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奴仆向他禀报时,李承乾没有听清,或者是不敢置信!
又听到奴仆的回答,李承乾才道了一声。
“卧槽,玄奘!”
这名奴仆,是最早跟李承乾的几个人之一。
因此,他明白李承乾口中“卧槽”这句话,除了表示惊叹之外的本意是什么意思。
于是开口回道:
“遵命殿下,小的这就把门口的和尚绑起来,脱光了,送到您的寝宫。”
李承乾眼光怪异:
妈的,现在连朕的奴仆,都这么皮的吗?
还是玄奘这个和尚真的有什么隐性的M属性?
只要有人看到,就忍不住,立刻想把他绑起来?
不是送到锅里,就是送到床上!
......
李承乾起身踹了奴仆一脚。
“妈的,不要跟孤玩烂梗,去,将门口的那个和尚请进来!”
奴仆领命而去。
......
李承乾陷入了思索。
二十一世纪时,看西游记时,只顾着看猴了。
还真没留意这个玄奘从大唐出发西行,是在什么时间点?
不过应该没有这么早吧?毕竟自己第一世,对玄奘这个和尚,也没有任何的印象。
以前看电视剧,玄奘出行应该是李世民相送,如果是在自己在世的时间,自己不应该没有丝毫的印象。
应当是在自己造反失败后的几年时间,才出发西行的吧!
那怎么这么早就出场了?
又是蝴蝶效应?
......
并没给李承乾思索太多的机会。
奴仆就带着一个略显消瘦,唇红齿白的和尚,来到了李承乾面前。
单论皮相来说,比第一世时,李承乾极为宠爱的称心,还要俊美上三分!
这也怪不得那些女妖,一个个看见玄奘,就像饿狼看见了肉!
恨不得将其扔在床上,生吞活剥!
......
大唐时期,对出家人极为礼遇。
见官,甚至面见李世民,都无需行礼!
和尚见到李承乾,只是说道:
“小僧见过殿下!”
声音软糯,即使正常的语气也像是在撒娇一般。
却不像后世,某在网络中极为出名的城市,里面的男娘一般。
并不给人丝毫的扭捏做作之感!
[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
即使是轮回千年的时间里,这个嗓音在李承铉所遇见的男性声音里面,也是极为顶尖的!
没座!
......
难怪!
估计如果第一世的自己遇见的是玄奘的话,那应该就没有称心什么事了!
就凭这个姿色,也难怪一路上遇到的妖魔鬼怪。
无论男性女性,都想将他生吞活剥!
当然了,是不同意义上的。
......
只是,正常的时间线上,自己不应该,跟他有什么交集才对啊。
李承乾思索了片刻,出声询问道:
“不知道大师来我东宫,所为何事啊?”
......
不是在电视剧或者电影的演绎里,而是切切实实亲眼看到,这个在华夏史上极为出名的和尚。
要说李承乾不激动是假的!
毕竟这泱泱华夏,在后世。
可能有人,听都没听说过,他这个倒霉的太子李承乾。
倒霉的太子数不胜数,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但绝对没有人没听说过这个和尚!
......
玄奘也不藏着掖着,把来到东宫的目的如实相告:
“不瞒殿下,几日前,小僧得知了殿下提出的三问,小僧精研佛法己久,觉得这三个问题颇有禅意。”
“小僧惭愧,冥思苦想许久,得了许多个答案,却仍不满意,所以厚颜来到东宫,想请教太子殿下,此三问可有正解?”
李承乾明白了,自己这三个问题,不仅劝退了学子,同样的也引发了某些蝴蝶效应。
——把玄奘这条鱼钓出来了!
......
这时的玄奘佛法还没有那么高深,应当是还处于过渡阶段。
这三个问题带给他的影响是巨大的。
李承乾思索了片刻,要怎么回答他才好?
缓缓对其说道:
“这三问没有正解!或者说,没有同时适合所有人的答案,答案只在内心深处,同时也更在脚下。”
“吾提出这三问的目的,是注意到了大唐学子大多华而不实,想要以这三问,激发他们的求真求实之心。”
“是想要告诉各位学子,如若感到迷茫困惑,大道就在脚下,只管一边前行,一边寻找答案,就不枉费孤的良苦用心!”
李承乾说的很有道理,但却没什么实际意义,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答案我也不知道,想知道?自己找!
同时也是结合玄奘的经历,这番话的目的也是鼓励玄奘,坚定自己的看法,并为之付诸行动。
说实在的,李承乾现如今,真的很怕那操蛋的蝴蝶效应,生怕因为自己的影响,玄奘不再出使天竺,求取佛法。
虽说也没有什么大关系,但少了一系列故事,总归是有些无趣。
......
可谁知,玄奘听完,竟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太子博学,发人深省,小僧自愧不如,受教了,受教了。”
李承乾则是高深莫测的点了点头。
“大师既然对孤的问题如此有兴趣,不如在我东宫休息片刻,孤这里还有几问,料想对大师的佛法是有益而无害的!”
——好不容易见到了这个华夏史上的传奇和尚。
当然多交流一会儿,最好能把他吊住,怎么舍得让他轻易跑掉?
......
玄奘缓缓点了点头,对着李承乾说道:
“ 那小僧便叨扰了!”
李承乾露出了和煦的笑容:
“大师,请!”
将玄奘请到书房方向。
片刻后,两人落座。
李承乾招来奴仆,吩咐其冲泡茶叶。
茶叶泡好后,亲自给玄奘倒了一杯!
玄奘小抿了一口,随即面露讶异之色!
大唐此时也有茶这一种东西。
不过跟后世的茶,有很大的区别。
大唐此时所谓的茶,在李承乾看来,更像是一锅汤。
茶叶,茱萸,油脂,盐巴,只要能想到的东西,基本都可以加在里面。
第一世的李承乾,自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但是经过了二十一世纪的洗礼,在尝此时大唐的茶,就颇为有些难以下咽了。
此时,桌案上的茶是他用炒茶法,自己炒制,制作的。
还是这种茶喝着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