫“蕉叶”太过俗,不如就叫“秋爽”,众人皆称妙。

接着,贾迎春称“菱洲”,贾惜春称“藕榭”。薛宝钗则号“蘅芜君”。贾宝玉呢,自号“富贵闲人”“绛洞花主”,众人笑他太花哨,让他只留“怡红公子”就好。

正说着,有人来报说贾芸给宝玉送了两盆白海棠。众人一看,这花娇艳动人,探春便提议以“白海棠”为题作诗,限一炷香时间,还规定了韵脚。于是,众人纷纷思索,提笔写诗。

李纨、贾迎春、贾惜春忙着限韵、监场。贾探春先写好交了上去,随后宝钗、宝玉、迎春也都完成。众人围过来先看探春的诗,李纨评价说虽好但还欠些含蓄浑厚。再看薛宝钗的诗,“淡极始知花更艳”一句引得众人称赞,李纨认为此诗有身份,评为第一。贾宝玉的诗则被李纨说有些跑了题。

诗评完后,众人意犹未尽。第二天,史湘云来了,得知结诗社之事,兴奋得不得了。她恨自己来晚了没赶上作海棠诗,便要和大家一起再作菊花诗。当晚,她在蘅芜苑和宝钗商议,宝钗提醒她才来了就要做诗,别太逞能,不如和自己一起拟题。两人商定了十二个题目,有《忆菊》《访菊》《种菊》等。

史湘云心里惦记着诗,一夜没睡好,天一亮就来和大家说自己的诗都想好了。众人听了,都等着看她的新作,准备在这菊花诗会上再一争高下,这诗社的热闹事儿啊,还在后头呢。

贾元春倚在重华宫的窗棂边,指尖拂过小腹隆起的弧度。窗外红墙金瓦,琉璃灯在寒风中明明灭灭,像极了她入宫十二载的命运。贴身宫女夏冬捧着药盏轻叹:“娘娘,该进安胎药了。御医说这胎怀相凶险……”

贾元春垂眸望着碗中晃动的药影,恍惚想起省亲那夜大观园的海棠——她曾握着探春的手说:“这花开得盛,只因根扎在暖土里。”

宫漏滴到三更时,剧痛如利刃绞碎五脏。产房外,皇后派来的老嬷嬷冷眼盯着稳婆,说道:“记住,皇嗣为重。”

贾元春在血泊中听见这句话,突然想起贾宝玉周岁抓周时满桌脂粉钗环,父亲贾政铁青的脸。那时她抱着幼弟轻笑:“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此刻她咬破嘴唇嘶喊:“保孩子!我的孩儿要见这人间的月!”

当微弱的啼哭穿透朱墙时,钦天监正狂奔至养心殿:“紫微垣骤现新星!此乃吉兆!”

皇帝踏着晨露赶来,却见贾元春浑身是血地抱着襁褓,如濒死的母兽护住幼崽。他俯身欲看婴孩,贾元春却突然攥住龙袍衣袖:“求陛下……允臣妾亲自哺育。”

满殿死寂。按祖制,皇嗣须交乳母局统一养育。皇后厉声呵斥:“贾妃僭越!”

贾元春却昂起头,脖颈绷出玉白的弧线,说道:“陛下可记得臣妾省亲那日?您说‘寻常百姓天伦,朕竟不如’。”

她将婴儿贴在脸颊,静静的说:“这孩子……是老天赐给人间的月。”

皇帝凝视那双酷似元春的杏眼,竟想起自己幼时被乳母灌药的恐惧,终是挥手说道:“公主封号……便叫宝月。”

宝月的到来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当贾元春在御花园哺乳被御史弹劾“有伤风化”时,皇帝却将奏折掷向湖心,愤怒的说道:“朕的女儿,难道要当金丝雀养?”

那日,皇上特许贾元春移居撷芳殿——那是孝贤皇后抚育端慧太子的旧宫,檐角还悬着褪色的金铃。

贾元春亲手在院中栽下海棠。宝月百日那日,花枝忽绽红云,老宫人窃语:“当年端慧太子夭折后,这树枯了二十年……”

消息传到贾府,贾探春含泪绣了幅《海棠春睡图》,托夏太监夹带进宫。元春抚着丝缎上熟悉的针脚,仿佛看见大观园里姐妹们抽花签的月夜。她把绣图挂在宝月摇篮边,温柔的说道:“你要记住,世上有人为你缝过春天。”

宝月周岁前夜,皇后赐下赤金长命锁。元春盯着锁上“福寿永昌”的篆字,忽命丫环春秋取锤。金锁砸开时,夹层簌簌落下朱砂粉——此物婴孩舔舐可致痴傻!

皇帝知道此事后,震怒彻查,最终只处死两名低阶宫人。

皇宫某密室,一群人在议事,一女的傲慢的说道:“元春那贱人生的是女孩,皇位跟她的孩子无缘,我们以后就不要浪费时间精力在她的身上了……”

那夜元春抱着宝月枯坐天明,月光照见枕下压着的家书:王夫人写道“闻公主将周岁,特供赤金百两”。

三日后,元春在宝月摇篮边放了块通灵玉形状的香囊。此玉依照宝玉衔玉而生的典故,内藏大观园的桃瓣、栊翠庵的梅蕊、潇湘馆的竹叶。她对着懵懂的女儿呢喃:“荣华富贵是枷锁,娘要你记得泥土的香。”

周岁宴比照亲王规制。当宝月被抱到紫檀案前时,满座贵胄屏息以待。案左堆着玉玺仿品、珊瑚笔架;右侧却突兀地放着元春私添的物件:一包稻种、一柄木剑、一只粗陶罐。

宝月爬过金玉满目,小手径首抓住陶罐。皇后嗤笑:“果然庶……”话音未落,孩子突然将陶罐砸向地面!脆响中飞溅的竟非碎片——罐里藏着的百只彩蝶腾空而起,霎时满殿金翠化作流霞。

元春在惊呼中抱起女儿,任蝶翼拂过宝月笑涡:“好孩子!你摔破的是囚笼!”

皇上望着女儿晶亮的眼眸,想起元春省亲时那句“终无意趣”,突然大笑:“赏!撷芳殿免请安三年!”

宝月生辰后,元春获准归省一日。马车驶过宁荣街时,她掀帘见贾府正门轰然洞开,贾母率众匍匐在地。元春却抱着宝月径首走向角门:“我嫁出去的女儿,今日带外孙女回娘家。”

在秋爽斋,探春惊见宝月襟前别着那枚通灵玉香囊。元春将女儿塞进她怀里:“叫三姨母。”宝月突然揪住探春衣襟上未拆的针线包,咯咯笑出声。王夫人欲抱孙儿,孩子却扭头扎进邢岫烟怀中——那姑娘袖口沾着稻壳,刚从试验田归来。

离府时,元春把宝月举过肩头。夕阳将母女影子拉长在“敕造荣国府”匾额上,像株挣出高墙的花枝。

她贴着女儿耳语:“你看,月亮升起来了。”宝月伸出小手抓向虚空,掌心接住一片飘落的海棠瓣。

正所谓:“

宝光焕彩映晴空,月照祥云瑞气融。

出厄还安欣若梦,生欢复泰喜由衷。

贾庭吉兆驱阴霭,元命祥光破险蒙。

春满华堂灾尽散,活逢吉运岁年丰。”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