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打算以咸阳为中心,分别在九原、陇西、辽东、闽中、邛都、象郡、胶东、南阳设立统帅部。
九原辐射匈奴、辽东辐射东夫余、陇西辐射月氏、邛都辐射羌族、象郡辐射南洋各国、胶东仰望东瀛,训练水师、闽中仰望后世的台海、同样训练水师。
南阳则为中心,驻扎一支大军,和平时镇守国内,战时也能支援西方。
另外还有一支军团,那便是禁军。
扶苏打算把渭北营地、虎贲军、关中军团全部纳入禁军,然后打乱后重组,划分三卫。
最精锐的为神武卫,保持五万人,负责镇守咸阳宫与骊山。
其次为仙武卫,扶苏准备保持十万人的骑兵,扶苏亲征时,负责征战。
第三卫为骁武卫,人数也是最多的,保持20万,负责咸阳城的城防。
至于文武双方的人选,扶苏也有了想法,只要官制改革众臣没有意见,他准备在建立运朝后就宣布。
等众臣看完后,扶苏与众臣再商议了一番旁枝末节。
翌日,一封让天下都震动的诏令再次席卷天下。
诏令第一条军制改革内容。
第二条便募兵,各郡募兵三万,增强城防。
百姓还以为又要打仗了呢,但有军功制的存在,报名的不在少数,谁还没有个想要封侯拜将的心?
加上守备军团的要求很低,16到35岁皆可,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己经完成了征兵。
后面就差训练与磨合了,不过这些他交给了出山的老臣蒙武去管理,蒙武也是扶苏预备的兵部尚书。
公元前212年年底,各郡守备军团初成时,各营大军开始集结。
这次倒是没有发布诏令,只是在各大营的诏书不断。
青龙军团以王翦为帅,赵佗为副帅,以蓝田大营20万大军加上萧关10万大军,合计30万大军,朝辽东集结,组建统帅部。
梼杌军团以王贲为帅,羌瘣为先锋将军,带领蓝田大营20万大军,朝胶东集结,组建统帅部,训练水师。
玄武军团以韩信为帅、樊哙为副帅;以萧关剩余5万大军、蓝田大营剩余10万大军、岭南15万大军,合计30万大军,朝陇西集结,组建统帅部。
腾蛇军团以张良为帅、辛胜为先锋将军;以函谷关15万大军、岭南剩余15万大军,合计30万大军,朝邛都集结,组建统帅部。
饕餮军团以章邯为帅、李信为副帅;以骊山大营10万大军、蜀郡20万大军,合计30万大军,朝象郡集结,组建统帅部。
麒麟军团以蒙恬为帅、扬端和为副帅,周勃为先锋将军、夏侯婴为左将军;以上郡大营30万大军、河套地区20万大军,合计50万大军,朝九原郡集结,组建统帅部。
朱雀军团以尉缭为帅、赵亥为先锋将军;以武关10万大军、地方选拔10万大军,合计20万大军,朝闽中集结,组建统帅部,训练水师。
白虎军团以赢扶苏为帅,任器为副帅,前往南阳就地组建白虎军团。
各大营地的大军再朝着各地集结的时候,咸阳的禁军也在集结、选拔、重组。
最后统帅赢扶苏,神武卫统领赢成蟜,仙武卫统领兼骁武卫统领,蒙毅。
各大营的撤销,全集结在边境,国内各郡虽然有守备军团,一些有心之人以为大秦国内空虚,再次看到了希望。
他们再次掀起了一股股小型反秦浪潮,结果却让他们失望了。
当大秦的士卒在各郡城池的城楼下一跃而上时,如陈胜吴广之流,首接被吓得失禁。
消息传到扶苏耳中,他都是一愣,全想着那些名臣武将去了,还真没有想起这些造反的人物。
有时候扶苏都在想,如英布这样的汉初名将,开始是在项羽麾下,后来才投降刘邦的,不知道在覆灭项氏的时候,给误杀了没有。
待百姓想造反的心思彻底寂灭了后,诏令檄文再次席卷天下。
第一条,大秦的爵位,只代表荣誉,可以获得朝廷的供养以及奖励,以及作为官职晋迁的考核标准,但与实权无关。
第二条,文官改制,组建各部。
第三条,官员品级改制,以及各级官员的职责。
如一军团之统帅皆为一品,入军机处,兼任军机处阁臣。
副帅为正二品。
高级将领为从二品。
中级将领为正从三品。
低级将领为从五品到正西品。
基层军官从从九品到正六品。
文官,九部之上为内阁,总揽内政,皆由一品官员担任阁臣。
九部尚书为正二品。
各郡郡守为从二品。
各部侍郎为正三品。
分管各司的郎中为正西品。
郎中副手员外郎为正五品。
其下的主事为正七品
各县县令根据疆域大小等,品阶在正七品到正五品等。
转眼间公元前212年就过去了,在公元前211年的元月底。
在扶苏任务三、建立运朝快要结束之际。
咸阳城外,云垂如幕,八百里秦川笼罩在苍茫暮色之中。
扶苏身着玄色冕服,腰间系着象征天子的苍璧,一步步登上由九十九级青石砌成的祭天坛。
坛顶方圆十里戒严,坛下大秦文臣武将林立。
青石台阶上,唯有左右各三十六名黑甲武士持戈肃立,他们的甲胄在黯淡天光下泛着冷冽的幽芒。
坛顶中央,一座青铜方鼎熊熊燃烧,鼎中焚烧着沉香与龟甲,青烟袅袅升腾,似要冲破云层。
扶苏要在今天完成祭天仪式,获得天道准予,建立运朝,获得国运金龙。
他这段时间也在系统那里了解过,如今天地灵气不显,天道隐遁,这祭天更多只是个仪式,还不知道能不能凝聚成气运金龙。
扶苏走到坛顶中央后,深吸一口气,展开手中竹简,朗声道:
【维大秦始皇帝三十五年,岁次辛卯。
朕,扶苏,敢昭告于皇天后土:昔者,仓颉造字,神农尝草,华夏文明,肇始于兹。
今朕承先祖之德,顺万民之愿,践祚登基,君临天下。
愿以一人之身,护佑苍生;愿以一己之力,开创太平。
伏惟皇天后土,鉴此赤诚,佑我大秦,国运昌隆,千秋万代,永享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