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蒲清珩看着眼前凹下去的一个坑,周围已经干裂,就坑底浅浅还剩一点水,还有几分泉的样子。
“蒲大哥别看神泉如今的样子,当初我们都是靠着泉水才活了下来……”决定带他来,月芽儿就已经做好了准备,缓缓开口说起曾经的过往。
在很多年以前,他们原本是生活在附近村子的村民,一直过着幸福安稳的日子。直到有一天,村里来了个大户人家,看上了村里的土地,说是村里土质好,想和村里人做买卖,不种粮食改种药材。
一开始村里人都不同意,再过三个月粮食就该熟了,哪有出再种药材之说。但那大户又说了,可以先补偿双倍损失,且后面种的药材大户家提供种子,成熟后全部都按市价一点五倍收购。
村里人世代种地为生,收成好时能有些钱,收成不好的时候,饥一顿饱一顿的过日子。何曾遇到过这种好事!倘若真有了这些钱,村民至少几年都不用为生计发愁。
就这样在大户正义凛然的保证下,村民们都同意与大户合作。可让人没想到的事,一年之后大户竟然以药材产量过大,拒绝收购全村的药材。
起初村里人还去找大户理论,然而对方闭门谢客,拒绝履行之前的约定,且就算要收,只能按照市价八折收购品质好的药材。几次交谈下来,大户都一副有恃无恐的姿态,笃定了村民一定会妥协。
因为和大户有约定,村里所有的土地都拿来种药材,村民们都指着这批药材换钱吃饭,若是换不到钱,后面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毕竟当初说好的双倍补偿,只给了一半,另一半大户说双方都是第一次合作,留着一半作押金,万一有人中途反悔了,他这边定好了数量,到期交不上,他也不好跟客户交代,反正他家人都在镇上住着,也在这跑不了,等药材成熟后,再一并结算等等。
见大户这边行不通,也有人尝试联系药材铺,得到的都是拒绝的回答,要么是不缺货,要么是有合作的路子。
眼见着药材一天天成熟,村民们没有别的法子,只好再次找上大户一家,这次大户又变卦说按市价七折收购,还提出中等品质按五折收,次等品质按三折收。
为了不让药材砸在手里,村民们只能无奈按照大户的要求行事。至于剩下的补偿,更是提也没敢提,就当买了个教训,以后还是老老实实种地吧。
原以为事情过了就过了,但不久后瘟疫就爆发了,最初只是简单的风寒,后来情况就越来越严重,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县城开始爆发了瘟疫,附近几个县也跟着遭殃。
很多人来不及救治就死了,没多久大户就声称他手里有一张从家传的药方,可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一时间不少人纷纷涌向大户家买药。
他们村子的人也被感染了,月芽儿家里人跟着去买药,发现用药与他们曾经种植的那些,十分相似。
暗中调查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大户联合县令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