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的活着

第 四十一章 砍竹拉篾

加入书架
书名:
努力的活着
作者:
半夜鸡叫叫半夜
本章字数:
7178
更新时间:
2024-12-23

第二日,天空澄澈如宝石,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温柔地洒在宁静的小山村。村子仿佛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里,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打破了这份宁静。远处的山峦在晨曦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美丽的水墨画。那淡淡的雾气在山间缭绕,给整个山村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祥子妈妈像往常一样,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起了床。她轻手轻脚地走出房间,生怕吵醒还在睡梦中的家人。农村的生活习惯仿佛是刻在骨子里的节奏,每天清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生火做饭。

祥子妈妈来到厨房,熟练地拿起火柴,轻轻一划,火苗瞬间燃起,照亮了昏暗的厨房。那小小的火苗跳跃着,仿佛是生活的希望,温暖着这个小小的家。她将干燥的柴禾小心翼翼地放进炉灶里,看着火焰欢快地跳跃着,心中充满了对新一天的期待。那跳动的火苗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故事,每一个跳动都是一个小小的篇章。

接着,她开始准备一家人的饭。她从米缸里舀出适量的大米,那大米颗粒,散发着淡淡的米香。她仔细地将米洗净后放入锅中,加上适量的水,开始煮起来。锅里的水渐渐升温,大米在水中翻滚着,发出轻微的“咕嘟”声。这声音仿佛是生活的旋律,奏响着平凡而又美好的一天。每一个“咕嘟”声都是生活的节奏,提醒着人们时光的流逝。

煮到五分熟的时候,祥子妈妈再把半分熟的米和汤一起舀到竹子编的竹盘里沥干。那竹盘精致而结实,是农村人家常用的工具。竹盘上的纹路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每一道纹路都是生活的印记,承载着一家人的回忆。那竹盘仿佛是一个时光的容器,过滤着生活的点点滴滴。沥干后的米又被倒进木桶里蒸熟。

与此同时,她又从菜地里摘来一些新鲜的蔬菜。那些蔬菜绿油油的,还带着清晨的露珠。她细心地把蔬菜择好,又是切肉又是切菜、洗菜。不一会儿,厨房里就摆满了各种准备好的食材。她的双手熟练地忙碌着,仿佛在创造一件艺术品。

锅里的油热了,她将切好的蔬菜放入锅中,“嗞啦”一声,香气四溢。她拿着铲子不停地翻炒着,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那翻炒的动作熟练而自然,仿佛是在进行一场美妙的舞蹈。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家人的爱,每一道菜都是她用心烹饪的杰作。

而此时,祥子也早早地起了床。他知道,新的一天又将是忙碌而充实的。他来到院子里,准备起上山砍竹子的工具。他拿起那把有些钝了的砍刀,坐在小板凳上,开始认真地磨起来。他用力地推动着磨刀石,一下又一下,砍刀在磨刀石上发出“沙沙”的声音。祥子专注地看着砍刀,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他知道,一把锋利的砍刀对于砍竹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砍刀锋利了,才能更加轻松地砍倒那些粗壮的竹子。随着他的不断打磨,砍刀变得越来越锋利,刀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那寒光仿佛是他的决心,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不一会儿,祥子妈妈的早餐做好了。她走出厨房,对着院子里的祥子喊道:“祥子,快来吃饭了,吃了饭好去山上砍竹子。”祥子听到妈妈的呼唤,停下手中的活,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走进了屋里。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开始享用这简单而美味的早餐。祥子给妈妈盛了一碗米饭,又给自已盛了一碗。那米饭散发着阵阵香气,让人食欲大增。他拿起筷子,夹起一口菜放进嘴里,细细品味着妈妈的手艺。每一口饭菜都充满了家的味道,温暖着他的心田。

吃完早餐,祥子背起工具,准备出发去山上砍竹子。他和表哥约好了今天去砍竹子。出了家门到了村头,表哥的表嫂在那里等着祥子。三人见面,脸上都露出朴实的笑容,互相打着招呼,有说有笑地往山上走去。

一路上,微风轻拂着他们的脸庞,带来了泥土的气息和青草的芬芳。他们一边走一边谈论着今天的工作,心中充满了期待。那微风仿佛是大自然的祝福,为他们带来了力量和勇气。不一会儿,他们就来到了竹林。

竹林里,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那些竹子挺拔地站立着,仿佛在欢迎他们的到来。祥子看着这片茂密的竹林,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些竹子将成为他们竹编作坊的重要原料,也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希望。这片竹林仿佛是一座宝藏,等待着他们去挖掘。

祥子开始仔细的向表哥表嫂普及怎样判断竹子的年龄。他认真地说:“最简单的方法是看竹子的颜色。浅绿色有毛的一般是一至三年的竹子,翠绿色有少量毛毛的是四到六年的竹子,深绿色光滑的则是七到十年的竹子。三年以下的竹子我们不使用,三到六年的竹子适合编果盘、花瓶之类的小件物品,七到十年以上的竹子适合编背篓之类的大件。”表哥和表嫂认真地听着,不时地点点头。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仿佛在探索一个新的世界。

