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宴后的第二天,我坐在办公室里,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桌上。林婉己经去处理公司接下来的业务安排了,而我,则开始琢磨起那条神秘短信。
“年轻人,有意思。”
短短六个字,却让我心里泛起了嘀咕。不是害怕,而是好奇。
是谁?又为什么要发这条信息?
我把手机搁在桌上,拿起那本旧书,翻到夹着名片的那一页。背面写着“信则有,不信则无”。我盯着它看了很久,最终还是把它收进了抽屉。
我知道,这不是巧合。
几天后,我收到了一份邀请函——高端商业论坛,仅限行业前50强企业高管参与。而我的名字,赫然列在其中。
“你确定能进去?”林婉拿着邀请函问我,“这种场合,他们不会随便放人进去吧?”
我笑了笑:“放心,我己经找人打了招呼。”
那人是我前几天合作的一位投资人朋友。他听完我的请求后,沉默了几秒,然后说:“行吧,我给你担保,但记住,那边的人都不简单。”
我点头:“我知道。”
这不只是一个普通的论坛,更像是一扇门。一扇通往更高层次圈子的门。
我要走进去看看。
论坛当天,我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西装,提前半小时到达会场。签到处排着长队,都是些看起来身份不凡的人。我递上邀请函,工作人员扫了一眼,抬头看了我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
“陈总?”他确认了一下。
“是。”我点头。
他没再多问,盖了个章,把名牌递给我。我接过,往里面走。
就在这时,我看到了那个名字。
周先生。
签到处名单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这个名字。和之前晚宴记录一致。也是那条短信的主人。
我心里一动,不动声色地继续往里走。
圆桌讨论环节,气氛略显沉闷。几位大佬轮流发言,讲的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我坐在角落,听着他们的高谈阔论,心里却在盘算别的事。
轮到自由提问时,主持人问有没有观众想发表看法。
没人举手。
我站了起来。
“我是林氏公司的代表,我想提一个问题。”我说。
全场目光集中在我身上。
有人低声议论:“林氏?是不是那个差点倒闭的小公司?”
我没理会,首接开口:“各位刚才都在讲大企业的融资策略,但我有个疑问——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资本运作上的突破?”
这个问题一出,几个投资人互相对视了一眼。
一位年长的投资人开口:“你的意思是……绕过传统融资渠道?”
“对。”我点头,“比如民间资本联盟、供应链金融、还有信用背书下的短期拆借。这些方式虽然不在主流视线里,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能起到关键作用。”
会场上安静了几秒。
然后,那位投资人笑了:“小伙子,有点意思。”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有人甚至拿出笔记本记下我说的内容。
论坛结束后,有几个投资人主动过来找我聊天。我趁机递上了定制版的公司白皮书,并附上一句:“我们正在做一件改变行业的尝试。”
他们看着我,眼神变了。
不再是轻视,而是审视。
我明白,这是我第一次真正被这个圈子里的人正眼看待。
中场休息的时候,我在洗手间门口碰到了他。
那个神秘大佬。
他站在走廊尽头,手里端着一杯酒,神情淡然。
“你比我想的更快。”他说。
我看着他,没有说话。
“论坛表现不错。”他继续道,“不过,这只是开始。”
我皱眉:“你是谁?”
他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卡片,递给我。
上面只有一句话:
“有兴趣了解更大的世界吗?”
还有一个地址。
我没有接,只是看着他。
“如果你真想走得更远,那就来。”他说完,转身离开。
我低头看着那张卡片,心里五味杂陈。
我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
我必须搞清楚,这个人到底是谁。
晚上回到家,我把卡片放在桌上,对着灯光仔细看。正面只有那句话和地址,背面隐约印着一个徽记图案,像是某种老牌企业的标志。
我打开电脑,输入那个地址。
结果让我吃了一惊。
那是市中心一家私人会所,低调而隐秘。据说,只有特定人群才能进入。
“你要去?”林婉看着我。
我点头:“我得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
她皱眉:“可万一是个陷阱呢?”
“我不会一个人去。”我说,“我会跟你说好时间,如果超过两小时没联系你,你就报警。”
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点头:“好。”
我把卡片收进口袋,抬头看向窗外。
这座城市依旧喧嚣,但我己经不再是那个被人踩在脚底的角色了。
我想看看,这扇门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我想知道,真正的规则,到底是怎么玩的。
我想成为掌控它的那个人。
而现在,我终于有机会踏进去。
哪怕前方未知,我也不会再退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