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60,我悬壶济世

第44章 地地道道的小人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重生60,我悬壶济世
作者:
北泽的刘家人
本章字数:
6274
更新时间:
2024-12-01

没多久,人群纷沓而至。

近日的瓜事让大家倍觉轻松,故此当得知有会议召开时,众人均速赶至。

随着易中海和傻柱步入场地,大家对开会有着格外的好奇心。

不久,中院已座无虚席,一百多号人挤满了场地。

见状,刘海中向王主任汇报:

“主任,大家差不多全到了。”

“王主任,请您坐,武干事、卢干事也请坐!”王主任摆手表示不用了,随即说道:

“我不坐了,你们坐吧!”

刘海中与阎埠贵没敢坐回到从前的位置上,只是找了空处安坐下来……王主任开口道:

“好吧,这几天大院里发生的事我都清楚了,想来你们也都清楚了。

关于易中海同志的问题,真是让人失望,竟然干出这样的事情,而我竟一无所知。

好了,阎埠贵,我要问你几个问题。”听到这里,阎埠贵连忙起身回应:

“请问王主任,有什么吩咐?”

王主任手中晃动着三个本子,面对阎埠贵问道:

“这上面记载了三十九次捐款的信息,这些款都是捐给哪家的?”这时,刘海中站起来回答说:

“王主任,这些全都是给贾家捐款的。

无论是贾东旭过世,秦淮茹生产,还是每年的节假日,只要他们家有需要,易中海就发动大家为他们捐款。

基本上每年都少则二次,多时达四至五次。

易中海总是以贾家经济困难、寡妇一人难以抚养一大家人为由,组织捐款。”阎埠贵附和着说:“没错!”

贾张氏默默低下头,心里很清楚,在没有易中海的支持下,不能再随意胡言乱语。

从战火纷飞的日子里带着儿子贾东旭一路艰难生存至今,她绝非不懂得如何权衡得失的人。

见状,王主任大声质问:

“你们真是太过分了!贾家哪里困难了?大院里比他们困难的家庭还少吗?

后院的老孙头孤单一身,带著一孙一孙女,没有正式工作。

倒座屋里的魏瘸子也一样,没有任何正职却要打扫院子。

还有带着四个孩子的李寡妇,也是无依无靠的单亲母亲,没有正式职业。

为何这些人的困苦没有得到你们的帮助呢?”

在王主任的一番话下,众人都默默地垂下了头。

特别是王主任提及的家庭成员们,更是忍不住流下了泪水,因为这些年实在是过得太辛苦了。

李家的生活更是艰苦至极,四个小孩仅有两套衣服轮流穿着,出门上厕所还得特意穿衣服,

回家后就得赶紧脱掉衣服准备入睡。

四个孩子也因此无法接受教育。

王主任的话音未落,李寡妇已经哽咽起来。

大家都没有作声,此时王主任愤怒地呼喊:“刘海中、阎埠贵,你们倒是说句话呀!”

两人面面相觑,一时之间无言以对。

毕竟这个事情大家都清楚,但碍于自已背景浅薄,也无可奈何。

看在王主任眼里,怒意更盛,遂又道:

“秦淮茹,你们到底有多困窘,你能不能好好讲给我听听!”秦淮茹显然对这一套路数已是轻车熟路,立即回道:

“王主任,我是孤儿孀母,确实很困苦,家里......”

还没等秦淮茹讲完,王主任便打断她:

“行了,这话你重复了无数遍了,你自已信了吧?

贾家若真困难的话,当时老贾去世国家不是给了不少补助的吗?我虽然不确定具体数额是多少,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在贾东旭去世时有一整年的工资赔偿。

要知道贾东旭是一位熟练钳工,每月收入可是四十多块呢。”

亡故抚恤金,542.4元;葬礼费:160元;总共算下来有700元。

除此之外,因为贾东旭逝世时,秦淮茹正在怀孕。

而且贾东旭的三位子女也都有补助。

直到他们成年前,每个月每位孩子可以领取5元的生活费用;秦淮茹怀孕期间,每月则额外增加22元。

一旦开始工作,每月将有27.5元的收入,这是最高学徒薪资加上贾东旭的服务年限补贴计算得出的结果。

这意味着,单就秦淮茹本人,每月就有42.5元的收入。

秦淮茹的家庭总共有五口人,如果每人每月的收入不足5元则视为贫困户。

但你们每人平均每月都有8元了。

另外,自从你接过了贾东旭的工作,

户口已改为城市户籍,孩子的户口也随您变更为城市居民。

家庭成员中只有贾张氏为农业户口,其余人均已登记为城市户籍,并享受相应的定量供给。

秦淮茹家中哪有一点贫穷的迹象?来听听你怎么说吧!

