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老师是仁王

第421章 郭大哥,我让你办的事怎么样了?

加入书架
书名:
明末:我的老师是仁王
作者:
眼魔的秋波
本章字数:
4494
更新时间:
2025-06-21

1622年9月11日,天启二年八月初七中午,舒尔霍萨河西岸。

“喀克笃礼,咱们是不是来迟了?”

站在一座临海的山头上,眺望着舒尔霍萨河东岸的田野,皇太极近乎绝望地道,

“对面的农田里怎么看着什么都没有,他们莫不是己经完成收割了?”

“主子勿忧,扬古利说,永明镇种植的主粮并非谷物,而是一种叫做土豆的东西,”

喀克笃礼连忙安慰道,

“这种东西就跟人参一样,吃的是埋在地下的根。”

“到了这个季节,土豆上面的茎叶早都己经干枯腐朽,在远处未必能够看清。”

“据说他们这边的农民在收获前一两周,常会清理田间的枯枝残叶,使得地表看起来空无一物。”

“所以田地表面什么都没有,并不意味着他们己经收割了粮食。”

“很可能大量的土豆现在还埋在地下呢。”

“听说这土豆的产量还不小呢,能亩产一两千斤呢!”

喀克笃礼显然也没认清土豆的本质,还以为埋在地下的就是根。

“嗯——范先生也跟我提过土豆——跟你说的差不多——”

皇太极显然并不是十分相信喀克笃礼说的这些,

“不过你、扬古利、范先生也都是听别人说的,终究是做不得准呀。”

“就算土豆真有如此高的产量,也得他们没有收割才行。”

“倘若他们己经坚壁清野,那我们终究还是得不到补给的。”

“我原以为穿越这片山区会遭到伏击呢,结果却是很顺利地就过来了。”

他低头看了眼山下正在舒尔霍萨河上争分夺秒地架着浮桥的辅兵们,

“从这里看,敌人也没有封锁舒尔霍萨河东岸。”

“这就说明敌人很可能己经完成了坚壁清野。”

“倘若他们是最近几天才开始收获,为何不设法拖慢咱们来到这里的速度?”

“唉——主子说的对呀——”

喀克笃礼也是没奈何了,想给皇太极宽心,却又不得不承认后者说的有道理,

“不如咱们在山里打打猎,采集一些橡子榛果再过河吧。”

“不然,这过了河若是挖不到土豆,咱们可就快断粮了。”

皇太极没有吭声,而是下意识地扭头看了看西边的山岭,又缓缓摇了摇头:

“不,要打猎咱们可以去西边的山里,没必要在这片山里浪费时间。”

“主子英明!”喀克笃礼连忙恭维道。

皇太极看了眼山下河边军营里的炊烟,悠悠地道:

“等浮桥搭好了,将士们也吃饱了,咱们就过河。”

……

鸣岐城主府。

“总督、少东家、徐大人,各位同僚,都请入座吧。”

郑凤台满脸喜庆,伸手一指餐桌道,

“咱们鸣岐城刚刚迎来丰收,本该大办庆典,欢庆一番才对。”

“奈何遭逢建奴入侵,今日只好略备薄酒,权且款待大家。”

“等赶走了建奴,本城必要大办庆典,庆祝丰收和战役胜利。”

“到时希望大家都能赏光来参加。”

“哈哈哈,城主有心了,”

颜思齐爽朗地笑道,

“不如今年的中秋庆典就集中在鸣岐城办吧,每座城都办庆典,着实有些铺张浪费。”

“噢!总督大人若如此想,那可真是鸣岐城的荣幸呐!”

郑凤台欣然道,

“看来我是该好好准备一番了。”

“鸣岐城大办可以,但不让其他城办中秋庆典,怕是说不过去吧。”

虞明珠突然笑着说道。

“哈哈哈,虞城主说的在理,”

郑凤台笑道,

“只是我希望虞城主,还有其他城主今年都能来我们鸣岐城过中秋。”

“作为一城之主,中秋节不在本城主持庆典,怕是也说不过去呀。”

苏昌城主刘宗赵也笑着说道。

“是啊,尤其云樽城今年才落成不久,”

云樽城主韩宗功也附和道,

“这第一届中秋庆典却没有城主的出席,怕是有些令人难以接受吧。”

他在提交给颜思齐的兴凯湖平原东海女真的调查报告里,提出了很有战略眼光的观点。

李国助建议颜思齐让他去参谋部,颜思齐却要把他调到军事委员会。

结果韩宗功虽是来自辽镇的文官,却没有大明文官的臭毛病,

知道自己终究是个文官,对军事并不在行,便主动参选了第一届云樽城主。

“嗨,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颜思齐大手一挥,

“城主来参加鸣岐城大典,让城镇委员会主持本城庆典就行了。”

“有总督这话,我就放心了。”刘宗赵对郑凤台拱手道,“今年中秋就叨扰了。”

“好说好说,刘兄不要觉得我怠慢了你就好。”郑凤台也忙拱手道。

“妾身今年也要叨扰了。”虞明珠突然对郑凤台福身道。

“哈哈哈,虞城主肯来,真是在下三生有幸呐!”郑凤台忙拱手笑道。

“下官今年中秋也来叨扰了。”韩宗功也拱手笑道。

“韩大人能来,真是令本城蓬荜生辉呀!”郑凤台忙拱手赔笑。

永乐大帝湾沿岸目前己建成颜楚、鸣岐、苏昌、永明、云樽、雅兰六座城池。

颜楚城刚刚建成,还没来得及选举第一届城主,就连城镇委员会都还没有组建。

永明城由永明城邦总督颜思齐首辖。

所以除了颜楚城,其余五城的城主今天可谓是都到场了。

主要是永明镇高层计划把建奴大军挡在鸣岐城辖境之内。

所以大家都想来看看,建奴是如何在这里被打败的。

“鸣岐兄,”

见五位城主都寒暄罢了,徐光启也上前见礼道,

“老夫五月曾来叨扰过几日,想不到这么快又要来贵宝地过中秋节了。”

“哎呀!玄扈先生能来小城过中秋节,真是令在下倍感荣幸呐!”

郑凤台慌忙拱手还礼。

他在明朝做到官场生涯结束也不过是个知县,人家徐光启可是京官。

这一番话绝非客套,乃是肺腑之言。

……

该说他们是没有危机意识呢,还是完全没把建奴放在眼里呢?

看着这些人寒暄,李国助心里不禁这样想着,便下意识地凑近身旁的郭怀一:

“郭大哥,我让你办的事怎么样了?”

“少东家放心,都办妥了。”

郭怀一胸有成竹地答道,脸上还露出了鸡贼的笑容。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