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十年代:我在农村当首富

第53章 搬不走的铁锅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八十年代:我在农村当首富
作者:
法猪猪
本章字数:
3288
更新时间:
2025-07-08

搬不走的铁锅

草上飞二期工程刚刚落地,县城论坛就炸开了锅。

一条标题为《快看,小满集团要逼老居民腾地建豪宅啦!》的帖子冲上热榜,配图是一座被涂了红漆的土坯房,门前晾着几条肥大的棉裤,院子里蹲着个面相憨厚的中年妇女,正拿铁钳子夹着热铁锅,猛火煮猪脚汤。

林小满一眼就认出来,那是丫蛋妈。

她点进评论区:

“丫蛋妈太惨了,活了一辈子没搬过家,一句‘回迁’就要把人赶走?”

“说好的文化项目,结果还是盖楼圈地!假的都不打草稿。”

“不愧是地产女首富,算盘拨得比资本家都响。”

林小满抿着嘴角没说话。

她知道,这波舆论来得不寻常。

这不是“有人误解”,而是“有人故意引导”。

——

“是港资那边的人在炒。”段霁走进来,把一叠舆情分析报告放在桌上,“投标失败后,他们在社交媒体做了信息投放,用‘温情回忆+拆迁对比’打情绪牌。”

“抓得挺准。”林小满扫了一眼,“选的刚好是丫蛋家。”

“对。选的是草上飞村最‘不搬家’的家庭典型。”

“他们低估了我们村的幽默感。”林小满淡淡地说。

段霁挑眉:“你要反击?”

“不是反击,是请他们尝尝‘我们’的风味。”

——

两小时后,草上飞文旅组发布了一条短视频。

标题是:《丫蛋家的铁锅,谁也搬不走。》

画面一开始,镜头对着灶台上沸腾的猪脚汤,锅边冒着泡,丫蛋妈一边夹脚一边说:“这是我三十年前嫁过来带的陪嫁锅,当年是张嫂给我烧第一锅水,说‘新媳妇有烟火气才镇得住家’。”

然后镜头扫到屋角,一只铁盆里洗着艾草。

丫蛋妈继续:“我不怕搬。就算你让我搬进新楼房,只要给我留个灶台,我就能把这锅猪脚汤再烧三十年。”

屏幕最后,浮现一行字:

“文化不是泥墙,是记忆。不是怕搬家,是怕丢了家的味。”

评论区瞬间爆了:

“呜呜呜我想家了。”

“这铁锅比地产广告更有温度!”

“林小满不愧是草根出身,拍得出人话。”

与此同时,沈则行也发了一条调侃微博:“搬不动铁锅,搬不动情怀。”

再下面,是一张照片——他和丫蛋一起站在老房子前,举着一块横幅:

“本锅不搬,炖汤继续。”

——

但背后的事,远没那么简单。

“丫蛋妈其实早就签了回迁意向书。”段霁低声说,“她这几天演得很努力。”

“她是我们请的。”林小满坐在办公室沙发上,边喝茶边说,“她演的不是苦情戏,是我们小镇的主角。”

“你真敢放手。”

“我信她。她不是只会煮汤的人,她是我们项目最好的‘体验导览员’。”

“你说她要是进城,能做得比城市白领好?”

“不能。”林小满摇头,“但她能做城市里没人做的事。”

段霁沉默了一会,点头:“那下一步呢?”

“我们就把这片‘回迁工匠房’,做成草上飞的‘火锅文化街’。”

“……你是认真的吗?”

“你看我们街坊有几个不拿铁锅炖东西的?”

——

几天后,县里第二次用地说明会召开。

港资代表还没进门,就看到墙上贴着张大红字海报:

“本地工匠房原址保护:火锅不拆,文化不散。”

林小满穿着那件布补衫,站在讲台上说:

“我们不怕被误会,但也不怕被观察。”

“有人说我们是打情怀牌,但真正的情怀,是让人回到家,不是回到营销文案。”

她话音一落,台下一阵掌声。

沈则行在一旁坐着,嘴角轻轻勾了一下。

魏副县长点头:“那就按小满集团的方案,增设‘文化食坊特保区’,火锅锅灶、铁锅、灶台原址保留。”

——

那天晚上,林小满在草上飞的土坯房门前坐着,看着院子里烟火腾起,丫蛋妈端出一大盆猪脚汤,招呼人来喝。

沈则行走过来,咳嗽一声:“你真的是……把地产玩成炖汤了。”

“我这是文化地产。”

“那你算什么?”

“我嘛。”林小满笑,“我是铁锅传人。”

“……这话我要录下来。”

“没关系。以后贴在小镇的官方宣传海报上。”

他们一起看着烟雾中晃动的铁锅火光,那些不被主流写进城市规划的东西,如今终于有了名字,有了位置,有了被保留下来的方式。

那叫“回迁工匠房”。

也是,搬不走的记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