听到王主任的话,在场所有人都感到震惊,谁也没料到秦淮茹家境竟然这般殷实。

许大茂接着补充道:

“这还只是表面的数字,再说傻柱(注:此人物别名)的所有钱也都在秦淮茹手里。

曾经的傻柱经常饿肚子。

我们都清楚,傻柱以前的月收入为37.5元,再加上在轧钢厂就餐完全免费,傻柱主要是饮酒,偶尔抽烟。

但他的烟是从不自购,全靠别人提供,如果无人赠送便绝不吸烟。

至于家庭,这么多年连一件像样的大件物品都没添置过。

从1954年开始工作至今,已逾十年时间,按保守估算,存下个千把块钱应该问题不大。

我这话并不是无端猜疑,而是有事实依据支撑的。

试想,1955年后,我国进入了凭票供应时代,即便是坐拥财富无票据亦难以消费。

傻柱家有一辆旧自行车,但这还是过去何大清搬家未带走留下的。

直至儿子何雨柱上高中后,傻柱不再骑,遂将其交给何雨柱使用。

另外,作为厨师的何柱,生活上从不短缺食物。

加之他和其兄何雨柱都有定额分配。

因此傻柱的支出极其有限,这些账目其实大家心中也有数,只要细想便明了。”

旁听的一位四合院居民插言:“37.5元,暂不提其他杂费,单说其中20元。

如此秦淮茹的总收入已达62.5元!”

此言一出,院子内人群哗然,贾张氏低头不语,内心复杂。

原本家中之事她并非不知晓,这一切不过是一出婆媳联手上演的戏码。

否则,倘若她真如传言那般苛待儿媳,恐怕早早就被秦淮茹逃离了。

改嫁他乡对秦淮茹来说,都胜过继续忍受家中欺侮。

显而易见的是,秦淮茹与贾张氏私下交好,前者受虐之说不过是表象而已。

许大茂轻笑着附和:

“不仅如此,据我了解,每月还有郭大哥及维修行的王师傅固定给予秦淮茹5元补贴。

即使我所知的部分已达到72.5元了!比之六级工尚高出一角钱。”

听完许大茂的分析,在座众人皆为之动容,纷纷表示认同。

“难怪秦淮茹在轧钢厂这么多年还是没有升到一级工,原来什么也不做,天天都在应付差事!”

“如果是我的话,也宁愿这样,不用真正动手做事,干着学徒的活儿,拿的却是六级工的钱,换谁不想这样做呢?”

“正是......”

许大茂的这些话,让秦淮茹听了之后内心满溢着愤怒,更是对她产生了无比的怨恨。

难道就因为没有应承你的那些事?不过就是坑了你几个馒头而已,你至于这样乘机落井下石吗?

然而秦淮茹没有说出来,毕竟街道办事处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就在场。

她如果真的说出来,可能马上就要面临一场被批斗的局面。

陈小杨对此事的复杂程度始料未及,秦淮茹的情绪爆发出了她心中的哀痛与愤怒:

“许大茂!”

许大茂并非如同何雨柱那样的人,他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谁只要稍微触及他的底线,他必会寻找机会进行报复,即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王主任对此大为惊诧,没想到在这个院落中还隐藏着如此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

如果不是因为来此开会,恐怕这样的秘密还要继续深埋。

此时,秦淮茹泪流满面,多年的策划似乎在此刻全然崩塌,被彻底揭露出来。

“你怎么忍心要将我逼至绝境?”秦淮茹哽咽着说道。

许大茂则以一副不屑的态度回应:

“当你利用自已的美貌来对付何雨柱并责打我的时候,为什么不说这句话?

都说我许大茂坏到了极致,甚至被人称为头生疮、脚流脓的大恶人。

但是,我要请问问这个院子里的每一个人,在这个四合院里,除了何雨柱以外,我对其他任何人有过恶意么?

诚然,我是这里的放映员,每次外出放映结束后总会带些小礼物回来,有时是一些山货,有时则是一点荤食,这些都是乡亲们看在我工作辛苦的情况下给的一些酬劳。

你们只看到我带回的东西觉得我很幸福,却不知道那台放映机有多沉,发电机又多重。

春秋尚且还好,我还能把它绑在自行车上。

但是,夏日雨中,冬日雪地,都是我把所有设备一一背上,徒步到各村去放映影片。

每当我在非旺季(夏季和冬季)归来带着好东西时,乡亲们对我的同情可见一斑。

但这一切却被易中海、何雨柱还有你自已——秦淮茹,说成了剥削农民的行为。

对此,我都懒得和你们争辩。

你们在这里这样说也就罢了,竟然连工厂里也不放过地说我。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