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山卡卡麦田里的显微镜

第21章 站在更大的舞台上

加入书架
书名:
我来自山卡卡麦田里的显微镜
作者:
千舞千悟
本章字数:
3738
更新时间:
2025-07-07

"下一个报告,省理工大学团队,《水稻DNA改良提取法》。"

主持人话音刚落,林小麦的手心就沁出了冷汗。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的报告厅比她想象的还要大,台下坐着至少两百人,其中不少是头发花白的专家学者。

"加油。"刘明小声鼓励,"就当下面都是南瓜。"

林小麦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投影仪的光打在她身上,白大褂显得格外醒目。

"各位老师好,我是林小麦..."

她的声音起初有些发抖,但当她开始讲解实验方法时,渐渐变得流畅起来。PPT上清晰的图表和实验数据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传统方法提取效率低,我们通过改良缓冲液配方和离心时间,使纯度提高了15%。"

台下响起一阵议论声。一位戴眼镜的老教授举手提问:"这个改良思路是怎么产生的?"

林小麦的眼前突然浮现出家乡的稻田,金黄的稻穗在风中摇曳。

"来自观察。"她声音变得坚定,"我家乡种水稻,发现不同地块的稻子长势不同,就想到可能是基因表达差异..."

会场安静了几秒,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老教授连连点头:"很好的跨学科思维!"

报告结束后,好几个学者围上来交换联系方式。林小麦手忙脚乱地应付着,突然看见一位白发老人站在人群外围,正微笑看着她。

"表现不错。"张教授走过来,"赵院士想跟你聊聊。"

"院...院士?"林小麦结巴了。

那位白发老人走近,递给她一张名片:"小姑娘,你的报告很有见地。"

林小麦双手接过名片,上面烫金的"中国科学院"几个字晃得她眼花。

"谢谢院士..."

"听说你来自农村?"赵院士和蔼地问。

"是的,林家湾村。"

"现在这样的年轻人不多了。"赵院士意味深长地说,"毕业后有什么打算?"

林小麦不假思索:"回去教书,我们村刚通了远程教育..."

赵院士的眼睛亮了一下:"有意思。这是我的电话,有空详谈。"

院士离开后,张教授拍了拍林小麦的肩:"告诉你个好消息,学校决定保送你上省理工,免试。"

"保送?"林小麦瞪大眼睛。

"嗯,我的首博生。"张教授难得地笑了,"怎么样,愿意吗?"

林小麦的嘴张了又合,眼前闪过村里孩子们的脸:"那...村里的孩子们..."

"别急着回答。"张教授看了看表,"晚上庆功宴前给我答复就行。"

回到酒店房间,林小麦瘫在床上。保送省理工,首博,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可那些等着她回去的孩子们...

手机震动起来,是李梦琪发来的照片。照片上,村里的孩子们围在远程教育设备前,举着一张纸,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小麦老师我们等你"。

林小麦的眼泪夺眶而出,滴在手机屏幕上。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

"谁?"

"我,刘明。张教授让我来叫你,庆功宴要开始了。"

林小麦擦了擦眼泪,打开门。刘明看到她红肿的眼睛,愣了一下:"你...没事吧?"

"没事。"林小麦勉强笑了笑,"就是...有点想家。"

庆功宴在一家高档餐厅举行。实验室所有人都到齐了,连平时不苟言笑的副主任也来了。林小麦被安排在主桌,旁边就是张教授和赵院士。

"来,为我们的小科学家干杯!"副主任举起酒杯。

大家纷纷举杯。林小麦抿了一口果汁,酸甜的滋味在舌尖蔓延。

"考虑得怎么样了?"张教授低声问。

"教授,我..."林小麦攥紧餐巾,"如果接受保送,暑假还能回村教孩子们吗?"

张教授愣了一下:"当然可以。博士生有自己的研究时间。"

"那...我愿意!"林小麦的眼睛亮了起来。

"太好了!"张教授举杯,"欢迎加入我的团队!"

宴会进行到一半,周婷突然走过来:"林小麦,恭喜啊,农村来的也能当科学家了。"

餐桌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看向这个不合时宜的挑衅者。

"正是农村经历让我有不一样的视角。"林小麦平静地回答,"就像我的提取法,灵感就来自观察水稻生长。"

"说得好!"赵院士突然鼓掌,"科学需要多元背景的人才!"

周婷涨红了脸,悻悻地走了。

宴会结束后,赵院士叫住林小麦:"小姑娘,明天有空吗?我想详细听听你的乡村教育计划。"

"有的!"林小麦连忙点头。

第二天上午,林小麦在酒店咖啡厅见到了赵院士。老人穿着朴素的衬衫,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老爷爷。

"坐。"赵院士推给她一杯热牛奶,"说说你的想法。"

林小麦捧着温暖的杯子,讲述了她如何在村里开设周末课堂,如何用远程设备给孩子们上课,以及她未来的梦想...

"我想建一个真正的乡村学校,有实验室,有图书馆,让农村孩子也能接触前沿科学..."

赵院士认真听着,不时点头。等林小麦说完,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

"看看这个。"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