祥子接着说:“我们要根据竹编作坊的竹篾用量,每天准备砍伐各类年份的竹子。这样,我们才能保证作坊的正常运转。而且,我们要学会辨别竹子的年龄,这样才能编出更好的竹编作品。”表哥表嫂表示一定会好好学习,掌握这些知识。他们深知,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为竹编作坊做出更大的贡献。

祥子耐心地解释着:“看竹子的颜色只是一种初步的判断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竹子的节间长度、竹壁厚度等特征来进一步确定竹子的年龄。一般来说,年龄越大的竹子,节间长度会越长,竹壁也会越厚。”表哥表嫂仔细地听着,不时地提出问题。他们就像渴望知识的学生,认真地学习着每一个细节。

“比如说,我们看到一根竹子,它的颜色是深绿色光滑的,但是节间比较短,竹壁也不是很厚。这时候我们就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可能这根竹子并不是七到十年的,而是六七年左右。”祥子一边比划着一边说。

表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啊,看来判断竹子的年龄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表嫂也说道:“我们得多观察多学习,才能准确地判断竹子的年龄。”

祥子又说:“在砍伐竹子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位置。要尽量避免砍伐那些生长在陡峭山坡上或者靠近水源的竹子,以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表哥表嫂牢记祥子的话,他们用心地记下每一个要点,准备在实际操作中加以运用。

祥子三人今天每个年份阶段砍伐了各三棵竹子。他们小心翼翼地砍着竹子,尽量避免对竹子造成过多的损伤。每一次挥动砍刀,都充满了谨慎和专注。他们知道,这些竹子是他们的宝贝,不能有丝毫的浪费。砍完后,他们又将竹子截成每段不于短于六米的长度,截宰的时候祥子要求表哥表嫂砍口小而整齐干净,避免撕拉。这样既方便扛回棚房,又不至于在打成竹篾后编制衔接头过多。

他们仔细地测量着每一段竹子的长度,确保每一段都符合要求。在截断竹子的过程中,他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生怕损坏了竹子的内部结构。每一段竹子都像是他们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承载着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祥子对表哥表嫂说:“我们一定要肩扛回去这些竹子,这样可以保证竹子表皮尽量完整。只有竹子表皮完整,编制出来的产品才会美观。”表哥表嫂明白了其中的重要性,他们一起用力,将竹子扛在肩上。

扛着竹子走在山路上,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竹子很重,压得他们的肩膀生疼。但是,他们没有抱怨,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竹子是他们的希望。他们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竹子碰到路边的石头或者树枝,损坏了表皮。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但每一步也都充满了坚定。

他们的脚步虽然沉重,但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希望。他们想象着这些竹子在他们的手中变成精美的竹编作品,心中充满了成就感。那竹子的重量仿佛是他们的责任,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进。

“这竹子可真沉啊。”表嫂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说道。

表哥回应道:“沉是沉了点,但这都是我们的希望啊。等编成了竹编作品,就能卖个好价钱了。”

祥子笑着说:“是啊,咱们加油,以后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回到棚房后,祥子看着这些竹子,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些竹子将在他们的手中变成精美的竹编作品。他拿起一根竹子,仔细地观察着竹子的表皮。那表皮光滑细腻,散发着淡淡的竹香。他想象着用这些竹子编制出来的作品,一定非常漂亮。

祥子打开破片机,把竹子送进机器,随着啪啦几声,竹子被分成八等份。大约半小时后,九棵竹子被打成了片。关了打片机又开了拉捏机,祥子又开始向表哥表嫂示范如何将竹子打成竹篾。他熟练地将竹子送进拉篾机,又是一阵阵咔咔声,只见拉篾机吃进去的是竹片,吐出来的是一条条竹丝,这些竹丝是编制竹编作品的重要材料。祥子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着注意事项,表哥表嫂认真地看着,不时地提出问题。

祥子说:“在打竹篾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不要损坏竹子的表皮。如果表皮损坏了,编制出来的作品就会有瑕疵。”他的双手熟练地操作着,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技巧和经验。表哥表嫂牢记祥子的话,他们也拿起竹子,开始尝试着打竹篾。

他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生怕出现任何差错。每一片竹篾都像是他们用心呵护的宝贝,承载着他们的努力和希望。他们不断地调整着自已的动作,力求做到最好。

“哎呀,我这个好像有点厚了。”表嫂看着自已打出的竹篾说道。

祥子走过来指导:“稍微再调整一下力度,慢慢来,别着急。”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打出了一些竹篾。这些竹篾宽窄均匀,光滑细腻。祥子看着这些竹篾,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些竹篾将成为他们编制竹编作品的最重要东西!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