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老师!有个白头发爷爷在村口问路,说是找你的!"
小林气喘吁吁地冲进临时教室,打断了林小麦的讲课。孩子们齐刷刷转头,好奇地睁大眼睛。
"白头发爷爷?"林小麦放下粉笔,"长什么样?"
"戴眼镜,拎着个大包,说话可和气了!"小林比划着,"村长正带他过来呢!"
林小麦的心猛地一跳——难道是赵院士?他说过会来考察,但没说具体时间啊!
她匆忙整理了一下衣服,刚走到教室门口,就看见村长领着赵院士走来。院士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西裤,手里确实拎着个鼓鼓囊囊的公文包。
"教...教授!"林小麦结巴了,"您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突击考察才真实嘛!"赵院士爽朗地笑着,目光越过她看向教室,"这就是你的学生们?"
十几个孩子挤在门口,既害羞又好奇地盯着这位陌生老人。
"同学们,这是赵院士,非常厉害的科学家。"林小麦介绍道。
"院士是什么啊?"铁柱的孙子小声问。
"就是...就是最最厉害的老师!"林小麦想了想说。
赵院士哈哈大笑:"说得好!"他蹲下身,平视孩子们,"我能看看你们学什么吗?"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让开一条路。教室虽然简陋,但墙上贴满了手绘的科学图表,角落里还摆着几个用泥巴捏的奇怪模型。
"这是...?"赵院士指着那些泥塑。
"DNA双螺旋结构。"林小麦有些不好意思,"没有教具,我们就自己做了。"
赵院士的眼镜滑到了鼻尖:"这...这就是最纯粹的求知欲!"
他快步走到泥塑前,仔细端详:"比例很准确啊!谁做的?"
几个孩子害羞地举起手。
"天才!都是天才!"赵院士激动地从公文包里掏出相机,"能拍照吗?"
得到允许后,他像孩子一样跪在地上,从各个角度拍摄这些泥塑作品。
"教授,您要不要坐..."林小麦搬来唯一一把完好的椅子。
"不用不用!"赵院士摆摆手,"我今天就是来当学生的。"他转向孩子们,"谁能给我讲讲这个DNA是什么?"
一阵沉默后,张石头举起了手:"我...我知道!"
"请讲!"赵院士做出倾听的姿势。
"是...是生命的密码..."张石头结结巴巴地说,"小麦老师说的..."
赵院士的眼睛了:"说得好!太对了!"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小显微镜:"今天我带了点小礼物..."
孩子们"哇"地围了上来。林小麦也忍不住凑近——这显微镜比实验室的还要高级!
"来,我们看看花粉的结构。"赵院士熟练地操作着,调好焦距,"谁先看?"
孩子们你推我搡,最后小林被推选为代表。他小心翼翼地凑近目镜,突然尖叫一声:"哇!好多小泡泡!"
"那是花粉的细胞结构。"赵院士耐心解释,"每个小泡泡将来都能长成一棵植物。"
一个接一个,孩子们轮流观察。赵院士始终跪在地上,扶着显微镜,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小麦,你也来看看。"他招呼林小麦。
林小麦弯下腰,熟悉的显微世界展现在眼前。但与实验室不同,这里伴随着孩子们此起彼伏的惊叹声。
"教授,您怎么会..."
"我小时候也是这样。"赵院士轻声说,"乡下没条件,第一次看到显微镜都大学了。"
观察完花粉,赵院士又拿出笔记本电脑:"我有些图片想给大家看..."
然而,村里的网络时断时续,网页怎么也打不开。
"用我的手机热点吧。"林小麦灵机一动,掏出手机。
赵院士惊讶地看着她:"你还会这个?"
"村里信号不好,我们经常这样。"林小麦红着脸设置好热点。
很快,屏幕上显示出宇宙星云、深海生物、细胞分裂...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
"小麦老师,这些我们以后都能学吗?"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问。
"当然!"林小麦不假思索地回答,"只要你们想学,我什么都教!"
赵院士突然站起身:"林小麦,借一步说话。"
教室外,老院士摘下眼镜擦了擦:"我决定了,农村科学苗子计划就从你们村开始。"
"真的?"林小麦瞪大眼睛。
"设备、资金、师资,我来解决。"赵院士坚定地说,"你负责组织和教学,怎么样?"
林小麦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我...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
"不用谢我。"赵院士望向教室里兴奋的孩子们,"这是为了他们,为了中国的未来。"
临走前,赵院士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书:《趣味物理学》《化学小实验》《生物图鉴》...
"先给孩子们看着。"他拍拍林小麦的肩,"九月份开学前,我会把详细计划发给你。"
"教授..."林小麦突然问,"您为什么选择我们村?"
赵院士笑了笑:"因为这里有最珍贵的两样东西——好老师,和渴望知识的孩子。"
送赵院士到村口时,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老院士突然握住林小麦的手:
"今天,我看到了中国农村的希望。林小麦,毕业后一定要回来。"
林小麦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和山脚下简陋但温馨的村庄,坚定地点了点头:
"我一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