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老天爷仿佛格外眷顾这片大地,每一天都是晴空万里。
白日里的天空宛如一块巨大而纯净的蓝宝石,深邃而又澄澈,没有一丝云彩的遮挡,将它那绝美的蓝色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世人眼前。
阳光如同金色的瀑布一般倾泻而下,照亮了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
这几天,村里所有的田地差不多都播种完了,村民们放下了农具,也从田地里退了出来,整个下河村再度迎来了悠闲时光。此刻的他们或是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唠家常;或是趁着农闲的时候修补家里的破旧的农具和房屋;亦或是去了镇上打工填补家用。
与此同时,下河村还有一件喜事悄然到来,那便是夏冬的亲事。
四月二十一,宜嫁娶,宜出行。
清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宛如金色的丝线交织在大地上。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爽和清新。
吃过早饭,沈溪送沈海到村口坐牛车去镇上,从村尾一路走来,都快走到村中间了,他们也没看见几个人,正在两人疑惑时,前面不远处传来嘈杂的谈笑声。
定睛一看,原来是夏冬家。两人走过去,只见夏冬家的院子里人头攒动,大家进进出出,忙忙碌碌,脸上都带着笑容,好不热闹!
“妹妹,夏冬是今天成亲吗?”沈海好奇的问。
沈溪:“应该是了,看来人家不计划请我们去 。”
沈海:“不去就不去,咱们还省了几文钱呢,这都够咱们买半斤肉了。他们家这样子,估计也舍不得给村民们吃多好,席面肯定还不如咱家的饭菜好。”
“嗯,快走吧,一会儿赶不上牛车了。大哥不开心,咱们今天多买点肉,午饭我给你们做红烧肉吃。”看着气哼哼的沈海,沈溪说道。
沈海:“嗯,妹妹,你多做点,到时候我端着碗来他们家门口吃,让他们看看,咱们才不稀罕他们那些青菜萝卜呢!”
“好了,好了,快走吧,一会儿牛车真的走了,你就要走路去了。”
“来了,来了,赚钱可是大事。”说着,沈海挑着担快步跟上。
一个小村民成亲,也就是下河村和隔壁新娘子家的村子热闹了几分,对于其他人来说毫无影响。
太阳越升越高,时间也一点点过去,很快,就到了午时。
沈海回来的时候,在村口正好碰上夏冬接了新娘子过来,新娘子家看来也就是很普通的农家,她身上的红色喜服是用最寻常不过的红色粗布做的,没有一丝一毫的图案和装饰,就是一件最普通最常见的嫁衣。不过不管这嫁衣多普通,只要穿上它,新娘子都是今天最漂亮的人。
新娘子乘坐的是一辆手推车,上面被精心缠绕了一些红色粗布的布条,随着微风吹动,这些红布条左右飘动,更为这迎亲队伍增添了几分喜庆。
推车的人是同样身穿红色粗布喜服的夏冬,他红光满面,双目炯炯有神,倒是把一个新郎官的样子展现的淋漓尽致。
“新娘子来啦!新娘子来啦!”
村口一群顽皮可爱的小孩子正满心欢喜地等候在此处。当浩浩荡荡、喜气洋洋的迎亲队伍映入眼帘时,孩子们立刻兴奋得手舞足蹈,欢快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村庄。
这些小家伙们像一阵风似的,一边撒开脚丫子朝着夏家飞奔而去,一边扯着嗓子大声叫嚷着。
下河村的村民们听到动静,也都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之情,纷纷从家中跑出来看新娘子。
而正在推着新娘子的夏冬,听到孩子们的呼喊和乡亲们的喧闹声后,更是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之情,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拜堂成亲,村民们的流程倒是没有那么繁琐了,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新娘子便被送进了夏冬的房间,外面的喜宴也就开始了。
夏冬家在下河村的生活水平连中等都够不上,更别说还供了一个夏富安读书,今天的喜宴就像是沈海、沈溪他们猜测的那样,肉菜就一个,剩下的都是些萝卜白菜,不过这并不影响来吃席的村民们,尤其是那些跟着大人过来的小孩子,他们吃的可是嘴不停歇,恨不得碗里的汤汁都舔干净。
这倒不是说这喜宴有多好吃,而是因为大家平日里吃肉的机会实在太少,油水太少了,如今虽然是些萝卜白菜,但夏家为了撑面子,菜量给的大,里面的油水给的比大家往日炒菜放的多了不少,所以这让大家也是吃的停不下来。
另一边,沈家今日的饭菜倒是红烧肉、清蒸鱼、鸡蛋羹一个不少,比之夏家的喜宴丰富了不知多少倍。
沈海之前说要端着饭碗去夏家的门口吃,这也就是玩笑话、气话,夏家那些人,还配不上他如此浪费时间。
饭桌摆在院子里,迎着耀眼温暖的阳光,沈家一家子说说笑笑,热闹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